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儿童多动症与抽动症人格类型行为问题比较石萍天津市儿童医院心理科(300074)多动症(简称MB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抽动症(简称Tic)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在临床中我们发现部分Tic患儿也伴有MBD的行为症状。本文主要从人格类型、行为问题等方...  相似文献   

3.
儿童多动症常见于儿童时期的行为障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健康状态.笔者于2007-2008年对100例患儿,进行行为、药物及多维治疗(同时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多动症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心理行为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梅  蹇丹  吴静 《四川医学》2009,30(7):1130-113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治疗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的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儿100例,根据家长的治疗依从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以心理行为治疗,对照组继续原有生活;12个月后比较多动症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后,有39例患儿好转,8例治愈,3例无效,而对照组有2例好转,o例治愈,48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行为治疗学龄前期多动症患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多动症主要是阴阳失调为主,导致心肝脾肾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称为儿童行为障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为特点,容易对社会、家庭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西药治疗副作用大,用中药辨证治疗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华安 《开卷有益》2007,(9):41-41
近年来,根据学龄儿童临床统计,患有多动症的约占3%~10%。儿童多动症目前虽有药物可治疗,但小孩服了这类药物后,有头晕、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副作用,对健康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如能给多动症患儿调理好饮食,即使不服药,也能起到良好的减轻多动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多动症亦称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轻微脑功能障碍、脑功能轻微失调.这类患儿智能下降或基本下降,但学习、行动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临床特征是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行为改变、学习困难.本病患病率在学龄儿约为3%~5%,好发年龄为4~6岁,男孩多于女孩. 本病中医尚无相应病名,颇类祖国医学瘛疭之证.80年代初开始有关本病的中医药研究,有一定临床疗效,且无毒性及副作用,治疗以调整阴阳为根本治则,适当延长治疗时间,以提高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素云 《中原医刊》1995,22(1):24-24
1991年4月~1992年10月,我们用小儿智力糖浆及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按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康纳氏父母评分20分以上,中医辨证符合肾阴不足,肝阳偏旺。25例中,男21例,女4例,男女比例约5:1,年龄最小7.5岁,最大11岁;病程1~2年4例.~3年8例,~4年6例,~5年4例,~6年3例。  相似文献   

10.
刘燕 《吉林医学》2010,31(22):3768-3768
目的:观察儿童多动症心理行为治疗的效果。方法:在口服哌甲酯并进行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多动症心理行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宁夏部分地区小学生ADHD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Conners教师量表得分作阳性筛检进行现况调查研究.结果 宁夏部分地区小学生ADHD总患病率为12.7%;男生患病率(16.3%)高于女生(9.6%)(P<0.01);6岁~为ADHD高发年龄;吴忠地区患病率(17.3%)较高;汉族患病率(10.5%)较低,不是双亲抚养、出生时损伤是儿童ADHD患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宁夏部分地区小学生ADHD流行现状不容乐观,抚养关系及出生损伤与ADHD发生有一定关系,应在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儿童AD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脑电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FID)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的30例ADFID儿童,接受脑电反馈治疗,分别于训练20次及40次后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0次及40次训练,患儿与训练前相比,各脑电反馈商数均有显改善。训练20次后,22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73%。训练40次后27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90%。结论:脑电反馈治疗对ADHD的疗效肯定,对有明显注意缺陷患儿训练时间要比多动-冲动为主患儿训练时间为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05年9月~11月在成都5个城区随机抽取2848名学龄儿童,进行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的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年减少,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58.08%.其中遗尿发生率为5.65%,梦呓为16.15%,睡眠不安为34.34%,梦游为2.84%,磨牙为22.86%,打鼾为10.92%,呼吸暂停为0.77%,呼吸困难为3.12%,梦魇为11.76%.男童梦游、打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睡眠不安、磨牙的发生率有年龄差异.影响儿童发生睡眠障碍的因素有是否参加补习班、特长班;是否服用影响神经系统的食物、药物;是否经常从事兴奋性活动;抚养人,母亲孕期及产后是否有情绪低落;是否患有食物或药物过敏等.结论 目前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这一现象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行为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自编问卷调查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儿童保健门诊的556名患儿及其家长,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1:1配对。结果:病例组比对照组更多见的是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而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的分值较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父亲吸烟、母亲怀孕期间吸烟或酗酒、母乳喂养、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父母离异、家庭环境不和谐(家庭亲密度低、情感表达少、矛盾多),其OR值及可信区间分别为2.200(1.474~3.283)、3.423(0.232~0.770)、2.174(1.340~3.527)、0.331(4.863~6.025)、0.450(0.294~0.690)、0.085(1.511~2.878)、2.598(2.134-5.698)和0.145(1.865~6.041)。结论:加强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对减少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对80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父母共160人与42名正常儿童的父母共84人对照进行评定。结果:ADHD患儿父母生活质量评定总分和四个维度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康影响较大。结论:ADHD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并涉及心身健康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哌甲酯干预儿童多动症患者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并探索哌甲酯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37例儿童多动症患者哌甲酯干预前(病例0周组)、干预6周(病例6周组)、干预12周(病例12周组)和同期40例健康者(对照组)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分析,寻找显著差异的变量,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 对照组、病例0周组、病例12周组的尿液代谢谱发生了明显变化,病例0周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能够区分,同时病例12周组样本远离病例0周组,靠近对照组;利用商业化的代谢物谱库(如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24种相关代谢标志物,哌甲酯干预后,这些代谢物的水平逆转到正常水平。结论 本研究表明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丙酮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异常有关,代谢组学从机体整体代谢角度揭示了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ADHD儿童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的特征,为ADHD病因探索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J)、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40例ADHD儿童进行调查,并与40名相匹配的健康中小学生比较。结论:ADHD的发生、发展与患儿个性、行为特征及其特定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晚发性佝偻病 (DR)儿童行为问题 (BP)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 6~ 11岁儿童 2 2 80名 ,通过Rutter儿童父母问卷、DR及相关因素调查表 ,比较DR与非DR儿童BP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收回完整调查表 2 0 2 8份 ,问卷回收率为 93 0 %。DR与非DR儿童BP检出率分别为 2 4 5 %和9 4 %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城乡之间、性别之间DR儿童神经症行为 (N -BP)检出率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DR与BP等级相关系数为 0 13(P <0 0 1) ,母亲文化程度低、婴儿佝偻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额外作业等为DR儿童BP独特的相关因素。结论 DR儿童BP多见 ,应针对DR儿童BP特有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英  高岩 《医学综述》2008,14(6):908-911
迄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可能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2、-6、-8、-12、-15和-18是其中的炎性因子,而白细胞介素-4、-10和-13是其中的抗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起着双向的作用,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调节关系,既相互诱导,又相互抑制。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白细胞介素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儿童脊柱侧弯和多动症关系的探索.方法 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经过检查确诊为脊柱侧弯的74名儿童和从同一人群中选择相同年龄、性别及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相近的无脊柱侧弯的74名健康儿童的家长进行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PSQ)调查.结果 脊柱侧弯患儿的多动问题发生率(100.0%)明显高于健康儿童(83.8%),χ^2=13.059,P=0.000;脊柱侧弯的男孩、女孩6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结论 脊柱侧弯患儿的行为问题非常突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强患儿的精神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