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目前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院科研平台现状,介绍构建培养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感性认识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工程素质训练环节—培养解决工程问题和设计能力为主的工程能力训练环节的循序渐进的纺织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鸿博  高卫东  谢春萍  葛明桥  徐阳 《纺织教育》2012,27(5):450-452,455
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方面。从江南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纺织工程专业三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纺织产业及纺织高等教育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构建纺织工程专业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并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各级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现代纺织企业与社会的需求。实践证明,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卓越计划"的实施中,如何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仅是指导学生参与"卓越计划"是必备条件,也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对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以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存在问题,并提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设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专业素养,是纺织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类课程。文章分析了传统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学科竞赛与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措施。该改革措施建立了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效促进了纺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前纺织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着与企业生产实际逐渐脱轨的现象,纺织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文章通过对纺织工程实验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新时代下纺织工程实验课程的教改方向和策略,主要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重视课堂配置以及实践环节的加强等。通过对新时代下纺织工程实验课程的教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优秀的纺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针对纺织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构建综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广西科技大学作为区内唯一一所开办纺织工程本科教育的院校,经过七年的办学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纺织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纺织+化工"的"大纺织"理念,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建立"三级"实践实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坚持"学校与企业"结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坚持"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并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在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等措施,对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提出,对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和质量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织造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为切实推进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进程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合格的纺织工程本科生,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优势,构建了符合地方院校实际的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毕业设计模式,为地方工科院校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瑞  张淑洁  赵立环  刘雍  张美玲 《纺织教育》2014,(2):121-124,127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构建与现代纺织技术及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大纺织"工程能力培养方案,自主研发并创建了与现代纺织技术对接的,以小型化、数字化、系列化为特点,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工程能力实践平台;构建了各专业方向融为一体的,涵盖纺、织、染产品设计→上机实现→质量控制→品质检验与评价全过程的"产品链"工程能力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3.
纺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纺织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而我国传统高等工程教育过分侧重工程科学知识教学、轻视工程实践训练,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致形成目前工程意识淡漠、工程实践能力差等工程教育的"弱化、软化"问题。加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学校的扩大招生,各种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实践教学更是薄弱环节。纺织工程专业也是如此,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条件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构建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能  相似文献   

14.
缫丝织绸是广西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发展的特色方向。针对纺织工程专业建设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改革,以地方经济特色为依托,建立实验、实习、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使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与地方特色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数字化纺织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数字化纺织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与这一平台相配合的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内容,使大纺织专业及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厚基础、宽口径、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加强纺织产业链及工程链的实践训练,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对纺织材料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考核方式及产学研等方面,探索了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纺织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实践教学总体内容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特点,确立了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内容、具体要求,分析了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实施方案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国内外纺织工程高等教育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构建了纺织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教改的三个目标,将纺织工程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为三个,利用各级资源满足本科生的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拓宽就业途径。实践证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学生、家长和企业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19.
李惠军  杨其  叶伟 《纺织教育》2010,25(5):23-24,39
分析新疆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在专业教学中,应重点抓好基本能力训练,加强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育人目标贯穿纺织服装材料学课程教育全过程,让专业教学回归到"育人"目的。通过分析和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涵,在教学中采用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思政教学的精心设计以及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多种措施,进行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就我校纺织服装材料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