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其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是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大气气溶胶还可以通过与太阳光的相互作用影响辐射平衡,从而影响气候。因此,对气溶胶光学性质的深入理解,是了解其气候和环境效应的基础。气溶胶的光学性质与其多种理化性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承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的重任,出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刊、全面介绍该机构的科研成果,已经成为科技界和出版界共同认可的创新模式。老牌光学期刊Applied Optics近年来出版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学院、佛罗里达中央大学光学与光子学学院、海军研究实验室、空军研究实验室、陆军研究实验室,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刊,赢得了科技界和出版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和电子化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在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上网工程早已开始,“电子政府“的框架已初见端倪。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已把推进发展中国家政府信息化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的发展为政府上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90年代以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迅速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5.
“高分五号”卫星光学遥感载荷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范斌  陈旭  李碧岑  赵艳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102002-0102002(7)
介绍了高分五号卫星上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两台载荷的性能和技术先进性。其中,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具有光谱分辨率高、太阳跟踪精度高、光谱定标精度高的技术特点。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具有谱段范围宽、空间分辨率高、辐射定标精度高的技术特点。与国内外同类载荷相比,两台载荷都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使我国在空间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精度观测能力上有了大幅提升。对两台载荷的技术先进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测试结果。最后,展望了后续多种高光谱载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光电探测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激光、光纤、光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中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光电探测与成像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在军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弱信号检测、目标识别技术、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单像素成像技术等,不仅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是国家核心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认识大气颗粒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及其产生和变化机制是探究大气污染成因的基本前提与基础, 对于落 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纳米颗粒物及其前体物的在线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的 匮乏, 严重限制了人们对以颗粒物为特征的霾污染成因的深入认识。特别是针对粒径小于 30 nm 的纳米颗 粒物的高效探测新技术及应用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纳米颗粒物化学组分和粒径分布在线测量系统”项目的开展, 对这一困境的解决起 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展示这一项目的最新进展,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特别邀请了参与该项目的科研 一线专家撰稿, 以专辑的形式对“纳米颗粒物在线测量技术”进行全面报道。本专辑在对纳米颗粒物测量技 术前沿综述的基础上, 充分展示了国内在相关测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在仪器开发和研制 方面, 既聚焦于高效荷电器 (纳米颗粒物高效荷电的关键模块) 的开发, 又关注到整体粒径和成分探测谱仪的 研制; 在探测对象上, 既聚焦于小于 30 nm 的纳米颗粒物自身的探测, 又关注到与其形成密切关联的气相前 体物的测量与分析; 而在颗粒物特性测量方面, 既有基本的粒径测量, 又特别关注理化特性 (吸收、挥发以及 化学组成) 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信本专辑的推出一定会对国内纳米颗粒物在线测量技术领域起到引领与 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遥感对地观测成像是位于空间平台的遥感器采集和转换来自地物并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辐射能量生成遥感图像数据的过程;而遥感特征参数反演则是利用遥感数据的辐射特性及其各种分析应用模型,根据用户任务的需要,导出地物(如:土壤、植被、矿物、  相似文献   

9.
遥感对地观测成像是位于空间平台的遥感器采集和转换来自地物并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辐射能量生成遥感图像数据的过程;而遥感特征参数反演则是利用遥感数据的辐射特性及其各种分析应用模型,根据用户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卫星激光遥感是继红外、可见和微波之后的一种新型主动探测手段,其数据反演是卫星应用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卫星激光大气遥感主要有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云垂直廓线和三维风场等三个应用方向。针对大气CO2和气溶胶/云等要素,分别介绍了天基激光差分吸收和后向散射探测原理,探讨了CO2反演bottom-up算法和气溶胶/云反演层次查找分类算法流程。此外,设计了卫星遥感分级数据产品并给出了反演算法地基和机载验证途径。该研究可服务于激光大气遥感卫星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1.
偏振反映电磁波的方向特性,是除强度之外电磁波的另一维度的信息。在电磁波与大气颗粒物的相互作用中,偏振由于其对颗粒物物理特征的高敏感性, 可以有效提高卫星遥感探测的丰度和精度,改善对大气中特性复杂的气溶胶和云等成分的探测能力。首次综合介绍了我国研制的4种类型星载 对地观测偏振传感器,包括多角度偏振相机、推扫式偏振成像仪、摆扫式偏振仪、多通道偏振辐射计,并分析了代表性的国产偏振传感器 的指标参数,总结了各类载荷的探测能力。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星载偏振传感器的主要定标方法,包括发射前实验室定标、星上定标和在轨定标。 偏振载荷具有增加卫星观测维度和精度、对大气颗粒物粒径和形状特征敏感、改善弱信号探测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能够获取全球范围内 高精度的大气气溶胶和云参数。星载对地观测偏振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大气遥感应用空间和潜力,可在细颗粒物PM2.5卫星遥感、关键气候 因子观测及评估、极端环境事件监测、气溶胶生态效应评估、对地观测高精度大气校正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Since 2020, the global outbreak and continued evolution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ave brought the concepts of nucleic acid, antigen-antibody, gene sequencing, and other biochemical testing into ordinary families. In this regard, novel semiconductor-biochemical sensors that convert biochemical information into monitorabl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signals according to specific rul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These sensors deeply fuse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s...  相似文献   

13.
The 15 papers in this special issue focus on remote sensing of building interior and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1) system design and instrumentation; 2) advanced imaging techniques for elimination of glint from large flat wall structures; 3) radar polarimetry; 4) passive microwave radiometry; 5) advanced forward models based on high-frequency methods as well as full-wave solutions based on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technique for large-scale problems; and 6)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of behind the wall stationary and moving concealed and unconcealed targets.  相似文献   

14.
Human body with curved and soft interfaces requests advanced flexibl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for the interaction with organs and signal collection from targets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bioengineering and diagnostic devices.Among them,it is highly demanded to achieve creative design in flexibl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with great stretchable capability for required applications.To this end,both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could be adopted and designed with assembly and self-assembly method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and electrodes.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spired by nature can lead to highly conformal contacts between devices and the human body.These approaches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flexible electronics,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and portable disease diagnostics.Novel strategy on related sensors/actuator and energy storage/generation devices could overcome certain limitations on flexible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thus advance the field as well.All these methods would deliver a profound impact to our future intelligent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