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具》2018,(6)
办公椅的舒适性对职员的工作效率及人体健康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坐在办公椅上,可能会造成颈椎、肩椎、脊椎等的疾病。通过对南京月星家居卖场的数个办公家具品牌进行实地市场调研,以及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了解目前现代办公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并且从靠背、扶手、座面等方面对办公椅进行舒适性评价,分析办公椅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以期给职员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办公椅。  相似文献   

2.
贾萍  申黎明 《家具》2014,(4):27-32
为分析办公椅触觉舒适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办公椅温觉特性和体压分布实验,提取相应评价指标及其参数,最终构造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BP仿真测试,网络训练成功,验证了各个样本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十分相近,表明BP网络经有效训练后可应用于办公椅触觉舒适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办公椅扶手是最能影响人们舒适性的配件之一。合理的扶手设计可以使人体上肢在工作及休息时获得更好的支撑和放松,有效减少上肢肌肉疲劳问题的出现。为全面而系统地分析评价办公椅扶手,构建了办公椅扶手的工效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多款不同类型的办公椅扶手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分析。扶手的基本尺寸,可调节范围以及支撑舒适性这三项指标对办公椅扶手设计影响权重较大。而后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存在的相应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优化办公椅扶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坐姿的革命——新型办公椅设计与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建军  申利明 《家具》2009,(1):69-72
本文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得出人体坐姿转变的重要性原理,并以此为依据对新型办公椅进行设计与开发。此新型办公椅可转变人体的三种坐姿状态,提高坐椅舒适性,满足人体的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5.
《家具》2016,(2)
根据健康坐姿理论,认为坐姿时脊柱形态保持最自然的"S"型,椎间盘压力最小,因此考察在直立放松坐姿下,五种类型办公椅对身体部位舒适度的影响,分析人-座椅面各项压力指标包括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总压力等指标与办公椅特性的关系,结合身体部位舒适度感受的主观评价,具体分析五把不同类型办公椅对人臀部、腰部支撑性能,以此评价办公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座面形态设计影响着职员坐姿舒适性与健康状况,本文通过对职员办公椅的实地测量与分析,分别从座面形态的主视中心剖面、左视中心剖面这两个角度,分析得出座面形态的三个设计要素:一是主视中心剖面上,界面最低点到边缘的垂直距离;二是左视中心剖面上,座面前缘凸起量;三是座面前缘凸起量的范围。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职员椅座面形态主要受到这三个要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坐姿工作已经成为了最普遍,最大众的工作方式,同时也将会是我国未来劳动的主要工作姿势。而在工作状态下,与人体接触最多的就是办公椅,人们长时间的伏案工作,长时间使用与人体尺寸不匹配的办公椅容易使人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进而造成脊椎、腰椎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所以办公椅椅背形态对于人体脊柱形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工作效率与休息质量。所以研究人体脊柱健康与办公椅椅背形态舒适性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提升,人们对居住生活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并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随着物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智能家居产品开始成为家居用品的主流。本研究利用手机APP、无线通信技术等方式,对最常见的家居用品之一办公椅进行创新设计,实现以手机APP为用户终端,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技术控制办公椅的设计方案,以满足人们对家居产品实用性和健康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靠背形态设计影响着人体坐姿的舒适性和健康,本文针对双靠背办公椅的靠背形面进行具体研究,分别从正面形态、侧面轮廓形态与俯视轮廓形态三方面,分析总结出影响双靠背形态的四个主要设计因素:腰部突出点高度、腰部侧视凸出量、外边缘围合弧度及腰部横向内凹深度。同时,文章采用体压分布测量法和主观评价法对腰部侧视凸出量这一要素对靠背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腰部侧视凸出量为40mm时,椅背整体舒适感最好,20mm时椅背整体舒适感最差。  相似文献   

10.
热湿舒适性是鞋靴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文章对20年来文献中有关鞋靴热湿舒适性的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和评价,并介绍了数值模拟用于鞋靴热湿舒适性评测的原理和具体案例,为建立系统的鞋靴热湿舒适性评价体系和制订鞋靴热湿舒适性评价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采用环境气候箱-热脱附法对办公椅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分析这些化合物。通过分析35张办公椅的VOC检测结果,笔者发现办公椅中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包括苯系物、胺类、醇类、醛类和萜烯类,其中苯系物包括甲苯、二甲苯、乙苯、苯酚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热湿舒适性是衡量皮鞋穿着舒适性的最主要指标,本课题通过穿着试验筛选了适用于穿着状态下皮鞋热湿舒适性评价的描述术语,研究了适用的热、湿衡量7点心理标尺和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5点心理标尺的语意赋值法,并制定了五阶段试验与主观热湿舒适性评分采集表,从而为进一步建立主观评价数学模型和主客观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要求其具有多层结构,但这种结构也影响了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对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研究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和国家消防服标准对热湿舒适性的评估方法及性能要求,介绍了服装舒适性5级评价系统在消防服热湿舒适性测试与评价中的应用。总之,通过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较全面、精确地进行消防服热湿舒适性的评价,但两类评价方法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服装热湿舒适性是服装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个方面概述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常用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分析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系统和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服用纺织品接触热舒适性的意义及接触热舒适性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接触热舒适性的两个描述指标,即织物的热吸收能力和通过纺织品的最大瞬态热流量,在对两个描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推荐通过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量做为接触热舒适性描述指标。  相似文献   

16.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医疗装备,但存在热湿舒适性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热湿舒适性评价体系、改善热湿舒适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提升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被服系统作为调节人体睡眠舒适性必不可少的产品,比室内环境对睡眠热舒适性的影响更大。为合理评价被服系统的热舒适性能,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实验研究和舒适性模型研究的角度总结睡眠热舒适性研究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基于“人体—被服—环境”系统热湿交换理论,从被服系统热阻、湿阻、被内微气候等被服因素,人体热生理、性别和工作状态差异性等人体因素,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3个角度分析了各类因素对睡眠热舒适性的具体影响;剖析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缺陷,展望被服系统睡眠热舒适性的研究趋势。提出建立普遍适用的“人体—被服—环境”系统舒适性模型,以提高对睡眠热舒适性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总结改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的最新技术研究。介绍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和相关要求;分析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存在的问题;重点总结了改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的最新技术研究,包括单向导湿技术、异形截面纤维、纳米防护膜材料、相变微胶囊技术等。认为:改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热湿舒适性涉及多学科领域,应寻找高性价比的改进方法和简单易行的生产工艺;同时,应在保证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防护隔离性的前提下,提高其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将压力分布测量与自由模量幅度估计法相结合,采集受试者动态与静态坐姿下腰部与臀部的压力分布信息,通过分析各个关键压力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受试者对坐姿舒适度的主观评价,研究了不同软硬度的办公椅腰靠对动态坐姿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办公椅腰靠软硬度对动态坐姿舒适性具有显著影响。在动态坐姿下,随腰靠硬度增加,腰部最大总压力、腰部最大接触面积、臀部最大-最小压力差均呈下降趋势,而腰部平均压力梯度呈上升趋势。主观评价与客观体压分布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以22.1HC为质心的软腰靠舒适度级别最高,以39.8HC为质心的中硬度腰靠其次,以58HC为质心的硬腰靠舒适度级别最低。其中,女性受试者对于腰靠软硬度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织物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人的主观舒适感觉出发,推导和优选出体现人体主观热湿舒适感觉的7种织物客观热湿舒适性性能指标,建立了新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性能指标的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不同季节服用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主要应用于对成品的舒适性的评判及服装企业进行面料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