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世说新语》为范例,通过对魏晋时期文人婚恋生活的分析,折射出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了剖析,反映了特定条件下人们对封建思想与礼教的叛逆之状,展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魏晋风度对吴敬梓思想及其创作有着深刻影响。本文具体分析《儒林外史》所塑造的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形象,进而揭示全书企盼恢复儒林士人独立人格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阶层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不仅是维持社会"道统"的中坚力量,而且代表社会的良心和发展的方向。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从统治阶级的需要还是从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来看,都给"士"阶层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和要求,并使之成为历史上"士"的规范和要求。但是,在魏晋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现了"士"的反德性。同时,由于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传统意义上的"士"阶层在新时期面对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变化,其行为相应地出现了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和发展。从生存论的视角,探讨魏晋士人反德性的内在与外在原因。该研究对当今某些社会伦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隐逸诗和古典园林是士人隐逸文化的组成部分。魏晋时期,隐逸诗和古典园林作为士人隐逸思潮的载体而兴盛。这期间,隐逸诗由游仙、招隐等题材逐步转向山水、园林题材,而士人园林的勃兴也反过来影响到隐逸诗创作意境的开拓。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中出现了众多的儿童形象,其特点可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敏于辞令,聪慧机智;品德方正,为人理性;学识渊博,个性张扬。魏晋时代的儿童之所以形成以上性格特点,与这个时代多种思想融合以及此时高门大族对于子弟教育的重视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汀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深刻地表达了"大笔的收入是确保幸福的万应良药"这一主题。浮于小说表面的是年轻的绅士淑女们整天的聊天喝茶、骑马打猎、谈情说爱,而实际在轻松愉悦的绅士淑女的爱情故事背后隐藏的是金钱的算计,婚姻与金钱的权衡和谈婚论"价"。这在深层次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对淳朴乡村人们的侵袭和资本主义海外殖民过程中留下的罪恶。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的著者,历来书目文献著录均为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而学界目前对此存有一定争议。本文认为,尽管《世说新语》文风、选材可能不排除受刘义庆招聚的文士群体的影响,但《世说新语》能被视为“魏晋风度”的杰出范本,获得“名士教科书”的评价,仍主要是与刘义庆本人独特的家世背景、审美趣味,以及文化修养相关。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是对中国文学乃至思想文化特别是士人精神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一部古典名著,自产生之日起,对其抄写、翻刻、评点、序跋、仿作等传播与研究的工作就源源不断。二十世纪以来,从文献、史学、美学、语言、文化等不同角度对《世说新语》的整理与研究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9.
杜甫酷爱《世说新语》,杜诗中多处使用《世说新语》中事典。杜诗用《世说新语》事典方式多样,多用于描写景物,叙述交往和抒发个人情感。杜诗善于叙事和语言精警的特点显然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中的“松”、“竹”意象是魏晋名士人格的象征.“松”作为常见的品藻象喻,由儒家比德观念发展而来,又同时具有了超功利的审美性,突出了悲情的生命意识.“竹”因“竹林七贤”的出现,由实用功能转向审美功能;因王子猷的痴速,“竹”意象中高逸而自我的人格象征意味更加突出.由“松”、“竹”意象出发,探讨《世说新语》的物态世界和心物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士人起着死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的传承过程也见证了士人思想的变化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成熟发展的教程,由不抗争到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读《世说新语》,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性情飞动、风姿流雪、言语机辟、画笔巧拙,皆是可怀之物。但研究《世说新语》,它那灵动的机锋就变得左右逢源、无以捉摸,人物流转如同珠玉,爱不释手而难与细言。研究它的艺术特色,更是天地间探其潜脉,灵韵中求其神思,绝非易事。刘伟生先生《世说新语艺术研究》正是这样一本不容易的著作,其文字,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探讨了《刘注》对《斐注》规范史注体、材料取舍得当等方面的继承与超越,并分析了刘孝标为笔记小说作注而形成的独特释文色彩,和其性格特点对客观谨慎的注释态度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魏晋隐逸精神意蕴深长,影响深远。但魏晋士人的隐逸的心态实则为自我意识觉醒下的自我选择,带有"隐居以求志,去危以求其安"的色彩。后代士人对魏晋士人的隐逸增加了自己的发掘和阐释,一定程度上将其美化了。因此欲要探讨隐逸的内涵,还是需要从魏晋士人的心态出发,找寻隐逸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字典》(三卷本)在引用古代文献方面存在例证疏漏、缺失和称引体例不统一等不足。可据《武威汉简.仪礼》,弥补《汉语大字典》这方面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6.
被视为《红字》引言的《海关》与《红字》讲述的故事没有直接联系,但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海关》中的内容,为小说讲述的故事营造了时代和社会背景,奠定了社会氛围和情感基调,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这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题名中的"儒林"和"史"字都透露出它与史传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儒林外史》的艺术构思在人物出场的线索设置、人物退场方式以及主旨确立等方面受到《汉书.儒林传》的诸多启发。《儒林外史》虽曰"外史",却是依托"正史"进行艺术构思,从而探索出了一条汲取历史营养进行小说创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民风剽悍,尚带有原始社会的诸多遗风,尚武是其明显的文化特质之一。作为反映先秦风俗与历史的重要文献,《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从乐舞、习射、田猎以及人物审美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崇武风尚。  相似文献   

19.
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被推出以来,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进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电视节目制作的改版热潮。究其原因,不但是观众走进直播室,更主要的是节目内容的平民化,这是《实话实说》成功的所在,也是电视谈话类节目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