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LEEP刀与自凝刀技术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的价值.方法 使用LEEP刀和射频自凝刀两种治疗手段分别对100例妇女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LEEP刀组手术时间少于自凝刀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脱痂期出血≥月经量,LEEP刀组明显少于自凝刀组,两种方法治疗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LEEP刀组99%及自凝刀组98%.结论 LEEP刀与自凝刀是治疗宫颈糜烂较好的方法,前者对宫颈病变尤其适合,后者对排除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宫颈糜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CIN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TCRC治疗,对照组予LEE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出血超过月经量发生率、宫颈狭窄发生率、创面感染率、手术残留、治愈率及持续存在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CRC与LEEP治疗方法均为CIN的有效治疗方法,但TCRC在术中止血方面显著优于LEEP。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的止血方法对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脱痂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门诊接受LEEP刀治疗的1 340例患者中挑选术后脱痂出血者126例(均为术后7~12 d),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取阴道填塞碘仿纱条压迫止血;B组采用LEEP刀球型电极电凝止血后创面涂抹壳聚糖抗菌膜C型;C组采用出血点两侧3/0薇荞线"8"字缝合止血后创面涂抹壳聚糖抗菌膜C型.压迫纱条均为24 h后取出.对比A、B、C三组患者处理后阴道流血完全停止的时间、阴道流血量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 C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阴道流血量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而B、C组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则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 壳聚糖抗菌膜C型对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脱痂出血量较大患者,直接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比LEEP电凝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有适应证利普刀治疗的宫颈CIN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局部用药,对照组放置四环素软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腹痛自觉性状,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阴道流液及持续时间性状,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在体温、腹痛及过敏反应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能有效减少LEEP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缩短愈合时间,对预防和治疗宫颈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介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妇科门诊经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的98例各种宫颈病变,采用LEEP电波刀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术中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术无需麻醉,手术时间短,平均6.0min;术中出血少,平均8.2ml;并发症少,一次性治愈率高。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随访,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及行宫颈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9例LEEP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资料,均在宫颈病变外缘5mm进出电极,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下组织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LEEP治疗一次性成功率95%,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感染发生。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将263例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25例采用波姆光治疗;B组138例采用阴道镜引导下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A组治愈率85.6%,B组治愈率94.9%,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后出血量比较,B组稍高,但出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两组宫颈狭窄比较,A组稍高;两组术后出血、宫颈狭窄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并发症低,并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避免宫颈癌的漏诊有重要意义。阴道镜引导下高频电波刀(LEEP)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创面愈合和脱痂期的出血情况。方法对重度宫颈糜烂80例患者,术前全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即新柏氏膜式超薄细胞检查(TCT),排除恶发生病变者行宫颈LEEP刀锥形切除。随机将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宫颈LEEP刀锥形切除,术后创面覆盖抗菌止血纱布50例;对照组:单纯行宫颈LEEP刀锥形切除。术后均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术后创面覆盖抗菌止血纱布组明显减少患者阴道排液时间、排液量,及术后出血和出血量,无1例感染。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宫颈锥形切除治疗术存在术后阴道排液多及出血时间长,愈合时间长等特点,术后创面覆盖抗菌止血纱布则明显缩短了阴道排液时间及排液量,出血及出血量,效果良好,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袢电外科切除术(loop electrosun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和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评价LEEP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的临床价值,以寻求治疗宫颈糜烂更好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官颈糜烂患者200例,根据宫颈糜烂深浅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头型,分为2组(LEEP组和射频自凝刀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LEEP和自凝刀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种方法在各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2种方法治疗后LEEP组和自凝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8%,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8%和92%,2种方法在单纯型和颗粒型中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头型LEEP和自凝刀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3.3%,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大致相同,但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凝刀组明显优于LEEP组.结论LEEP和射频自凝刀是目前治疗官颈糜烂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单纯型、颗粒型宫颈糜烂,2种治疗方法效果均好,对于乳头型宫颈糜烂,选择LEEP更合适,LEEP可做为射频自凝刀无效时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285侧宫颈病变,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病理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1分钟,出血量20ml,患者反应小,术后恢复好。结论:LEEP刀环形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不麻醉、不住院等优势,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法,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邓秀莲 《微创医学》2012,7(1):45-46
目的 比较射频自凝刀与力普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2例行射频自凝刀治疗(射频自凝刀组),62例行力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射频自凝刀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力普刀组(P<0.05),愈合不良率、出血率及感染率均低于力普刀组(P<0.05);术后3个月行宫颈黏液评分,宫颈黏液性状优于力普刀组(P<0.01).结论 射频自凝刀操作简单,治疗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能够改善宫颈黏液性状,是一种有效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方法,尤其适用于未生育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宫颈环切术后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chitosa),减少创面感染、促使创面愈合及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以寻找预防宫颈环切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宫颈环切术(LEEP)的病人1000例,随机分成两组,LEEP术后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创面上药者500例作为治疗组;LEEP术后自然修复5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出血时用云南白药粉剂局部压迫止血.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血、流液及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止血效果优于传统的方法,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具有局部抗菌、止血及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使愈合时间缩短,减少创面感染、渗出、出血,减少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苏阳  杨波  刘健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359-1359,1421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法通过对2009~2010.年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90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者随访并行回顾分析。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6.7%。平均手术时间为(6.5±1.0)min;平均出血量为(5.0±1.0)ml。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最后诊断的符合率为82.2%(74/90),90例患者术后1年细胞学检查均转阴性(100%)。结论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华琼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32-132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3月我科收入的72例CIN患者施行子宫颈电环切术(LEEP),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0.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5±4.1)mL;72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0.28%;术后24 h纱布取出后创面无出血,术后7~14 d创面结痂、阴道排液较多,1例患者术后阴道流血相当于月经量,进行电凝止血;术后1月3例患者阴道仍有活动性出血,经创面压迫后止血;3个月行阴道镜检查71例患者宫颈光滑,未见异常上皮及血管,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1例阴道镜检查见醋白上皮,遂行宫颈活检证实为CINⅠ级,再次行LEEP。结论 LEEP治疗CIN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廖亚男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510-511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及行宫颈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9例LEEP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资料,均在宫颈病变外缘5mm进出电极,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下组织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LEEP治疗一次性成功率95%,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善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44-144,15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采用低温高频电波刀(LEEP刀)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的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一致占73.85%(48/65);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24.61%(16/65);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1.54%(1/65)。宫颈管受累占3.08%(2/65)。术后2例出血超过月经量经对症处理后停止。术后子宫颈管狭窄1例。随访1年发现CINII持续1例,治愈率为98.46%(1/65)。结论LEEP刀是治疗CIN的安全有效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则可达到疗效满意。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少、手术标本可行病理复检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高锰酸钾溶液治疗LEEP术后创面脱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收治LEEP术后宫颈创面脱痂出血病例4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使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高锰酸钾溶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电凝、局部压迫等方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47例病例均治愈。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止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创面愈合时间及再次脱痂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高锰酸钾溶液在临床上治疗宫颈LEEP术后出血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可在短时间内止血,减少感染机会,促进创面修复。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价格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386例宫颈病变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8.03%)术中出血大于5ml,21例(5.44%)术后出血大于月经量须止血处理,术后感染10例(2.59%),无一例宫颈粘连.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应注意预防术中、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P)对宫颈疾病的疗效分析.方法:使用LEEP刀对各种宫颈病变的1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8.7%.平均手术时间为4.2±1.1min,平均出血量为7.2±1.1ml.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出血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洁云 《河北医学》2012,18(11):1607-1609
目的:对比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宫颈环形电切术组(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中状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LEEP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CKC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的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与CKC组相当(p>0.05).LEEP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宫颈管狭窄及粘连,1例术后发生宫颈残端出血;CKC组2例发生宫颈粘连,发生宫颈残端出血4例.结论:与CKC相比,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