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滚雪球法,在性病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及部分MSM活动场所对MSM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留取血液样本进行HIV、梅毒检测。结果接受调查的98人中,约一半(49.48%)的人群性伴不固定,88.78%的调查对象在最近6个月发生过男男性行为,其中未婚者发生男男性行为比例高于已婚者(2=5.13,P=0.023)。MSM人群不同年龄组间使用安全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12,P=0.97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30%。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3.75%。在调查的98名MSM中,HIV阳性检出率为3.06%,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8%,HIV合并梅毒感染检出1例。结论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存在着分离现象。MSM普遍存在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这导致MSM人群一旦感染HIV,必将引起HIV在此类人群中的迅速传播,从而成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在江苏省8个地级市招募MSM,并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 451名MSM的HIV感染率为10.3%,梅毒现症感染率为8.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网络招募、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UAI)、最近一年未接受过HIV检测及正在感染梅毒是MSM人群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均有P<0.05);25岁及以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场所招募及最近6个月发生UAI是MSM人群感染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江苏省MSM人群HIV感染持续呈高水平状况,梅毒现症感染得到控制。促进安全套使用和HIV/梅毒检测应持续成为MSM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内蒙古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分析影响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对象选取在最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及同伴认定为同性恋的男性,且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检测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学、血清学等因素对HIV感染状况的影响。结果本次共调查802名男男性接触者,其中现住址在内蒙古的占86.66%,其他省市的占13.34%;18~39岁占74.44%;高中及以上的占72.19%;商业性服务的占5.87%,双性恋的占31.30%。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8.53%以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梅毒感染情况为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情况为保护因素。结论文化程度、安全套的使用频率及梅毒感染情况是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需要通过多途径、多部门合作进行干预,遏制HIV在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因其高风险的性行为方式,在中国正逐步成为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高危人群。自2008年以来,济南市疾控中心一直对该人群进行监测,为了解该人群构成特征及其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状况,更好地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对2008-2012年以来的自愿咨询检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都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 HIV感染状况,以便有效地在VCT门诊中开展男男性行为者人群的咨询检测及干预。 方法 对2014年成都市VCT门诊中接受咨询检测服务的MSM人群登记资料进行分析,描述性分析MSM人群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HIV感染风险。 结果 接受VCT服务的1 459名MSM中30岁以下占67.77%,未婚者占66.88%,大专及以上占51.66%;检出HIV抗体阳性率12.16%。多因素分析显示,相对于婚姻状况已婚者,离异或丧偶感染HIV风险更高(OR=9.088),其次为未婚者(OR=2.104);年龄组和婚姻状况存在感染HIV交互作用,30岁及以上且未婚者感染HIV风险更高(OR=2.106);既往接受检测者感染率高于未接受过检测者(OR=1.539);梅毒感染者感染HIV风险高于未感染梅毒者(OR=5.818)。 结论 成都市VCT门诊的MSM人群HIV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不同特征的MSM的感染风险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检测及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6.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其中青年学生中MSM的HIV感染形势不容乐观.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年学生中MSM的HIV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接触者(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感染情况,及与其相关的性行为特征.方法:通过男男非政府组织招募志愿者,进行一对一访谈,并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被调查的283名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率为10.25%,梅毒感染率为19.43%,HIV和梅毒合并感染率为5.65%.是否有固定男性性伴与HIV感染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1年内是否卖性与梅毒感染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MSM人群HIV及梅毒感染率持续上升,因此在艾滋病及梅毒等性病的防治工作中,对MSM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工作是十分迫切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接触者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对参加性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且近2年内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IV和梅毒。结果共调查1 046名MSM,HIV和现症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6%、4.21%,梅毒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3.54%。29.45%的MSM近2年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16.35%与非固定的非婚异性发生过性行为。94.17%的MSM近2年内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7.06%,拥有固定肛交对象的比例为35.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广州户籍、低学历和现症梅毒感染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吸毒或曾经吸毒、HIV感染是现症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已处于较高水平,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大力开展安全性行为和正确就医行为促进活动,减少HIV和梅毒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平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平市2013年MSM人群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问卷调查及HIV、梅毒、丙肝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115人,平均年龄(30.6±9.1)岁,未婚占62.6%,本地居住超过2年者占73.9%,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占76.5%,本省户籍占95.7%;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9.6%,HIV检出率7.8%,梅毒19.1%。同性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53.9%,异性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占43.5%。感染梅毒、近1年未接受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近1年未做过AIDS检测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南平市MSM人群HIV、梅毒感染严重,应进一步扩大宣传、咨询和检测覆盖面,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桂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高危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桂林市市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聚集的酒吧、活动场所开展个案调查。结果共对632名MSM进行了调查,平均年龄(26.4±5.6)岁。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85%和7.75%。在单因素分析中,近6个月发生男男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男性性伴数〉3个、与男性群交、梅毒感染、近6个月被临床医师诊断患过性病、曾经静脉吸毒等因素与HIV感染有关联。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近6个月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男性性伴数〉3个及梅毒感染与HIV感染有关联。结论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导致其性病、HIV感染风险较高,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多性伴及梅毒感染是MSM人群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男性同性恋、男性同性性行为与艾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AIDS)首先在美国的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开始流行,从此AIDS的防治与男性同性恋人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AIDS到底和男性同性恋的联系怎样呢?是否男同性恋者一定会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呢?1对男同性恋的认识1.1男同性恋的存在由来已久同性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一名词是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都已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取向”,尽管对其定义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多数认为是“…  相似文献   

12.
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处于社会生活边缘,艾滋病打破了这个群体的掩蔽状态,也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新理念、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1同性性行为与同性恋 “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中统计,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大学生为7.5%,农村已婚者为2.3%,城市已婚者为0.5%。“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和性关系”认为在20~64岁的中国人中,有2.0%的男性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女性为0.7%;认为自己愿意与同性别人过性生活的男性为1.9%,女性0.6%。在男性中1.3%的人承认自己在一生中曾经与同性发生过超过接吻的性行为,而女性为0.4%。“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对同性性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每次调查结果的统计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发生年龄段也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图1)。  相似文献   

13.
男男性行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恋一词(Homosexuality)最初由1名匈牙利人1869年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后被德国学界接纳并被翻译成英文。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取向”。男性同性性行为是指男性之间发生的性行为,男男性接触者(MSM)是指曾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男性,包括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和部分男异性恋者,MSM范围要比男同性恋者广泛得多。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expectancy, osteoporosi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problem in the majorit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orldwid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requency, pathogenesis,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osteoporosis in men. Every third hip fracture occurs in men, and more than 11% of the male population over the age of 50 years suffer the fracture. Diagnostic tests for idiopathic osteoporosis are performed in men under 60 years of age without other potential risk factors of developing the disease.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their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s caused by a low peak bone mass. Secondary osteoporosis occurs in about 30 % of men, and involutionary osteoporosis developed in men over 60 years of age results from their decreased testosterone and IGF-1 levels. The study results showing that BMD levels in both sexes provide similar fracture risk information suggest that the existing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female osteoporosis can also be employed in men.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biphosphonate and teriparitide therap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BMD levels in men.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drogens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men with hypogonadism, although their validity for patients with eugonadism has not yet been discussed. An improved knowledge of the bone metabolism and bone remodelling has recently opened the door to an extensive series of molecules that ma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osteoporosi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相似文献   

19.
20.
Ten young m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