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渭河流域旱涝演变规律的空间分布以及驱动因子对旱涝演变的影响,为旱涝灾害的预测提供依据。基于渭河流域的多种旱涝资料,重构渭河流域近550 a来的旱涝等级序列,基于Mann-Kendall法对旱涝灾害演变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ENSO与旱涝等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系,最后运用交叉小波分析太阳黑子数与旱涝等级序列的相关程度。结果显示:渭河流域从1470年到2016年呈现出从干旱频发期向洪涝频发期演变的趋势;在年尺度上,ENSO变化是滞后4、6~7、12,14~16月的旱涝变化的Granger原因;在6~14 a周期上太阳黑子数和旱涝等级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两者之间存在多个显著的凝聚性共振周期。在滞后不同时间的情况下,ENSO与旱涝等级序列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太阳黑子数在不同时间段上与旱涝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2006年遭遇严重秋旱,通过频率计算,全省旱情为30年一遇干旱,潍坊市为百年一遇特大干旱,但汛期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为此,根据实测资料对全省雨水情及旱涝灾害进行了分析,以期指导全省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1901~2000年的20世纪100年间邵阳市灾害大典和日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邵阳市的旱涝特征,并统计了资江邵阳站的年最高水位与洪涝特征的相关性,最后对ENSO事件与邵阳旱涝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其结论可供水利区划、防汛抗旱、水库调度等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岩溶区1900-2012年旱涝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00-2012年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历史资料为研究依据,通过频次、年份的分析,直观呈现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次分布图。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特点进行总结可知,该区旱灾发生频率非常高,洪涝灾害以暴雨洪水和岩溶洼地内涝的形式年年不断。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岩溶地形地貌比较发育。推测该区旱涝灾害的发生除了降水量的影响,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民珠江》2021,42(6)
为了解清远地区近几十年降水变化特征,更加科学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基于清远市内6个代表水文站1970—2019年的降水实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法等分析研究清远市年降水量趋势变化、突变情况以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清远站与珠坑站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减少趋势,而大庙峡站、英德站、阳山站以及连县站呈现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清远站和英德站的下降突变发生在1975年左右,大庙峡站和连县站的下降突变发生在2015年左右,珠坑站的下降突变发生在1982年左右,阳山站发生了2次下降突变,分别在1973年以及2015年左右;各站点降水序列有着较明显的丰枯交替特征,其降水主周期有3~4个,第一、第二主周期一般为22 a或15 a,第三、第四主周期一般为7 a或3 a; 2015年后各站点年降水量转为减少趋势,目前清远地区处于降水偏少期。  相似文献   

6.
小清河是一条防洪、除涝、引水灌溉、航运为一体的综合性利用河道。其支流诸多且断面流量大于干流,故旱涝灾害频发,威胁着沿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桓台县位于小清河中游是抗洪除险的重要地段。以桓台县为例,依据小清河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分析了其旱涝灾害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旱涝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淮北市旱涝急转型气候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北市1957~2006年50 a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探讨淮北市旱涝灾害及旱涝急转的基本气候规律。结果表明:淮北市辖区内旱灾经常表现为跨季度连旱,最严重的是夏旱连秋旱,影响秋播秋种;涝灾以6月下旬到7月下旬最为多见,一般由汛期暴雨引起。旱涝急转有一定规律可循,出现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到8月下旬,并以6月下旬到7月下旬最为多见,67%的大涝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久旱必涝之说。  相似文献   

8.
1961—2016 年西宁市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宁市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规律,利用西宁气象站 1961—2016 年逐日降水量序列资料,计算得出年总降水量、5 日最大降水量、极端降水量、日降水强度、持续降雨日数及大雨日数等 6 个极端降水指标的年际序列,应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Mann - Kendall 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各极端降水指标的变化趋势、变化周期及各指标间变化一致性。结果表明,近 56 年间西宁市各极端降水指标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其中 PRCPTOT 的增加趋势显著,而其余各指标变化趋势不显著; PRCPTOT、RX5day、R95 及 SDII 序列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均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其中在 1960 年代后期及 1970 年代中期 RX5day 与 R95 发生了一致的突变,在 1980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初,PRCPTOT、RX5day 与 SDII 发生了一致的突变; 在近 56 年间各极端降水指标的振荡变化均存在明显的主周期,其中除 SDII 外,从 1990 年代开始各指标多存在约 11—13 年的主周期,SDII 及 CWD 的振荡变化均在整个研究时段上存在 40 年及 29 年左右的主周期; 各极端降水指标与总降水量均呈一致的正相关性,对总降水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RX5day、R95、SDII 及 R20mm 四个指标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及洪旱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和建模原理,选取滇池流域1955—2020年降水资料为原始数据,建立旱灾灰色预测GM(1,1)模型;采用牛栏江流域1954—2020年最大流量资料,建立洪灾预测模型;将两个模型的预测值分别与实际旱灾和洪灾发生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水文长期预报中灰色灾变理论的应用。利用模型对流域未来旱涝灾害出现时间进行预测,未来10年内,滇池流域在2026—2027年、2031—2032年存在旱灾风险;牛栏江流域则在2025—2026年、2031—2032年发生洪灾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新疆1949—2019年洪水灾害调查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新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调查并研究洪水灾害的特征与规律对防洪减灾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新疆洪水灾害相关的年鉴、公报、简报及文献资料等,统计分析了新疆1949-2019年近71年主要洪水灾害,给出了洪水灾害的时间及地域分布规律、灾害类型特征。对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2006年以后的受灾人口与死亡人口、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洪水频次与洪灾直接经济损失有增加趋势,但因灾死亡人口及直接经济损失所占GDP比重不断减少,并趋于平稳,防洪减灾效益明显。本文研究为新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防御应对与决策支持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城市十年九旱,干旱少雨。文中通过分析运城市水旱灾害规律和发展常规灌溉的障碍,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转换观念,树立高效用水意识,采取高效用水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邮市防汛防旱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条件和目标、思路及任务内容,具体阐述了实现防汛防旱现代化的五大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3.
结合嫩江江桥断面年降水量资料,采用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式对大旱年和大涝年进行了预测,同时利用可公度网络结构图对嫩江流域水文情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和2025年前后嫩江流域可能发生大旱灾害,2024年、2028年和2038年前后可能发生大涝灾害;2010—2016年为嫩江流域丰水多发时段,以平水年和丰水年为主;2016—2025年为枯水和丰水多发时段的重叠时段,这一时段内水文情势发生骤变的可能性比较大;2025—2031年为枯水多发时段,以枯水年和平水年为主。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城市雨洪灾害问题,利用重庆市沙坪坝气象站1892—2010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了119 a来重庆主城不同统计时段的降水量及不同等级的降水频率,探讨了近百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域降水变化的趋势,以期为城市雨洪灾害防治及城市排水规划的决策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19 a来,全年及汛期降水量稍有增加的趋势,年降水量增长向汛期趋于集中;此外,近30 a来,主城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有明显的扩大趋势,较大等级降水的发生频率也明显增加;特别是最近10 a,该变幅更加剧烈,连续时段内灾害性气候的发生频率有增长趋势,加剧了城市汛期排水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张昌昭  李观义 《人民珠江》2000,(2):29-30,46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广东省遭受水进风灾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损失重。分析了广东省现有的防治水旱风灾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 抓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沿海围堤的安全达标、干支流防洪工程建设及抗工程建设等工程措施和加强责任制,完善监测预报预警、遥测遥报、通讯系统及数据库清除河障、加大汇洪能力,加强法制观念和抗灾意识教育,防治水旱风灾等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给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降水时空演变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必要对该地区降水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果洛州是三江源典型地区之一,依据果洛州境内玛多、达日和班玛3个代表站点1967—2019年的降水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R/S分析法、滑动平均差检测法、Mann-Kendal...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揭示全国干旱的变化规律,利用 1961—2015 年全国 2 360 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选择空间适应性较强的自适应帕默尔干旱指数( SC - PDSI) ,计算得到了55 年来月尺度的 SC - PDSI 序列,并通过干旱发生次数、历时、强度、频率和受旱面积等指标分析了全国干旱的空间格局和趋势变化。结果显示: 在 1961—2015 年全国范围没有明显的变干旱趋势,但局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东北、内蒙古、西北、青藏以及东南部地区有明显的变湿趋势,华南和西南有变干的趋势,华北、华中基本保持不变; 干旱变化呈年代际波动,即 1961—1980 年代为干旱时期, 1981—2000 年代属于正常代,21 世纪以来干旱程度加剧。研究表明: 在 1961—2015 年间干旱化空间特征表现为带状区域,即自西南地区—黄土高原—海河平原形成了一个干旱化带。通过分析各年代干旱频率重心的变化得出,我国的干旱重心由西北部逐步转移到了西南部地区; 通过计算受旱面积的变化趋势,发现西南和华南地区的受旱面积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500年(1470—1990)来发生的重大水旱灾害对人口流迁的影响,研究了重大水旱灾害年人口流迁的原因和特点以及人口流迁的形式,对灾民流迁带来的后果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人口流迁既有对灾区重建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同时,也对缓解灾区矛盾,给挽入地区带来经济和文化上的积极作用。这些经验教训,对政府预防灾年社会稳定和制定有关人口流迁的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统一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防汛抗旱工作中对通信技术的需要和依赖,统一通信技术对防汛抗旱工作效率的提高,并简要地阐述了统一通信技术如何实现防汛抗旱业务中实用的视频会商、电话传真、协同办公等功能,以及建立统一通信系统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探讨澜沧江流域旱涝特征变化与季风之间的关联性,对于区域旱涝灾害的成因、机理和预测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研究多侧重于揭示流域旱涝时空演变规律,而关于澜沧江流域的旱涝与季风的相互关系研究还较少。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2)、季风指数和水汽通量对澜沧江流域1957—2015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澜沧江流域旱涝变化与季风指数的相互关系,并从水汽通量输送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季风对澜沧江流域旱涝变化影响的潜在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旱涝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下游区域是旱涝多发区;②流域干旱多于雨涝,且干旱频次在年和季节时间尺度上都呈现增加变化趋势;③澜沧江流域干旱和雨涝的频次主要存在3~5,8~15,20~25 a的3种周期性变化特征;④干旱和雨涝发生时段,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指数与流域的SPI12指数相关性较强,受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输送距离影响,2种季风指数与SPI12指数的相互关系呈现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澜沧江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能够为防御旱涝灾害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