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专利技术"钻孔压浆成桩法"在典型工程中应用的测试结果分析,总结出"钻孔压浆成桩法"具有成桩质量好、单桩承载力高、施工质量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滨海地区深厚淤泥地基基础中的刚、柔性结构差异沉降优化控制问题,依托于滨海地区新建海堤与跨海大桥交叉影响案例,对刚性桩基海堤与柔性土石海堤之间差异沉降过渡段地基处理进行优化分析。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刚柔结构衔接过渡段采用3种不同地基处理方案(方案一:搅拌桩由深至浅;方案二:等深度不同置换率的搅拌桩;方案三:加筋桩网结合搅拌桩)计算比选,根据整体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分别给出了刚柔结构在3种不同地基处理方案下的沉降、差异变位等成果。计算成果表明:海堤完工20 a时方案三(加筋桩网结合搅拌桩方案)桩基框架海堤靠近土石海堤侧端部最大工后沉降16.02 cm,比方案二减小3.88 cm,比方案一减小4.02 cm;且采用方案三时桩基框架海堤整体完整性较好,其伸缩缝、止水材料均未被拉坏。最后通过实际工程监测资料,表明采用方案三设计达到预期差异沉降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机化》2010,(7):24-24
<正>为了加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杜绝"马路杀手"的产生,泰山区农机监理站特设两名具有驾驶员教练资格的监理员专门负责驾驶员的桩考、路考。对考试时压线及碰桩等考试不合格的机手,经过补考仍未能通过的,坚决不予  相似文献   

4.
顾克飞 《排灌机械》1997,15(4):40-41
一、前言大型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大型泵站建设中采用打桩是常用的工程手段,而对桩基质量检测是泵站基础可靠性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泛采用“反射波”桩基动测理论,来分析、判别断桩波形的特征曲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质量事故。二、反射波测桩原理反射波桩基测试方法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之上的,其桩顶人射波、桩身各种缺陷的反射波及透射波的关系为:式中:Vi为桩顶入射波速,Vr为桩身缺陷处反射波速,Vt为桩身缺陷处透射波速.Z1为正常桩身阻抗,Z2为缺陷处桩身阻抗。由上式可知,当出现断桩现象时。假设正常桩身阻抗为常数,而断桩…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在龙王庙险段整治设计工作中,为解决岸坡整体稳定问题,采用了钻孔灌注桩。灌注桩的设计按照满足岸坡稳定以及桩的形状满足功能要求的原则,利用边坡整体稳定分析法和剩余下滑力法比较求得桩应提供的支挡力,接着以悬臂式排桩结构考虑,按"m"法计算桩身内力、位移,然后进行配筋、桩的抗剪验算、桩侧土的承载能力验算。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荷试验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法,设单桩的 - 曲线符合多项式方程,将最小二乘法运用于该方程建立线性方程组,采用高斯消去法编制c语言程序,求出待定系数 ,得到拟合的多项式,用桩顶控制位移代入多项式求出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7.
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桩基开裂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输电线路跨越塔桩基计算为例,针对桩土接触问题的高度非线性,通过引入三维接触单元来模拟桩与桩侧土体之间的非线性"滑移破坏",采用弹塑性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桩基位移及应力,确定了桩侧土体可能产生缝隙的宽度和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复核土体的渗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利荷裁组合作用下,跨越塔桩基与土层的缝隙开展宽度及深度均非常有限,桩体所受的拉、压应力均较小,桩基建设对渗流场整体分布特征的影响极为微弱.  相似文献   

8.
在大坝下游、消力池尾坎或边坡等水工建筑物处多发生基础淘刷破坏,威胁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中常采用抗冲桩对基础进行保护.为探索一种新型抗冲桩,即非承载桩的抗冲特性,采用模型试验方法,通过旋桨流速仪测量了无桩及非承载桩在0.06到0.13 m范围内不同长度时的泥沙实际起动流速,并与理论起动流速相对比,同时计算了桩的综合稳...  相似文献   

9.
一、放样在建池现场打好中心桩和标高基准桩,用池半径 操作带尺寸的半径线(或半径尺),系在中心桩上,准确地放好地表圆周样线(见图1)。二、上半球池坑开挖和预制“四盖一圈”池坑开挖深度=复土层 池壁厚 球半径(见图2)。应注意按样线开挖,取出的土方运至离池坑边缘80~100cm处堆放,以防坑壁塌方。池坑挖好后,整平操作带,以  相似文献   

10.
生石灰桩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的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石灰桩处理地基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就建立比较精确的适用于实际施工的模型公式而言,目前还需做进一步的较细致的研究。因此,如何定量各种因素对桩距的影响对实际施工和理论研究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基于已有的生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参考公式,结合西部地区高含水黄土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模型的分析方法,在考虑了扩桩效应、施工方式、布桩形式、氧化钙含量等因素的前提下,探索出了一种适用于生石灰桩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问题的新模型。在该模型中,提出了桩距系数的概念,并给出了不同施工方式和不同布桩形式情况下的模型公式,得出了用参考公式偏于保守的理论。最后通过实际工程对新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了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超长桩的竖向承载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工程中的热点研究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分析手段分别模拟了不同桩长径比、桩土弹模比、桩端土与桩周土弹模比以及邻近堆载,以桩身轴力沿桩身分布规律为指标系统分析各种因素对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揭示超长桩的竖向荷载传递机理,为超长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方法二:适合于具有一定基础的汽车驾驶人员运用。(1)挂倒挡起步,回头看车尾窗M点对准库前中桩2向右打方向沿弧线后倒,保持对准桩⑤偏上0.2m状态。(2)当M点离中桩2约1m左右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作为一种加固多级高填方边坡的新型支护结构,加固效果显著,但由于边坡土体与支护结构作用机理复杂,相互影响较大,经常由于支护方案选择的不合理或者现场位移信息化监测不够导致高边坡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兰州市城关区白道坪石沟不稳定斜坡支护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支护结构位移、桩身内力以及锚索预应力监测值的采集归纳,详细分析研究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在支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锚索桩板墙在高填方边坡加固过程中效果表现良好,本次边坡支护完成以后最大位移为10 mm左右,最大位移变化速度为0.02 mm/d,最大加速度为0.025 mm/d~2,滑动趋势不明显。桩身所受弯矩正负交替,避免了单级增大,支护桩嵌固段因其桩后填土的负摩阻力作用,使其只受压,增加了支护桩的嵌固能力。锚索首次张拉以后预应力损失量为15%~20%,二次张拉以后损失较小,满足工程使用要求,能很好的避免因预应力损失造成的影响,并且锚索预应力和边坡土体应力调整之后,协同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正>为确保电网及钓鱼爱好者的人身安全,切实防范因线下钓鱼挂线引发意外触电事故,国网山东枣庄供电公司齐村客户服务分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组织人员在供电辖区内的电力线路通道沿线的鱼塘、河流、湖泊岸边装设"高压危险禁止垂钓"安全警示桩和警示牌。目前,135块"高压危险禁止钓鱼"警示桩和警示牌已全部"上岗"。图为2014年4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扶绥县组织的农机下乡服务活动的拖拉机驾驶训练场上,一名女学员格外引人注目,只见她双手紧握车把,目光专注,驾驶动作娴熟,无论是"进"还是"退",都顺利通过了拖拉机穿桩场地的训练要求.她便是扶绥县中东镇淋和村岩和屯的村民,名叫黄其飞,今年已经42岁了.  相似文献   

16.
生石灰桩处理地基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就建立比较精确的适用于实际施工的模型公式而言,目前还需做进一步的较细致的研究.因此,如何定量各种因素对桩距的影响对实际施工和理论研究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基于已有的生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参考公式,结合西部地区高含水黄土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模型的分析方法,在考虑了扩桩效应、施工方式、布桩形式、氧化钙含量等因素的前提下,探索出了一种适用于生石灰桩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问题的新模型.在该模型中,提出了桩距系数的概念,并给出了不同施工方式和不同布桩形式情况下的模型公式,得出了用参考公式偏于保守的理论.最后通过实际工程对新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了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灌注桩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桩位开孔进行桩柱浇筑,即对所开桩孔的灌注而形成的多为混凝土的桥梁桩柱。文章通过对道路桥梁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以其为施工人员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蓄电池的修理1.蓄电池极桩损坏的修理用蓄电池极桩模具(无模具时可用铁皮临时做1个)套在待修的极桩上将其固定,将碳棒(干电池内碳棒亦可)夹于手钳上,并引一条粗导线与蓄电池另一极相连,用碳棒在待修的极桩上不断地划擦,利用电流通过碳棒时产生的高温使极桩...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规定》(以下称91号令)从2007年4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为认真贯彻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山东省交管部门结合全省实际,规定从2007年6月1日起,对农用低速汽车“科目二”的桩考全部使用计算机自动考试系统,这既提高了考试要求,又对提高驾驶人素质和预防交通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大多数驾驶人在考完科目一理论和科目二桩考后,都发出了拿驾证“难”的感慨,这一现象的存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网上国网"APP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统一线上服务入口,聚焦"住宅、电动车、店铺、企事业、新能源"五大使用场景,提供信息查询、电费交纳、用能分析、能效诊断、找桩充电、光伏新装等服务,实现了"一网"办电、"一次"交费、"一键"报修、"一条龙"绿色出行、"e享家"新零售等功能。为进一步深化智能用电服务工作,提高"网上国网"客户使用率,简化业务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