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双歧杆菌酸奶中双歧杆菌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以脱脂牛奶作为培养基,用经耐氧驯化的双歧杆菌及酸奶混合菌,比较了3种不同的工艺产品在不同的保存期内(1~15天)对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菌混合发酵工艺在制作中较为简单,工艺Ⅰ产品在1~9天保存期内的双歧杆菌数为7.0×108~7.6×108cfu/ml;工艺Ⅱ为6.6×108~7.3×108cfu/ml。而双歧杆菌发酵乳与酸奶按1∶2(V/V)比例混合的生产工艺Ⅲ产品中双歧杆菌数量最高,在1~15天的保存期内可达6.8×108~9.4×108cfu/ml。  相似文献   

2.
超滤技术制备浓缩乳酸菌发酵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自动发酵罐上联接一组中人纤维膜超超滤装置,分别对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超滤培养,24小时后,菌细胞浓度分别可达1.1×10^10CFU/ml和1.3×10^10CFU/ml,提高了乳酸菌的产率和发酵罐的利用率。将超滤截留的菌细胞与选一的抗冻剂混合,用冷冻干燥法制成的粉状发酵剂含活菌数3.0×10^10CFU/克以上,可直接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接种,发酵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采用有效互作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了乳酸菌增菌液,结果表明,对嗜热链球菌宜采用酪蛋白水解物,乳糖,番茄汁,β-磷酸甘油二钠,而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宜采用鱼肉蛋白胨,乳糖,酵母浸膏、K2HPO4-KH2PO4,在37℃下培养24h的菌落总数分别可达5.76*10^9cfu/ml和4.69*10^8cfu/ml。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豆芽乳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发芽并经杀酶钝化等处理,制成豆芽乳,接种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在豆芽乳中生长良好,使豆芽乳pH值下降,产生凝乳作用,豆芽乳干物质含量10%。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接种比例为1:2、接种量为3~4%,发酵效果最好。发酵6h后,滴定酸度达37.5T0,乳酸菌数达5.8×107cfu/ml。在豆芽乳中添加糖类,可增加发酵后豆芽乳的酸度和菌数,但效果不很显著。若添加30%牛乳,可使酸度和菌数显著增高。乳酸菌在豆芽乳中虽发酵良好,但不产生酸牛乳所具有的特殊香味和风味。  相似文献   

5.
中国面包小麦品种搭配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弱筋、低蛋白质含量品种矮早781和皖麦18同面包小麦品种相搭配,在50%搭配以下,搭配品质结果是:Zeleny沉降值主要分布在30 ̄50ml范围内,和面时间为2.3 ̄3.8min,和面曲线峰率为5.8 ̄6.6cm,10g面粉面包体积为54.2 ̄75.5ml;面包比容为3.7 ̄5.1ml/g;强面筋品种的搭配品质比弱面筋品种表现好,后者不适宜搭配制作面包专用粉;有1/3左右的面包小麦品种在主要搭配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生产盐藻双歧酸奶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双歧杆菌与乳酸菌4:1的混合菌,接种量5%,添加鲜藻体1.5g/l,可使酸奶风味和凝固性良好,还含双歧杆菌活菌5×10^8cfu/ml以上及20mg/l的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7.
婴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婴儿双歧杆菌发酵液对几种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得出婴儿双歧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甲型付伤寒杆菌,乙型付伤寒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理是有机酸和抗菌类物质。婴儿双歧杆菌对白色念珠生长抑制的最低浓度为10^5cfu/ml。  相似文献   

8.
影响胡萝卜复合汁中双歧杆菌存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胡萝卜复合汁为保存基质,分别试验了保存温度、基质的起始pH值、甜味剂、酸味剂和HCl对两歧双歧杆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4℃下保存极显著优于9℃和20℃;基质起始pH6.2、5.0、4.5和4.2时的活菌保存期(活菌数≥10 ̄6cfu/ml)分别为26、13、12和8天;蔗糖和Aspartame对菌体存活无不良影响;柠檬酸对菌体存活的影响程度最大,乙酸最小,乳酸和HCl居中。  相似文献   

9.
SOD双歧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中义  林原 《食品科学》1996,17(4):16-19
对双歧杆菌进行耐氧驯化、发酵制造双歧杆菌酸奶是可行的,双歧杆菌和酸奶菌种单独接种发酵,并按1:2比例混合发酵乳,产品可获得较高的双歧杆菌活菌数10^8/ml以上,和良好的酸奶风味,双歧杆菌单独发酵牛乳时,8h是较理想的发酵终点,发酵后在酸奶中添加SOD可保持酸奶中较高的SOD活性,SOD双歧杆菌酸奶在4 ̄6℃保存20天,pH4.1,SOD活性可保持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油菜花期高浓度尿素叶面喷施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花期高浓度(10% ̄20%)低液量(150kg/hm^2)喷施尿素,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6.5% ̄27.9%,水势提高3.8% ̄13.3%;叶片长宽厚以及每角长宽、干重和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都有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1% ̄13.5%。适宜尿素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HPLC同时快速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钠,山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限量使用在0.5~2g/Kg,本文介绍了测定酱油中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分析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整个过程的28分钟,该法苯甲酸钠,山梨酸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4×10^-7mg/ml,6.1×10^-6mg/ml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07%。  相似文献   

12.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及其涂片的特殊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酸奶及发酵剂中分离、纯化乳酸菌宜采用梯度稀释液涂布法,稀释倍数可选择10^5 ̄10^7每皿涂布0.2ml,加入0.5%的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及脱氢醋酸于培养基中可有效地抑制污染杂菌的生长,便于菌体分离、纯化。将TTC以80μg/ml的量加入平板培养基中,可同时分离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前者菌落呈红色。酸凝乳涂片镜检乳酸菌时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法,可使乳基质呈无色背景,而乳酸菌则被着染为兰色,菌体  相似文献   

13.
肉的发酵工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肉的乳酸发酵工艺,确立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同时,对食盐、糖、香辛料的添加对发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18-24h,接种量为10^6cfu/g;食盐添加为2.5-3.0%,糖类选择蔗糖添加为1.2-2%,香辛料的添加不仅可以增加制品的风味,而且可以提高发酵速度。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聚酯的溶液性质和粘结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溶性聚酯的溶液性质和粘结性能初步研究表明,水溶性聚酯溶液的表面张力为54.5 ̄64.6mN/m,浸透速率为0.0223 ̄0.0521cm^2/s;它对涤纶织物的粘结力强,剥离强度为7.53 ̄25.6N/cm,最高值可达PVA的8 ̄9倍,其平衡吸湿率为5.41 ̄12.7%,随分子结构而变化 。  相似文献   

15.
利用XRD,IR等方法研究了6,13-二乙基1,8-二氢(2,3,9,10-二苯并1,4,8,11-四氮杂十四轮烯(TAA)及其镍络合物(Ni-TAA)对Li/SLCl_2电池放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加入TAA和Ni-TAA后,电池放电容量分别提高约10%和15%,电池放电最终产物不变,电池阴极极化减小.并测得含TAA或含Ni-TAA及不含TAA和Ni-TAA的电池的阴极反应电荷传递系数分别为0.107,0.183,0.075,交换电流分别为8.5×10 ̄(-6)A/cm ̄2,6.0×10(-5)A/cm ̄2,3.6×10(-5)A/cm ̄2.  相似文献   

16.
抗寒酿酒葡萄新品种“左红一”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红一”是1984年以山一欧F179-26-58为母本,山葡萄74-6-8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抗寒酿酒品种。果穗平均重156.7g,穗长16.8cm,宽10.3cm,果粒黑色,果粒平均重1.01g,粒径11.75mm。浆果含可溶性回形物16.9%,总酸1.54%,单宁0.0317%,出汁率61.9%,3 ̄7年生树干平均产量1215.92kg/1000m^2。植株从萌芽至浆果成熟120 ̄125d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酵母发酵技术,解决了传统游离酵生产酒精出现容易感染杂菌酸败,发酵水平不高、成熟醪残糖高的问题。该技术应用在糖密酒精生产中,发酵液中酵母数达1.6-2.0亿/ml,成熟醪酒分稳定在9.5×10^-2-11×10^-2,残糖在1.7×10^-2-1.8×10^-2,它操作简单,粗放,操作条件弹性大,发酵速度快、提高生产能力、成熟醑残糖低,从而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将葡萄糖和Cu~(2+)的氧化反应与Cu~(2+)催化下鲁米诺和H_2O_2的化学发光反应偶联,建立了葡萄糖的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检测法,并成功地测定了酒精酵母发酵过程中的糖耗曲线。该方法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10~(-6)~10~(-3)mol/L)。F-检验结果表明,CL法的测量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2,5-二硝基水扬酸比色法(DNS法)。CL法的变异系数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6%和2.3×10~(-6)mol/1(0.2ml,83ng),均大大小于DNS法的变异系数(5.0%)和最低检测限(1.11×10~(-5)mol/L,3ml,6μg)。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对含嗜乳杆菌浓缩发酵乳饮料的生产工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菌培养制备生声发酵剂,混菌发酵的工艺是可行的。发酵乳中L.acidophiltus的活菌数达108cfu·mL(-1)以上.发酵的最佳工艺备件是S.thermophilus:L.acidophilus=1:3,接种量6%.发酵的终点指示是pH≤4.3.OD≥5.0,发酵时间4~56h。  相似文献   

20.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汞(Ⅱ)与碘化钾和二水相中形成稳定的多元配合物显色体系。该配合物在53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其摩尔吸光系数ε530=1.63×10^6L.mol^-1.cm^-1。汞含量在0-8μg/25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用该法测定乳制品、白酒等食品中痕量汞,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