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从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对一些污染指标检测方法的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GB50325-2001和GB/T18883-2002协调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分析了标准之间和标准本身存在的不协调性,重点指出了2个标准在指标选取、指标限值、测试过程方面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出现不协调的技术原因,并指出了如何在室内空气质量范围内避免不协调的处理方法及相对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董佩玲 《建筑技术》2004,35(9):699-700
建筑工程采用的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从源头上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制定了强制性条文,颁布了10项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本文叙述装修施工过程中确保竣工后室内环境符合国家要求的作法。1了解国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对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作出了如下规定。(1)在地基基础工程中,要求进行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的检测报告;对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外购回填土应进行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度测…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有机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实践,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以及部分装饰装修材料检测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室内空气污染季节性变化、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结果判定以及板材和木制家具检测方法等方面予以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有效的控制室内空气质量,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自的标准,如美国EPA颁布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AAQS),中国目前涉及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GB50325—2001)。本文对目前各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对比,并对其目的和产生背景、实施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从而论证了GB50325—2001在制定后对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所起的积极意义。同时针对社会的发展,中国工程验收对象从单一的毛坯房转变成精装修房的现实,从而带来标准适用范围的拓宽,原先所规定指标的约束逐渐凸现,本文通过对大量实际测试样本的分析,发现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期内室内空气某些污染物(如甲苯、二甲苯等)出现频率较大、浓度较高,且它们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从而提出了对目前GB50325—2001规定的污染物种类等做出修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05年7月1日实施。原《GB50189-93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同时废止。第4.1.2、4.2.2、4.2.4、4.2.6、5.1.1、5.4.2(1、2、3、5、6)、5.4.3、5.4.5、5.4.8和5.4.9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一、“总则”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总则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1.0.3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公共建筑的照明节能设计应符合《GB50034…  相似文献   

7.
在参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科函[2013]103号文《2013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中的课题之——"全国室内装饰装修污染检测调查与防治研究"期间,昆山市检测中心人员开展了污染物浓度增长率的专项研究,以寻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中"门窗关闭1h以上"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18883-2002)中"门窗关闭12h"之间的最为接近的检测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和顺德地区检测结果的统计,发现温度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影响非常显著,然而现行国家标准GB 50325-2010(2003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并未考虑温度对室内环境检测结果的影响。文中通过对顺德地区甲醛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回归得到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温度修正公式,建议规范在修订时能考虑该因素并引入温度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标准》)发布至今已近5年,将自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强制执行。《标准》指标数目达106项,其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毒理学指标增加了59项。与此前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所规定的35项水质检测指标相比,《标准》大幅度增加了有机物、微生物、消毒副产物指标。如今,大限将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广东建材》2011,27(8):139-141
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政府也认识到环境空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相继颁发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等标准和规范。本文主要针对广州市土壤中花岗岩的放射性核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1日公布了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它是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的修改版。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经初步研究,发现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的内容虽然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较大的不足之处。本文根据我单位的实践情况,重点对热水锅炉水质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3.3条的基础上,通过一、二阶弹性分析,重点研究了强支撑框架、弱支撑框架和无支撑框架的内力分析,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陈绍蕃 《钢结构》2006,21(2):69-7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施行两年以来,在应用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就所接触到的问题陈述了个人的见解。问题包括:T形截面的梁端加劲肋的稳定计算、箱形截面轴心压杆的壁板宽厚比限值和超过限值时的有效宽度、框架二阶分析所涉及的重力荷载和柱压力、对接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西北村镇传统单体建筑能源利用率低、室内空气质量差的现状,将传统建筑的供能系统改为冬季主要由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室内供暖且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并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得到:室内SO_2、NO_2、CO含量的1 h平均值,TVOC含量的8 h平均值,CO_2、PM_(10)含量的日平均值、室内风速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试验周期内都符合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室内温度平均值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暖期间符合GB/T 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经综合指数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太阳能热水系统供能的西北村镇单体建筑空气质量级别属于Ⅱ级,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为未污染。  相似文献   

15.
建筑材料表面氡析出率检测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中新提出的检测项目,目前国内关于此类试验的资料太少,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试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黄恒栋  黄煜 《华中建筑》2002,20(5):75-79
该文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控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空调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控制条件,并根据文中所提出的简化公式计算出了围护结构(屋顶、墙)的隔热控制指标,由此拓展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进而为窗的隔热控制和屋顶、墙的节能控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简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1-94)编制情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一凡 《钢结构》2001,16(1):12-15
介绍了低合金高强度钢基础标准GB1591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从1959年首次制标到现在,经过5次修订,每次修订的主要变化情况和存在问题,重点讲述了改革后的标准,即GB1591-94.新标准变化很大,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改变了钢号的传统表示方法,规定了加Nb、V、Ti等微量元素,进行微合金,并规定了控制轧制和热处理等工艺技术,大幅度提高性能指标和标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版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15年初实施,虽然规范补充了条文说明及技术细则,但执行实施中仍然有令人产生困惑的歧义之处。对新版标准中20项涉及电气专业的条款,按照条文内容、评审依据、评审要点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修订的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GB/T 32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的采标水平、27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及与原标准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