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核病治疗和防治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治疗中抗结核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加上患者的依从性差,造成了结核菌耐药率不断增高,成为目前治疗上的难题之一。结核菌耐药有多种原因,其中异质性是结核菌耐药的一个微小变化过程。临床检验中由于常规方法的局限性无法检测频率过低的菌株而造成耐药结果的偏差,出现了同一标本不同方法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提示结核分枝杆菌的异质性对药敏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年来结核病耐药疫情严重,WHO已经认识到测试结核菌耐药情况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的监测方法,组织了全球结核菌耐药监测跨国参比实验网络。为加强结核病防治与国际技术接轨,1995年我室在国内首家接受了南韩跨国参比实验室的鉴定和质控。至今我们已做了两批60株质控菌,正确率和重复性符合率分别为:异烟肼(INH)96.7%和93.4%,链霉素(SM)85.0%和91.9%、利福平(RFP)85.2%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分析潮州市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耐药情况,为潮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结核病耐多药监测的药敏比例法,对413例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29.54%,其中总耐多药率3.39%,四种药物总耐药率依次为链霉素(SM),占20.82%;异烟肼(INH),占19.61%;乙胺丁醇(EMB),占15.50%;利福平(REP),占8.96%。其中查出非结核分枝杆菌16例,占3.87%。结论:本地区结核杆菌耐药情况有所控制,低于全国结核病耐药调查报告中的35.16%,应进一步强化以DOST策略为基础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结核病患者诊断、治疗和管理质量,减少复治患者的产生,从而减少耐多药结核菌患者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当前结核病对一线及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及耐多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测试法对2327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总耐药率53.07%,耐多药率22.47%;近2年初始耐药占32.62%,获得性耐药占67.37%;并在10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发现9例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结论:本地结核菌耐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较高,并已发现严重耐药结核病患者,建议积极开展耐药菌监测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768株结核菌药敏试验报告谭宇才王志和(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检验科130500)结核菌药敏试验对结核病化疗选择用药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1985年~1995年,我们对临床痰标本结核菌培养阳性的768株,做了7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了某社区小学生的结核菌感染和患病情况。从而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方法:采用结核菌素试验对太原铁路分局社区内3年级至6年级小学生的结核菌感染和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及结论:结核菌一般阳性及强阳性感染率为48.09%,与1991年WHO的调查结果比较明显增高,因此,应重视在较小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14.695/10000,较1990年全国结核病调查结果为低,说明该社区内结核病流行状况在逐步改善。与开展结核病预防工作情况相符,对未确定有活动性结核病的强阳性患者给予雷米封预防性用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耐药性是结核病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为了及时提供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作治疗依据,对我院从1985年10月~1986年12月分离的120株结核菌进行药物敏感测定,报道如下。 一、菌株来源:从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来。 二、药敏方法: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方法标准讨论会规定的方法、耐药界限及判定标准执行。 三、各种抗结核菌药物的敏感及耐药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敏试验复检和熟练度测试两种方法在药敏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估中的应用,选择适当的室间质控方法。方法湖北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转种30株国家一线药物熟练度测试菌株,下发至4个地市实验室进行熟练度测试,同时省级随机抽取4个地市已完成一线药敏检测的临床菌株各30株进行复检。实验室均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测规程》中比例法(罗氏培养基)进行药敏测试,省参比实验室将两种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个实验室药敏试验复检和熟练度测试两种方法得到4种药物平均符合率分别为INH 94.8%(90.0%~100.0%)和100.0%、RFP 94.8%(92.3%~96.2%)和98.3%(96.7%~100.0%)、SM90.7%(84.6%~95.0%)和91.7%(90.0%~93.3%)、EMB 92.8%(88.5%~96.0%)和87.5%(80.0%~93.3%),符合率均达到了WHO和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要求。结论药敏试验复检和熟练度测试两种方法进行室间质量控制,满足对实验室能力评价的需要,质控结果可靠,达到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 制订结核病人化疗方案的主要依据是结核菌药敏试验的结果。现行的结核菌药敏试验(下称常规法)只能得到结核菌对有关各单一药物的敏感程度。不能反映临床治疗中多种药物作用下结核菌的耐药情况。对常规法作改良(下称改良法),将1种培养基含1种药物变为1种培基中含3种药物。与常规法配对,测定了233株抗酸分支杆菌对3种药物的敏感性。并对15例结核患者进行了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 ,我国的耐药性病例数也在急剧上升 ,而且我国的耐多药问题也相当严重 ,其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切给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更大的责任和挑战。目前基层结防所开展结核菌药物敏感试验可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本文就双城结防所 2 0 0 1年所收集的 43例结核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我所检验室 2 0 0 1年 43例肺结核痰结核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 2 方法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罗氏间接法进行。对 43例菌株进行了SM、INH、RFP、EMB、PZA、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鉴定酵母样菌的种类,浅谈ATBFUNGUS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念珠菌鉴定采用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显色试验及AP120CAUX鉴定系统。新生隐球菌经墨汁涂片镜检、咖啡酸试验、尿素酶试验及37℃生长鉴定证实,以标准菌株作质控珠。药敏采用国法国梅里埃公司ATBFUNGUS试剂盒。结果:46株酵母样菌,念珠菌占82%,新生隐球菌8例,均从脑脊液中分离,6种酵母样菌MIC分别为5-氟嘧啶2-32mg/L,二性霉素B1-4mg/L,制霉菌素4-8mg/L,咪康唑1-8mg/L。结论:念珠菌鉴定采用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显色试验及AP120CAUX鉴定系统等方法,结果稳定、实用性强、重复性好,是酵母样菌鉴定的主要程序和方法。ATBFUNGUS真菌药敏试验盒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是真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淮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9月本院培养分离的166株结核分支杆菌的药敏结果和患者信息,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5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50?250 mg/L)?异烟肼(INH,1?10 mg/L)?链霉素(SM,10?100 mg/L)?乙胺丁醇(EMB,5?50 mg/L)和吡嗪酰胺(PZA,25?100 mg/L)的耐药性测定?并与2005年6月~2008年5月本院细菌室分离出的273株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结果比较?结果:2009年1月~2011年9月分离的166株结核分支杆菌总耐药率50.6%(84株),耐多药率18.1%(30株),5种药物耐药情况为PZA﹥RFP﹥SM﹥INH﹥EMB,耐药率分别是40.9%?22.9%?20.5%?15.7%?9.6%;初始耐药率45.5%,耐多药率9.1%;获得性耐药率54.0%,耐多药率24.0%?与本地2005年6月~2008年5月比较,INH?EMB?SM的耐药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地结核菌单药耐药率逐渐降低,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化疗方案,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结核菌株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直接影响化疗疗效,尤其因不合理用药造成继发及原发耐药菌株的出现,为控制结核病流行造成困难,是临床和防治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分离到的结核菌株做了耐药性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品牌试剂所配备的药物不同浓度对解脲支原体(UU)药敏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两国产品牌试剂甲、乙对20株UU作药敏实验,每株每试剂同时做两份,比较9种药物在各自试剂内的药敏不同值、在两试剂间的药敏一致性程度。结果9种药物在各自试剂内的药敏不同值与理论上不同值(为零)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剂甲乙间每种药物药敏结果一致性程度,弱(κ值0.20~):氧氟沙星(OFL)、左氧氟沙星(LEV);适中(κ值0.40~):克拉霉素(CLA)、交沙霉素(JOS)、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司帕沙星(SPA);显著(κ值0.60~):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结论试剂甲、乙质量相对稳定,对药敏结果无显著影响;药物浓度对药敏结果影响较大,各品牌试剂浓度应统一,建议(低、高)浓度分别统一为:OFL(1mg/L、4mg/L),LEV(1mg/L、4mg/L),CLA(2mg/L、8mg/L),JOS(2mg/L、8mg/L),试剂加样量统一为100μ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验室结核菌耐药监测的标准方法,以提高结核菌耐药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方法通过第二轮参加世界卫生组织跨国参比室的结核菌耐药监测质量控制,采用 WHO 推荐的比例法,参考第一轮参加WHO 耐药监测经验和中国结核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的指导,对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进行改进。结果三批质控考核4种药物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汇报结果正确率的均值分别为93.3%、94.06%、97.53%、95.3%,重复性均为100%。结论对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进行改进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及国际可比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氧氟沙星对结核菌的耐药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全年共完成150例氧氟沙星对结核菌的药敏试验,其敏感率(139/150)为92.67%,耐药率(11/150)为7.33%,从实验结果看结核杆菌对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超出于RFP、SM、INH、PZA等抗结核药物与EMB极近似,EMB对结核村菌的敏感率为93%。通过此项研究证明氧氟沙星对结核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可认为是治疗结核病乃至结核抗感染的良好药物值得应用,为结核病的治疗拓宽了药物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已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把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我国结核病的死亡率很高,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结核菌检查已成为当代结核病流行学,结核病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结核杆菌检查包括直接涂片和培养。有研究数据表明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且对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用于指导化疗用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结核杆菌培养质量控制,有效提高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预防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汝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03-603,607
1 疫性的严重使结核病防治对策发生新变化近 2 0年结核病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 90年代初全球结核病疫情严重回升 ,世界卫生组织 ( WHO)统计 :目前全球有 1 7亿人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占世界人口的 1 /3。现有结核病人超过 2 0 0 0万 ,每年新发病人约90 0万 ,约有 3 0 0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我国的结核病流行状况也相当严重 ,其流行趋势及特点是“五多一高”。即 1结核菌感染人数多。目前全国已有 4亿多人感染了结核菌 ,其中约 1 0 %将发生结核病。 2现患肺结核病人多。全国现有 50 0…  相似文献   

19.
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抗药)性是结核病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耐药性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是什么?怎样防治?如何评价耐药试验?探讨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兹将近年有关文献综述如下。耐药性发生机理结核菌耐药性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现有三种学说。①选择学说:结核菌在繁殖过程中,有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Dipasic对耐药菌株是否有效及其药物抑菌浓度。方法:药敏培养基内加入10种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加入结核菌菌液10 mg~3mg。结果:4周后观察三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结论:DPC是一种独立的抗结核药物对耐药结核菌都有效,但在1μg浓度时仍有30%生长,认为用药量应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