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干扰识别技术是智能抗干扰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接收信号中干扰类型的准确判别,可为无线通信系统生成最佳的抗干扰方式提供决策依据。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典型压制式干扰的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联合多域特征提取(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ased Joint Multi-Domain Feature Extraction,CNN-JMDFE)的干扰识别算法,通过CNN同时对两种预处理增强的数据对象:时频图像与频域序列提取干扰特征,有效利用了两种数据对象的优势,提升了干扰识别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对于包含动态和参数随机的干扰识别场景下,CNN-JMDFE算法在干噪比(Jamming-to-Noise Ratio,JNR)≥-2 dB时可准确识别14种类型的干扰,识别性能明显优于基于时频图像或频域序列单一数据对象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特征提取(Aut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FE-CNN)算法;与传统的人工特征提取的深度神经网络(Manual Feature Extraction-based Deep Neural Network,MFE-DNN)相比,本文算法显著提升了在低JNR下分类准确率,增强了干扰特征的抗噪性能;对于复合干扰,本文算法同样可取得良好的分类效果,当JNR≥0 dB时可准确分类10种复合干扰。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信噪比下雷达信号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图像和高次频谱特征联合的雷达信号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号采用Choi-Williams分布(Choi-Williams distribution,CWD)变换获取时频图像,接着对时频图预处理并用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提取纹理特征;然后利用对称Holder系数提取信号的高次频谱特征;再将纹理特征和高次频谱特征构成一组联合特征向量,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实现雷达信号的分类识别。通过对8种典型雷达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信噪比为-8 dB时,不同信号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刘聪  韩东  李宁  张埂铭 《电声技术》2022,(8):59-64+68
跳频(Frequency Hopping,FH)调制手段是扩频通信方法中的一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军事通信领域。在战场的强电磁环境中,准确分类识别出跳频信号与常规调制信号,在判断敌我目标属性、实施通信干扰与抗干扰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基于信号特征提取的跳频信号分类识别手段受信噪比影响大,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无法实现有效分类识别。对此,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跳频调制信号与常规调制信号的分类识别。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得到信号的时频图像,之后将时频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证明,相比于传统人工特征分类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模型受信噪比影响小,且分类识别准确率高,在信噪比大于-4 dB条件下,识别成功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信噪比下传统方法识别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类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自动识别方法。基于时频原子分解提取雷达脉内调制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差分进化与遗传算法优点的混合进化算法,进行最优原子搜索,从最优原子中提取出三种特征值并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仿真表明,该方法较差分进化算法有更高的搜索效率和更低的时间复杂度。在信噪比不低于-2dB时,该算法有90%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雷达信号脉内调制识别算法存在着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雷达脉内调制类型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雷达信号时频图像的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构成融合特征,然后将融合特征输入随机森林分类器,实现信号的分类识别.仿真实验中对8种常见的不同调制类型的雷达信号进行识别,提出的算法在信噪比为-2 dB时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自动调制识别(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 能够在缺少先验信息的条件下,识别出接收信号的调制类型,在非合作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调制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融合的深度学习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将调制信号的时频图作为网络的输入,使用一维卷积分别提取信号的时频特征,并通过计算时频维度上的权重来突出重要的时频信息,使网络学习到更具区分度的时频特征。为了充分利用时频特征之间的互补性和相关性,使用了基于压缩和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ENet)的时频特征融合策略。利用该网络对11种调制类型进行识别,实现了最高92.5%的识别准确率;在0 dB以上时,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0.87%,优于其他的深度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信噪比(SNR)条件下雷达信号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时频图像融合和扩张残差网络的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多种时频分析方法,将雷达信号变换为不同的时频图,并对这些时频图进行融合和处理。然后,构建一种新网络模型,将扩张残差网络与特征融合提取模块相结合,对10类雷达信号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当SNR为-6 dB时,所提方法对10类雷达信号整体识别准确率达到98.7%。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低信噪比(SNR)条件下,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首先,引入Swin Transformer模型并在模型前端设计CNN特征提取层构建了CNN+Swin Transformer网络(CSTN),然后利用时频分析获取雷达信号的时频特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输入CSTN模型进行训练,由网络的底部到顶部不断提取图像更丰富的语义信息,最后通过Softmax分类器对六类不同调制方式信号进行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表明:在SNR为-18 dB时,该方法对六类典型雷达信号的平均识别率达到了94.26%,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雷达信号分选识别算法识别率低且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同步压缩变换(MSST)的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算法。首先通过MSST得到信号的时频图像矩阵;然后,对时频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时频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Zernike矩特征;同时提取了信号的功率谱参数特征和平方谱统计特征,组成特征参数向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了对雷达信号的自动分选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2 dB时,该算法对9种雷达信号(CW、LFM、NLFM、BPSK、MPSK、Costas、LFM/BPSK、LFM/FSK和BPSK/FSK)的整体平均识别成功率大于96.5%。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调制方式识别存在的计算量大、网络模型复杂、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通道融合的新型调制方式识别方法。该方法由双流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和GRU神经网络模块构成,其中双流卷积神经网络为两条并联的深度可分离卷积子网络,分别提取信号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特征,同时添加短路连接来增加特征传递与重用。将两通道提取到的特征在通道维度上进行融合,进而形成更为丰富的融合特征。将融合特征输入至GRU神经网络模块中提取信号的时序特征,提取的互补信息可使网络学习到更加全面的信号特征,从而提高调制方式识别的精度。在数据集RadioML2016.10a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网络性能优于其他神经网络算法,信噪比在0 dB以上时识别率可达到90.8%,能够有效提高自动调制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扰信号类型的识别是采取有效抗干扰手段的先决条件。针对7种典型的GPS干扰信号,提取了包括高阶统计量在内的8个特征,设计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分类器和多项式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了干扰信号类型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分类器均具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和较好的热噪声鲁棒性,特别是在干噪比(JNR)为3dB时,平均正确识别率可保持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截获概率雷达(LPI)信号处理复杂,低信噪比条件下识别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去噪卷积神经网络和Inception网络的信号分类识别系统。首先对8种LPI雷达信号进行Choi-Williams分布(CWD)时频变换,得到2维时频图像,然后使用去噪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时频图像去噪处理,最后将图像发送到Inception-V4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实现LPI雷达信号的有效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 dB信噪比(SNR)下,识别率仍然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玉龙  吴迪  胡涛  弓皓臣  杨思为 《信号处理》2022,38(8):1656-1666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STBC)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时码识别算法。首先对先前学者提出的基于空时相关矩阵的F范数在新的空时码集下的区分性进行了验证,并基于该范数设计了用于空时码识别的六维特征,最后使用BP神经网络对提取的六维特征进行分类以获得识别结果。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文算法可识别的空时码集更大;相比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本文算法在较为恶劣的瑞利信道下具有更高的识别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信噪比为10 dB时可达95%以上的识别率,且算法对不同的调制方式及不同程度的定时同步误差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识别过程无需要对信道信息进行预估计,在电子对抗等非协作场景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图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残差神经网络的全盲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将捕获的主用户信号变换成时频信息矩阵,同时转化为图片作为输入,通过残差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仿真测试了不同小波基对非平稳信号的分解能力和所提算法在各种复杂无线信道环境下对非平稳信号的检测性能和泛化能力,以及对不同主用户信号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16 dB时,该方法能在虚警概率为0.1时达到0.92的检测概率,同时amor小波更适合用于非平稳信号的分解且训练识别能力更优。  相似文献   

15.
魏迪  曾海彬  洪锋  马松  袁田 《电讯技术》2022,62(4):450-456
针对现有通信干扰信号识别方法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特征融合的通信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LSTM网络提取干扰信号的特征,通过LSTM强大的序列特征提取能力提升干扰信号特征提取的性能;通过提取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后进行特征融合,使用全连...  相似文献   

16.
张天骐  汪锐  安泽亮  王雪怡  方竹 《信号处理》2022,38(9):1940-1953
自动调制分类(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AMC)在认知无线电中起着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大多数工作都集中在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中的单载波通信。针对当前非协作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多路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系统子载波的盲调制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特征融合模型的盲调制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征矩阵的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zation of Eigenvalue Matrix,JADE)从接收端的混合信号中恢复发送信号。然后,提取恢复信号的循环谱剖面和同向正交分量作为浅层特征。最后,搭建多端特征融合模型,利用一维卷积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与通道注意力模块(Channel Attention Module,CAM)的串联模型完成对浅层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扩张残差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鑫  黄洁  查雄  骆丽萍  胡德秀 《电子学报》2020,48(3):456-462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复杂多类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存在特征提取困难,识别正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和扩张残差网络的辐射源信号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时频分析将信号时域波形转换成二维时频图像以反映信号本质特征;然后进行时频图像预处理以保留时频图像完备信息,适应深度学习模型输入;最后构建扩张残差网络以自动提取信号时频图像特征,实现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信噪比为-6dB时,该方法对16类雷达辐射源信号的整体识别正确率能够达到98.2%,对时频图像特征相似的类LFM(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信号的整体识别正确率超过95%.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信号智能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孙聪珊  马琳  李海峰 《信号处理》2023,39(4):688-697
语音情感识别(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SER)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针对当前SER中仍然存在着缺乏大规模语音情感数据集和语音情感特征的低鲁棒性而导致的语音情感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小波散射网络(Wavelet Scattering Network,WSN)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针对用于语音信号时频分析的EMD及其改进算法中存在的模态混叠问题(Mode Mixing)和噪声残余问题,提出了基于常数Q变换(Constant-Q Transform,CQT)和海洋捕食者算法(Marine Predator Algorithm,MPA)的优化掩模经验模态分解方法(Optimized Masking EMD based on CQT and MPA,CM-OMEMD)。采用CM-OMEMD算法对情感语音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并从IMFs中提取了可以表征情感的时频特征作为第一个特征集。然后采用WSN提取了具有平移不变性和形变稳定性的散射系数特征作为第二个特征集。最后将两个特征集进行融合,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分类。通过在含有七种情感状态的TESS数据集中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系统的有效性。其中CM-OMEMD减小了模态混叠,提升了对情感语音信号时频分析的准确性,同时提出的SER系统显著提高了情绪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