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各科室各类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检测标本178例,使用FQ-PCR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FQ-PCR法和抗酸染色涂片法对不同来源标本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15,P<0.01)。使用FQ-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2.9%,抗酸染色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2%,二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P<0.05)。结论 FQ-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高于传统的抗酸染色涂片法,可作为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优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胞内菌抗酸染色法、MGIT960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对诊断体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收600例结核病患者的体液标本(500份胸腹腔积液+100份脑脊液),分别用胞内菌抗酸染色法、MGIT960培养法、PCR法对600份体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对500份胸腹腔积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时,MGIT960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5.8%,高于胞内菌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59.2%、PCR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100份脑脊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时,胞内菌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9.0%,高于MGIT960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55.0%、PCR法的阳性检出率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内菌抗酸染色法检测体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较高,阳性检出率高,尤其表现在对少量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郭露  杨正林  杜琼  罗涛  杨明清 《四川医学》2000,21(4):299-301
目的建立简单的杂交方法特异地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结核杆菌DNA.方法用玻璃粉提纯结核分枝杆菌DNA,dUTP-脲DNA糖基化酶(UDG)防污染,用5'端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5'端带标记的扩增产物与固定在微孔板上特异探针杂交,然后用酶标链霉亲和素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对100份来自结核病人高度怀疑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标本检测,扩增杂交法检出40份阳性,比抗酸染色法(15/100),培养法(28/100)和PCR电泳法(35/100)检出率高,而50份来自无结核感染者的痰标本,几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可灵敏、特异、客观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比传统PCR-电泳法优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探讨该方法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Ag85B DNA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并构建标准品.采用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抗酸染色法、集菌培养法检测158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比较3种方法 的检出率.结果 所建立方法 最低检测限度为2个基因拷贝/反应,在2×10~2~2×10~8基因拷贝/mL范围内,Ct值同DNA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该方法 检测5株非分枝杆菌和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均为阴性,检测结核分枝杆菌H37Rv出现75 bp特异条带.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抗酸染色法、集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13%、16.46%、31.01%,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和集菌培养法.结论 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痰液标本结核分支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80份拟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采用涂片抗酸染色法、快速结核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RT-PCR法、菌培养法、染色法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71.25%、56.25%.RT-PCR检出率高于菌培养法及染色法,菌培养法检出率高于染色法.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eene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4例活动性肺结核的痰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痰进行FQ-PCR检测,并与痰涂片检查法、改良罗氏培养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Q-PCR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痰涂片抗酸检查法阳性率、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61.1%(88/144)、51.4%(74/144)、55.6%(80/144),以FQ-PCR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最高,FQ-PCR检测特异性为100%。结论FQ-PCR技术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快速、准确.对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酸染色与金胺O荧光染色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98例结核病门诊就诊病人的痰液,收集其痰液制作标本,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检测所有标本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情况,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9.4%,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2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法,荧光染色过程简单,镜检过程所涉及的视野少,更易于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武汉市第十一医院门诊确诊的12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MTB-L抗酸染色法、萋-尼抗酸染色法(Ziehl-Nelsen,Z-N)、改良IK抗酸染色法检测MTB-L的阳性感染率,以荧光定量PCR法作为金标准,评价各种检测方法对MTB-L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荧光定量PCR法MTB-L阳性检出率为30.0%(36/120),Z-N法阳性检出率为14.2%(17/120),改良IK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25.8%(27/120),MTB-L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28.3%(34/120)。以荧光定量PCR法作为金标准,MTB-L抗酸染色法检测特异度为96.4%,灵敏度为86.1%,准确度为93.3%;与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比较,Z-N法检测Kappa值为0.509,改良IK抗酸染色法Kappa值为0.731,MTB-L抗酸染色法Kappa值为0.839,MTB-L抗酸染色法与荧光定量PCR法一致性最好。结论 MTB-L抗酸染色法检测MTB-L的特异度、准确度较高,与荧光定量PCR法一致性最好,且操作简单,对MTB-L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患者痰液、灌洗液、胸水和尿液等标本,分别作涂片检测(萋纳染色和荧光染色)和FQ-PCR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率.结果 169例标本中,萋纳染色阳性共7例(4.1%),38例疑似标本中荧光染色阳性共15例,F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DNA阳性共17例(10.1%),FQ-PCR与荧光染色符合率为88.2%.结论 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较低,FQ-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DNA阳性率高于涂片法,可列入结核分枝杆菌实验诊断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患者痰液、灌洗液、胸水和尿液等标本,分别作涂片检测(萋纳染色和荧光染色)和FQ-PCR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率。结果169例标本中,萋纳染色阳性共7例(4.1%),38例疑似标本中荧光染色阳性共15例,F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共17例(10.1%),FQ-PCR与荧光染色符合率为88.2%。结论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较低,FQ-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高于涂片法,可列入结核分枝杆菌实验诊断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三种方法同时检测156例结核患者标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0%、25.64%、33.33%,以荧光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最高。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常规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液用涂片抗酸染色法、固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检测技术3种方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对比。方法对350份疑似结核病人、150份临床确诊病人和80份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分别做涂片抗酸染色法、固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50份痰标本中3种方法检测其中涂片检查阳性70份,阳性率为20.0%;固体培养阳性133份,阳性率为38.0%,Xpert MTB/RIF检测阳性154份,阳性率为44.0%;150份肺结核病人和80份非肺结核病人痰标本3种方法敏感性分别为19.2%(30/156)、34.6%(54/156)、46.1%(72/156)、0.0%(0/2)、0.0%(0/2)、100.0%(2/2)。80份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中只有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测出2份涂阳,且显示极其微量的结核菌阳性。结论 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最高,固体培养法次之,涂片染色法最低。建议在临床诊断结核中优先使用固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法检测。  相似文献   

13.
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探讨荧光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并构建标准品。对102例培养涂阳的结核痰液标本和45例非结核感染者的痰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分别为100%、30%。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真菌与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技术在艾滋病患者活检标本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500例活检标本,采用快速真菌荧光染色及六胺银、PAS染色对300例可疑真菌感染的活检标本进行检测,采用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及萋尼抗酸染色对200例可疑结核的活检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快速真菌荧光镜检法检出阳性205例(阳性率68.3%),六胺银染色法检出阳性209例(阳性率69.7%),PAS染色法检出阳性97例(阳性率39.5%),快速真菌荧光染色与六胺银染色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PAS染色法;(2)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检出阳性179例(阳性率89.5%),萋尼抗酸染色法检出阳性117例(阳性率58.5%),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阳性率高于萋尼抗酸染色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荧光染色比常规特殊染色操作更快速、简便、显示更清晰。结论艾滋病患者并发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种类多样,普通的特殊染色阳性率不高并且费时费力,而快速真菌及抗酸荧光染色特别是抗酸荧光染色的阳性率明显增高,为活检组织诊断真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经济、对比更清晰的染色方法,能够为真菌感染及结核病患者诊断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值得在病原体诊断工作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对关节结核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关节疾病108例患者的关节积液,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关节积液进行分枝杆菌的检测及其菌种鉴定,并将结果与传统的抗酸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 108例关节疾病中,确诊为结核性关节炎59例.基因芯片法显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51例,阳性率86.44% (51/59);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8例,阳性率7.41% (8/108);2例复合阳性.抗酸染色显示阳性5例,阳性率8.47%(5/59),该5例基因芯片法也阳性.基因芯片法和抗酸染色法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非关节结核49例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均阴性,特异度为100%.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对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型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特点,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恒温扩增试纸条法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试验效果,寻求更简便、快速、准确的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评估结核分枝杆菌恒温扩增试纸条法在基层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罗氏培养法和恒温扩增试纸条法对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并采用PNB试验对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结果恒温扩增试纸条法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最高(18.40%),罗氏培养法次之(14.41%),痰涂片抗酸染色法的检出率最低(9.09%);恒温扩增试纸条法与培养法比较的灵敏度为100.00%(65/65),特异性为99.34%(368/386);恒温扩增试纸条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00%。结论恒温扩增试纸条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并可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进行确认,技术操作简便,所需仪器设备简单,适于在基层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抗酸染色法、L-J培养法、PCR法和斑点杂交法平行检测76例临床标本和28种标准菌株. 结果:46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抗酸染色法、L-J培养法、PCR法和斑点杂交法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4%、50.0%、73.9%和56.5%;30例非结核患者痰标本、19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和9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培养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CR法有3例阳性.结论: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药敏方法,掌握盐城、南通地区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了解耐药分子机制及探索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INH、RFP直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收集的47例耐INH、RFP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痰分离株行PCR-自动测序法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参比菌株,应用BACTEC460TB快速培养系统进行自动培养、药敏。结果47例耐INH、RFP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阳性分别为29/47、39/47,两者同时突变率为47%。结论PCR-直接测序法敏感、特异,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适合于临床肺结核患者MDR—TB痰标本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炎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常用两种检查方法[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PCR(FQ-PCR)]检出效能的大小,与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73例石蜡包埋的肉芽肿性炎组织行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比较两者在各种病检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它们与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 373例肉芽肿性炎的病例组织中,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9.5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38%、96.63%;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的阳性率为27.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4%、99.25%;在确诊结核病的病例中,CT影像、涂片抗酸染色、T-SPOT.TB、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TB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等影像和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6.45%、96.00%、80.00%、82.35%。结论 抗酸染色和TB-DNA两者在肉芽肿性炎组织中的联合检测对早期确诊结核病有重要意义,其中TB-DNA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与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一起可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四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采用萋-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改良罗氏培养和PCR检测(P<0.05~P<0.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对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率,这也是结核病程缓慢变化、复发、难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