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CSAMT传统的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物探工作量的需要,基于长期以来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应用及对V8多功能大地电磁仪技术性能的了解,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工作效率的勘探模式。从传统的"单发单收"发展到"一发双(多)收",最后提出"双发多收"的概念,成功应用到生产当中,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在此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最终建立高效、可行的"双发多收"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于裂缝性凝析气藏来说,由于压力下降至露点时析出凝析油,相态发生变化,加之驱动力、毛管压力、重力综合作用易发生渗吸、扩散现象,使得其渗流特征十分复杂,循环注气保压开采也会发生反常现象。通过裂缝性凝析气藏实例分析,研究了回注比、注气时机和注气年限对裂缝性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采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注气阶段存在反常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注气阶段,回注比越大,注气越早,注气年限越长,凝析油采出程度越低;但当注气结束一段时间后,呈现随回注比增加凝析油采出程度变大的趋势,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回注比越大,注气越早,注气年限越长,疑析油采收率越高,明显优于衰竭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B储气库运行10年尚未达到设计能力的事实,设计室内实验获得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获得井控储层参数,计算井控储层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用图解法计算井控储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分析采气井生产动态,发现水气比和含气饱和度在全库中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从而验证了平均含气饱和度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含水气田开采时间的增加和开发程度的加深,气井产水逐渐增多,造成油管压力损失增加,井口流动压力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气井积液,大大降低气井的采收率。因此了解气井出水阶段及带水采气条件,提早更换小直径油管的排水采气工艺,消除和延缓水患,以保障气田合理、高效的开发。通过研究高气液比气井临界携液产量模型,推导适合不同雷诺数范围的油管直径,为井下作业油管直径的选取及更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在保证东油田气举井.井下各级气举阀不被损坏的前提下,既不用起下管柱,又可达到解除堵塞、疏通油层流道、增产增效的目的。主要介绍了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的关键部分新型解堵剂QJ-99的性能评价和最高泵注压力的确定,其中QJ-99能够满足不动管柱酸化施工的要求,各项指标也优于常规酸液;最高泵注压力计算公式实用性强,能够保证酸化后井下各级气举闽正常工作。现场应用效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中原油田气举井解堵增产提供了一项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泵控泵技术在海一联注水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开发油田的注水电耗占原油生产总成本的比例较大,为降低能耗,通过对泵站改造方案的比较和泵串联特性分析,提出了用增压泵控制串接大功率注水泵的泵控泵(Pump-Control-Pump)技术.PCP技术在海一联合站注水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注水泵泵效低、泵管压差大、单耗高等问题,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介绍90MN油压机其中部分泵频繁损坏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藏改建储气库注采速度敏感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岩芯试验研究注采速度敏感性中存在的可重复性差、围压与系统压力高、误差较大、注入速度与实际地层气水界面运动速度偏大等问题,提出了采用短岩芯进行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案与技术思路,完成了注气速度敏感性实验和采气速度敏感性实验,取得了油藏改建成储气库时有关注气速度与库容能力、采气速度与水驱气效率的一般性认识.对我国的能源战略规划、西气东输工程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常压页岩气藏的持续开发,彭水区块地层能量减弱,开采中需借助人工或机械举升方式。在气藏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彭水区块页岩气藏采用的优选管柱、电潜泵、射流泵和气举排采工艺现场试验特点进行研究,并展开成本分析与适应性评价。经研究,认为页岩气井投产后排采工艺可遵循以下原则:首选电潜泵工艺;次选射流泵工艺;若有条件,则选用优选管柱和气举工艺。  相似文献   

11.
阐述水平井在地下储气库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分析水平井技术应用于地下储气库工程的适应性和优缺点;通过水平井单井产能实例计算评价水平井应用于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水平井能使地下储气库注采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在保持无因次制热率RQ为定值的条件下,建立了使得无因次熵产率σs最小的最佳温差分布模型,并分析了热泵机组中用无量纲参数表征的冷热端传热温差x、y,外界高低温热源温差α和冷热端传热性能比β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增加传热温差所造成的不可损失的前提下,可采用增加β的方法来提高制热率,如增大冷凝器面积或传热系数;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传热性能及制热率确定的情况下,为减小不可逆损失应提高高温热源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