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和探讨原发性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治疗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23例行外科治疗的气管及隆突原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20例行气管环形切除加端-端吻合术,1例行袖式右全肺切除术(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2例行隆突切除及气管与支气管吻合重建隆突。体外循环辅助3例。术后病理示腺样囊性癌15例,黏液表皮样癌6例,鳞状细胞癌2例。气管切缘均未见肿瘤残存。全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5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死亡1例(4.3%),生存至今22例(95.7%),生存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及隆突肿瘤的有效方法,病理类型及切除范围对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有很大影响,合理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总结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4月至2005年2月对12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颈横切口手术1例;气管袖式切除5例;隆突加右上肺切除并隆突重建,左主支气管与气管端-端吻合,右中间支气管与左主支气管端-侧吻合5例;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端-端吻合,左主支气管与右主支气管端-侧吻合1例.结果全组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11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6例.行气管节段切除对端吻合6例,气管肿瘤摘除3例,隆突切除重建2例.气管切除长度3.0~4.4 cm,平均3.5 cm.结果 11例均于外院误诊,大多数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全组均获得手术成功,发生并发症4例,均为肺部感染.随访11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生存;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满5年以上生存2例,因肿瘤肺内播散、肝及骨远处转移死亡2例.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气管节段切除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良性肿瘤可考虑保守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原发性气管肿瘤23例,其中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5例.结果 2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17 d大咯血死亡;1例追加放疗1个月后出现气管食管瘘;1例因切除段较长,术后8 d现吻合口瘘;余20例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9~28 d,平均16 d.结论 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隐匿,易误诊,预后不佳,应积极行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力争早期诊断,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方法: 11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6例。行气管节段切除对端吻合6例,气管肿瘤摘除3例,隆突切除重建2例。气管切除长度2.0~4.4cm,平均3.5cm。结果:11例均于外院误诊,大多数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全组均获得手术成功,发生并发症4例,均为肺部感染。随访11例,随访时间3月~6年。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生存;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满5年以上生存2例,因肿瘤肺内播散、肝及骨远处转移死亡2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气管节段切除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良性肿瘤可考虑保守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自1965年4月到1980年6月共进行气管、支气管肿瘤手术27例,其中气管肿瘤9例,支气管肿瘤6例,肺癌12例,治疗结果如表。手术方法:气管肿瘤,颈段气管肿瘤采用二期皮辨成形术及环形切除对端吻合;胸段气管肿瘤侧壁切除,采用带蒂肋间肌加肋骨缺损修补术及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支气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75岁,平均41.5岁.良性肿瘤3例(乳头状瘤2例,平滑肌瘤1例),恶性肿瘤7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和腺鳞癌各1例).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5例,内镜下肿瘤切除4例,单纯放射治疗1例.结果 5例行气管袖状切除,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儿童气乳头状瘤行硬性气管镜下切除肿瘤,术后均复发.2例恶性肿瘤行软性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电切术.1例鳞癌经单纯放射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结论 手术治疗是气管肿瘤的首选治疗,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式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特点、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收治原发性气管肿瘤12例的治疗。结果 2例气管恶性肿瘤未治死亡1例,1例未手术单纯放疗,生存5个月。手术10例,气管开窗取瘤术2例,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7例。1例行气管内肿瘤刮除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本组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及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经1—5年随诊,1例气管炎性肉芽肿病人失访,其余2例良性肿瘤均存活。7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术后1年内死亡1例(行肿瘤刮除术),3年内死亡4例,3例存活,生存5年以上2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常误诊误治。对长期刺激咳嗽,血丝痰、哮喘样发作而平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想到气管肿瘤的可能。气管内肿瘤的治疗首选方法为手术切除,以求解除气道梗阻,去除病灶,可明显提高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1996-2006年1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颈横切口8例,颈纵隔切口2例,10例均采用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术后病人均顺利恢复,鳞癌和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5年生存率为62.5%(5/8)。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气管环切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隆突外科     
隆突为气管分成左、右二总支气管的分歧部。位于此处的肿瘤,狭窄等病变过去往往不能获得早期诊断,以致延误治疗,切除和重建隆突不仅要求较复杂的气管支气管成形技术,且术中的麻醉管理亦较困难,因而影响了隆突外科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气管一支气管外科技术的改进,纤维支气管镜的问世,以及麻醉技术的提高使隆突外科亦渐有了新的发展。早在19世纪末即有人(Kuester,1885;Von Eiselberg,1896)成功地进行了一期气管切除和端端吻合,但是隆突的切除和重建却是近卅年的事(Abbott,1950;Bex,1951),本文仅就隆突疾患的诊断要点、外科治疗的技术问题和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发病率不高,仅为气管肿瘤的1%左右,术中气道管理较困难.我们采用术中经右主支气管插管至左主支气管,左肺通气对1例气管肿瘤病人进行了气管肿瘤切除,端端吻合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气管原发性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2007年5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例行外科治疗的气管原发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影响因素。病理学包括腺样囊性癌8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上皮-肌上皮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结果:10例气管肿瘤患者经右胸后外侧切口完成手术,其中8例行气管袖状切除加端-端吻合术,1例行袖式右全肺切除加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隆突切除-隆突重建。另有1例经颈部衣领切口、2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成手术,均为一期切除后重建。鳞状细胞癌患者有1枚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淋巴结均为阴性。2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喉返神经麻痹,无其他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7±0.5) d。平均随访(6.8±2.1)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原发性肿瘤的有效方法,病理类型及切除范围对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切除手术在气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至2012年之间10例气管狭窄患者,5例为良性气管狭窄,6例为肿瘤相关性气管狭窄,余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完成狭窄段气管切除及重建,气管平均切除长度为(3.55±0.98)cm。1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行吻合口瘘修复术,术后无复发;1例上段食管癌继发气管狭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于术后12d死亡;余8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气管切除是一种治疗气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完全肿瘤切除和狭窄段切除重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手术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1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46例气管、隆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治疗的疗效,总结其诊断及体外循环在其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结果: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33例,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2例,气管楔形切除1例;无围术期死亡,临床治愈39例(84.8%);术后随访7个月~7年,死亡5例(10.9%),生存至今40例(86.9%),其中生存5年及以上者9例(20.0%),生存3年以上者21例(46.7%),2例带瘤生存已达1年。结论: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手术疗效确切,早期诊断很关键,合理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范庆浩  徐持平 《浙江实用医学》2004,9(5):342-342,370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类别和部位、诊治手段及疗效.结果13例肿块完整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法切除仅作活检术.术后住院死亡1例.结论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经确诊断需立即手术.良性肿瘤手术疗效良好,恶性、巨大肿瘤为外科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将包含病变的部分气管切除后行气管重建是气管外科的主要内容 ,尽管有学者认为气管切除长度可达到全长的一半 ( 6cm) ,仍能进行端端吻合。而实际上由于病员高龄、局部粘连、血供的差异以及手术者、手术技巧等因素 ,使得气管切除长度受限 ,因此必须用一种有效且符合生理要求的替代物来解决。我科近期应用记忆合金网架外覆带血运的肺组织成功完成 3例气管成形重建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 1 患者男 ,37岁。入院前 7个月因外伤导致右主支气管断裂 ,急诊开胸行断裂支气管修补吻合。术后 1个月出现吻合部位狭窄 ,且逐渐加重 ,终至右肺…  相似文献   

17.
气管外科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Kuester(1885年)和Eiselherg(1896年)就成功地进行了一期气管切除和端端吻合。采用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肿瘤的研究和报道是50年代以后的事。国内较多的报道是近十几年,特别是纤维支气管镜的广泛使用之后,支气管、气管以及隆突切除及重建术有了较快地发展。下面仅就这  相似文献   

18.
气管外科临床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气管外科的临床经验,包括手术切除重建、人工气管、经气管镜冷冻治疗和金属支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3年4月15例气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组织类型为腺癌4例,腺样囊性癌3例,良性瘤4例(3例混合瘤,1例平滑肌瘤);其次是鳞状细胞癌1例,类癌1例,无病理1例,外伤后狭窄1例.本组病例采用多种手术方法:1例应用碳素气管假体;1例应用带肌肉血管蒂的金属网管重建气管;1例经硬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9例气管节段切除,切除范围20~40mm,行端端吻合术;3例放金属支架.15例中6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3例术后放疗,1例术后内镜激光治疗.术后吻合口裂开1例,导致纵隔炎、双侧肺炎死亡;局部复发1例.随访至2003年10月,12例患者仍存活.结论原发性恶性肿瘤和某些良性肿瘤需要大范围的气管节段切除.气管肿瘤的手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肿瘤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院对两例原发性气管癌行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手术成功,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 女性,33岁。痰多,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不能平卧。X 线侧位片:见隆突上5厘米处气管前壁内有1.5×1.5厘米之肿瘤阴影,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气管镜检查:距声门下约5厘米处前壁有2厘米大小之菜  相似文献   

20.
气管、隆突及主支气管肿瘤临床易误诊 ,外科治疗也存在一定困难度。 1988年 6月~ 1999年 12月我们收治原发性气管、隆突及主支气管肿瘤共 16例 ,对其中 13例施行了手术治疗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例手术者男性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5~ 6 3岁 ,平均年龄 5 1 5岁。良性肿瘤 2例 ,分别为腺泡细胞瘤和平滑肌瘤。恶性 11例 ,其中腺样囊性癌 5例 ,鳞癌 4例 ,腺癌 2例。1 2 病变部位及治疗方式 :气管肿瘤作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 5例 ,其中颈段 2例 ,胸段 3例 ;隆突部肿瘤作全隆突切除重建术 2例 ,1例切除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