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爱无痕     
殷晓林 《考试周刊》2011,(81):232-232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是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的爱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有了爱,才能把我们的心血化作爱的甘泉,洗涤学生心灵上的污垢,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1用爱去关注中等生,促进其成长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座右铭。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然而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太多的功利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爱也随之变了“味”。一位高中学生曾这样抱怨:“数学老师经常要求数学不好的同学课后到他家里补课,按‘约定俗成’,一节课收费80元”。这样的举动让人心寒。谁能相信这样的老师对学生会有爱心…  相似文献   

4.
杨玲 《湖南教育》2014,(7):51-51
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一种,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功利,却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怎么写好一个“爱”字,体现一个教师的工作艺术和工作智慧。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说,老师的冷漠有时可以毁掉一个学生,老师的关爱有时却可以塑造一个学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会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开发他们积极发现创造的智慧。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我们更应该让爱伴随着教育一起流进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新课程以它崭新的面貌吸引着孩子们,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吸引学生。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相长。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老师都熟知的道理。老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4)
戴春霞爱着她的学生们,爱着她的教育事业。"爱着,所以幸福着。"在教师节,当她看到"妈妈老师,我爱您"的学生赠言时,涌出了幸福的泪水。  相似文献   

8.
爱的色彩     
霍懋征老师体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林崇德老师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斯霞老师用她的一生践行着爱生的理念,没有爱,教育就无从谈起。我们为人师者,从事的是教育人的工作,我们必需追寻着“爱”,让“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充盈着我们每一个细胞。让我们变幻着“爱”的色彩,涂抹出精彩的人生。爱是绿色的,绿色的爱纯净、朴素,没有功利色彩,没有丝毫的杂质。常熟市实验小学杨晴老师,在她的学生唐风同学生病时,怕自己手凉,用自己的面庞贴着孩子的额头来测试体温。就是无意间的两次贴面,让唐风同学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变化。杨老师在贴面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好的班集体就像温馨的春天,随时都在陶冶着学生的情感,一个好的班集体就像一座熔炉,有着冶炼学生思想的巨大力量,而一个班集体要想成长为好的班集体,离不开老师爱的导航。在人生的辞典里,"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爱,尤其是叛逆时代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爱是付出,是给予,是责任。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守望者,就要借助爱的力量去感染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这句话很有道理。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无不处处体现着这句话。确实,教师的爱对于学生的成长很重要,我小时候就是在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在我的工作中,我很注重这个问题,也在尽力去做着。两年前我接了一个班,其中有一个男孩很有个性,堪称班里的"风云人物"。他是单亲家庭,寄养在亲属家中,脾气大,爱挑衅,偏激,一丁点的小事就紧握拳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爱”既指老师对学生的爱,又指学生对老师的爱以及对体育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有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因此,教师真心地去爱学生,不仅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中、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一样。”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3.
正细细品读余老师的学生时代,我看到的是坚持,是乐观,是自强,那个爱听书、爱讲故事的山里娃在山路放歌……透过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我感慨余老师的学生时代,虽然写满了艰苦,浸润着曲折,但这并不能阻止余老师对学习的渴求。余老师的故事是平凡的,走几十里山路,带上难以下咽的霉干菜去上学,夏天大把蚊子,冬天刮着大北风,但有一个爱读书的余老师,故事便不平凡了。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不能没有爱,语文教师尤其不能没有爱,如果每一天我们都在满怀着爱与激情在教学,那么你肯定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了。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家庭走进学校,老师成为他们最亲近的人,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从事班主任的十一年里,我用普通而深沉的爱哺育着一棵棵小苗.十余年的艰辛喜悦,酸甜苦辣,留下了学生们成长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徐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241-241,243
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格,还要充满受。特别是班主任不能过于严格而失去了教育中爱的真谛,老师的爱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学生要从学生的起点抓起,爱学生不要走入误区,爱中也有严,爱与严是相辅相承的,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一、以"爱"激趣在体育教学中,"爱"既指老师对学生的爱,又指学生对老师的爱以及对体育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  相似文献   

19.
沈兴波 《学子》2012,(7):28-29
一、学会赏识学生,做"博爱型"班主任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使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爱可以让学生与老师的心靠得更近,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爱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胆识。因此,在赏识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的成长,精雕细琢地去...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情感时时刻刻都在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激励着学生。在众多的任课教师中,学生接触最频、谈论最多、影响最大的教师是班主任。好的班主任应是一位具有优良品质的人。他们用文明的语言熏陶着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明理晓理,分清是非,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用美好的情感感染着学生,激发学生爱校、爱班、爱老师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班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