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盲孔法测定时计算公式中A,B值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裴怡  包亚峰 《机械强度》1997,19(1):18-21
通过三维弹性有限元分析和单向标定实验,分析了盲孔法与通孔解的关系,着重研究了应变释放系数A,B值,A,B值随着孔深了孔径之比的增大而增大,当h/d〉1.0-1.5时,A,B值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滚道的点蚀和剥落,使之在运转专时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并伴随一定的温升。早期经验监测,是用手触及轴承座,判断其温升的大小;采用螺丝刀、木杆等简易工具,靠耳朵来监听噪声。我厂自1982年,引进瑞典SPM Instrument公司制造的SPM-43A(Shock Pulse Meter 43A)脉冲冲击检测仪(简称SPM脉冲仪),用于滚动轴承的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诊断。其原理是通过测量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之间,由于轴承的损坏等因素产生的冲击脉冲值的大小,来判断轴承的运行状态,从而使轴承监则从长期的经验监测进入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冲击脉冲法评价滚动轴承故障的系数自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械工业中常用的评价滚动轴承故障的冲击脉冲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评价系数自修正策略。这一修正系数模块已用于工业现场滚动轴承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中,经长期运行的实践证明,自修正系数模块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滚动轴承运行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的冲击脉冲信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冲击脉冲信号检测方法。在Coifman最佳基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小波包分解后节点的能量代替香农熵值,做为寻找最佳分解节点的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脉冲检测表明,此方法不但有效,而且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5.
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上应用极为广泛的零部件,轴承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的整体工作情况,因而对运行中的轴承进行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由钢球与内外圈有机联系起来的滚动轴承构成一个弹性振动系统。当滚动表面(即内外圈滚动面和钢球表面)存在缺陷时,将激励轴承系统产生振动。振动的大小取决于轴承故障的严重程度。通过测取、分析轴承振动信号,即可对轴承的故障进行诊断。 轴承元件发生故障以后,工作中的轴承就会产生一系列周期性脉冲或脉冲串。这样的脉冲或脉冲串以振动的形式由轴承座传递出来。这种故障振动信号可由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在现场故障诊断中,对于从滑动轴承支撑的旋转机械采集到的振动信号,我们感兴趣的常常是500Hz以下的低频信号。1kHz以上的高频部分则主要是噪声,因此,必须利用低通滤波器将其滤掉。 滚动轴承支撑的旋转机械,运行中滚动轴承出现点蚀的情况下,发出的脉冲信号频率与测振传感器及滚动轴承元件固有频率接近,因此发生共振,共振频率一般分布于1~5kHz频段,于是把滚动轴承发出的脉冲信号给掩盖了。为辨认轴承部件损坏情况,对于从滚动轴承支撑的旋转机械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必须实行带阻滤波,即把共振区域频率波滤除,显出滚动轴承部件频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冲击脉冲法诊断滚动轴承故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峻 《风机技术》2009,(2):78-80
在分析冲击脉冲诊断原理、实施要点和轴承状态判别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去展示和研究滚动轴承的振动特征。揭示了机器在不同运行状态下,轴承的状态及故障的原因和部位。为滚动轴承振动物理本质的诊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前,用于诊断滚动轴承故障的方法很多,其中以冲击脉冲法应用得最为广泛、有效。 一、冲击脉冲法诊断原理 冲击脉冲法的基本原理简述如下:当滚动轴承存在缺陷时,如滚动体疲劳剥蚀,滚道磨损,保持架变形或断裂,内外圈裂纹,配合松动,以及缺少润滑油或油中混入杂质等,轴承在运行中因受滚动体冲击而产生  相似文献   

9.
KC-20C超低噪声窗式牢调器开发成功该产品系苏州空调设备厂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的结晶。应用了独特的空调器被动降噪专利技术,经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室内测噪声为47.5dB(A),比未采用该技术时的噪声值52dB(A)降...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滚动轴承异常状态检测的及时性并降低虚警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孤立森林的多指标改进CUSUM异常检测方法(IF-CUSUM)。首先,对轴承原始振动序列进行小波去噪;然后,基于孤立森林算法去除振动序列的离群点;最后,结合RMS和峭度等指标设计阈值分配方案,给出异常状态检测判定依据。通过60组不同振动演化规律、脉冲强度和噪声等级的滚动轴承故障仿真数据以及FEMTO-ST轴承数据集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与基于单一RMS指标、峭度指标的异常检测算法相比,IF-CUSUM算法能较早地检测出滚动轴承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点,虚警率较低,整体性能和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车滚动轴承弹流润滑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天炜 《机械》1998,25(3):8-10
采用非牛顿流体动力润滑EHL(理论),地脂润滑线接触铁路客车动轴承在其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润滑状态进行了研究。润滑脂流变模型Herschel-Bulkley模型。数值计算2改进的Okamura算法,并综合考虑了润滑脂流变参数及轴承具体工况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数值计算基础上,得到了铁路客车滚动轴承在不同车速下的脂膜厚比λ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提出了基于最小熵反褶积的数学形态法。该方法先应用最小熵反褶积算法加强信号中的冲击特性,再利用数学形态法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其中选取具有双向脉冲提取能力的DIF滤波器作为形态算子,并以峭度值作为结构元素长度选取依据。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的内外故障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征提取效果。通过对比发现:最小熵反褶积算法能够增大信号中峭度值,有效加强信号脉冲特性。  相似文献   

13.
张德洛  宿海军 《轴承》1994,(2):25-28
通过测量不同水基清洗介质清洗后的轴承振动值, 结果表明,不同的清洗介质会对轴承dB值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表明,采用合适的清洗介质会大幅度降低轴承的中频和高频安德鲁值。  相似文献   

14.
以dBASE构造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差数据库,在AutoCAD环境下利用该数据库对机械图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公差值和图形符号实现自动检索与标注。  相似文献   

15.
提出单级齿轮传动的噪声计算公式,对多级齿轮传动变速箱辐射的噪声可用多声源声压级dB(A)合成公式逐级进行综合,所得的估算值与实测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输管道离心输油泵机组运行时间增长,输油泵机组疑难故障层出不穷,尤其是多倍频故障特征和滚动轴承故障持续增加,使用常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常见故障的图谱比对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故障的精确诊断业务。通过离线监测手段,对倍频特征频谱故障特性进行研究,找到了精确诊断轴承跑圈、转子不平衡和流体不均匀激振等故障的方法。对轴承加速度峰值(冲击脉冲)故障特征进行研究,找出了快速诊断滚动轴承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强 《通用机械》2006,(9):68-69
通过常用的滚动轴承失效的诊断方法及其特点,介绍了实用的滚动轴承频谱分析与诊断技巧。并进一步描述了劣质滚动轴承的异常运行特点与诊断。  相似文献   

18.
陈於学  王冠兵  杨曙年 《轴承》2007,(10):18-21,34
建立了滚动轴承早期缺陷振动的线性简化模型,依据该模型分析了滚动轴承早期缺陷引起振动的特性。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表明:滚动轴承早期缺陷激励出轴承的固有振动,产生了脉冲冲击波;非周期早期缺陷振动为正常振动信号叠加一个或几个离散脉冲冲击波,产生垃圾音,周期早期缺陷振动为正常振动信号叠加一串串周期脉冲冲击波,产生内圈伤音、外圈伤音或滚动体伤音;脉冲冲击波是滚动轴承早期缺陷引起的异常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多变工作环境下滚动轴承产生的微弱故障信息难以提取的问题,充分利用故障冲击的脉冲性与循环周期性,提出了循环脉冲度最大化的共振稀疏分解(RSD)方法。该方法以短时脉冲峰值矩的变异系数作为循环脉冲指数对轴承故障信号脉冲性与周期性进行综合表征。然后以循环脉冲指数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多尺度简化粒子群算法对RSD的品质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最后构建了最优RSD循环脉冲谱,实现了滚动轴承故障的自动辨识。仿真结果与动车轴箱轴承的故障诊断应用实例表明,提出的循环脉冲指数最大化的RSD能够有效避免强脉冲干扰造成的共振频带误判问题,实现复杂工况环境下的滚动轴承复合多故障同步诊断,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转速波动工况滚动轴承打滑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滚动轴承实际运转过程中经常存在的转速波动现象,对滚动轴承的运行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变形-位移相容条件建立滚动体与套圈的相互作用模型,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滚动体与保持架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转速波动工况下滚动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速波动对滚动轴承打滑的影响及不同转速波动幅值、频率下滚动轴承的打滑特性。结果表明:轴承转速波动会造成保持架转速出现波动,导致轴承出现打滑,且滑动主要出现在滚动体与内圈之间;转速波动幅值对轴承打滑影响较大而频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