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报文调度机制,以实现网络端到端确定性低时延和低抖动.该机制利用网络演算理论来提供逐跳的时延上界指导,并通过逐跳增加Damper的方式对报文进行主动等待,实现对报文的逐跳聚合整形,消除了传统网际互联协议(IP)网络中由于波峰叠加造成的时延恶化.该机制不要求网络设备之间时间同步,不需要核心节点维护逐流状态,可支持大规模传输距离,在大规模IP网络中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2.
网络非对称链路带宽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数据分组在IP网络中传输时RTT时延的组成,给出了RTT时延与分组长度的线性表达式。分析了传统利用UDP测量分组RTT时延与测量分组长度的线性关系进行链路带宽测量的算法,针对该测量算法不能对非对称链路带宽进行测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对称链路带宽测量算法Asy_pathchar。同时使UDP报文和ICMP报文作为测量报文,Asy_pathchar能够对测量分组所经过的每一跳非对称链路的带宽进行测量,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具有时延和时延抖动监测功能的VoIP电话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一个具有性能监测功能的VoIP系统原型的实现.该原型通过对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报文的功能改进来实现了对VoIP通话时延和时延抖动2个性能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容迟网络(DTN)中摆渡路由算法对摆渡路径的依赖,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发倾向度的固定路径摆渡路由算法(FTFPF).区别于当前算法主要关注如何为摆渡节点设计合理的摆渡路径,该算法使得摆渡节点可在较为随意的摆渡路径上运动,而DTN依然可取得很好的性能.根据DTN上层应用的不同需求(时延敏感或报文丢失敏感),FTFPF算法可通过调节算法参数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仿真结果表明,FTFPF算法在报文递交率、平均时延和报文在缓存逗留时间等方面性能均优于基于最优摆渡路径路由算法(OPWP).  相似文献   

5.
无线数据通信网预订式多址算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一种适应于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预订式多址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多址算法与TDMA和Soltted-ALOHA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吞吐率-延时特性,特别是可以解决报文信息连续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的基于逐跳时间标签的链路利用率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链路利用率测量方法. 探测源端主动向网络发送带有IP报头时间戳选项的探测报文,逐跳记录路由器的当前时间. 多个探测结果通过链路利用率统计算法的处理,消除探测分组的处理时延、传播时延以及路由器时钟扭曲带来的偏差,得到探测分组的单跳排队时延,进而量化并使用滑动窗口得到链路的利用率. 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动态仿真建模技术对变电站继电保护数据流端对端实时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变电站继电保护数据流的分布特点和报文端对端时延构成;建立了变电站间隔层的继电保护设备和变电站层的本地监控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仿真模型;具体研究了不同网络配置下的继电保护数据流端对端时延,指出数据帧大小和发送间隔,链路背景利用率,高层协议等是影响实时性的主要因素,给出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减小继电保护数据流端对端时延的网络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序列号和可靠应答机制DSR安全路由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动态源路由(DSR)协议面临的路由请求(route request,RREQ)报文的黑洞攻击,针对该攻击,设计一种利用可靠的端到端应答机制和根据RREQ报文序列号连续递增原则来建立路由信息表.该设计在不消耗过多资源的基础上保证路由信息.通过仿真验证该设计能够很好地抵御RREQ报文的黑洞攻击,且与经典的DSR路由协议相比,分组投递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且平均时延很小,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到达时间差(时延)估计(TDOA)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相位测量、距离测量和方法测量等。本文基于利用二元阵列进行测向的问题,研究了能正确地精确测量时延的新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上使用的广义互相关法(GCC)时延估计存在的问题,然后将谱相关理论应用于时延估计,提出了具有信号选择性的时延估计算法──谱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由于利用了谱相关特性,新算法在多个干扰和噪声严重污染下仍能正确地估计出期望信号的时延,进行了大量计算机仿真,并与GCC法进行了比较,证实了这种新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网络单向时延测量精度,更好地满足性能监测需求,用软件的方式实现有损差分聚合测量方法,以求只需发送少量控制报文就能测量任意端到端的单向时延,并消除丢包对时延结果产生的影响。设计搭建数据中心仿真环境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微秒级的精度结果,跟常用的测量方法相比可降低对网络的影响,部署代价低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先级特性的按需动态多址接入TDMA协议,卫星通过接收到的申请时隙,获取各地面站信息,并根据各个站点的优先级和需求来为其动态分配时隙.通过与固定TDMA网络在端到端延迟、系统吞吐量等重要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此TDMA协议能够满足卫星战术通信网对紧急数据的快速发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于AD-HOC网的改进型TDMA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AD-HOC网络对多址接入协议的吞吐量大、时延小等要求,提出了固定分配机制和自适应竞争机制相结合的改进型TDMA协议.介绍了该协议的时隙竞争、使用策略,最后用仿真图形证明了该协议的吞吐量及时延性能优于固定分配TDMA协议和PRMA协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动态优先级轮询机制的数据链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数据链的链路层协议——基于动态优先级轮询的接入方式,在OPNET网络仿真开发平台上,构建出基于动态优先级轮询机制的时分多址(TDMA)数据链协议仿真模型,描述了在OPNET仿真平台上的建模过程,给出和分析了动态优先级轮询机制下TDMA数据链性能(地面站入网注册时间、网络吞吐量、中心站和地面站的信道利用率、业务接入时延)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动态优先级轮询机制,系统接入效率高,对于各站点数据上行有较好的均衡性,同时又不失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大规模分布式分组无线网络(PRN)前提下,对能量减小网络控制业务量的一种分层网络组织协议进行了分析,并与分布式分组无线网络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在分析分组无线网络采用TDMA延时传输协议的网络平均延时特性时,提出了网络节点平均传输概率的指标,并且提出了一种改善分层分组无线网络平均延时性能的方法,使分层分组无线网络在减小网络控制业务量与提高网络性能之间达到了更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参数解析的Ad Hoc网络时隙同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的Ad Hoc多跳网络中实现时隙同步,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内部参数解析的时隙同步方案.该方案可概括为全网时间同步和保护带设定两个方面.通过给出的网络初始时间同步、网络时间同步跟踪和时间主备份节点的动态选取方法来实现全网的时间同步.基于物理层的参数解析,分析了传播时延和信号收发处理时延对于时隙同步和保护带长度设置的影响,给出了设置保护带长度的推导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比较小的时间同步偏差,能够快速的实现整个网络的时隙同步,可应用于基于TDMA的Ad Hoc网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到评估和改进EPA工业以太网通信实时性的方法,对EPA非周期报文的通信实时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EPA网络的通信调度机制和延迟产生机理,根据报文进队时机的不同,建立了4种非周期报文进队模式,并且分别对各个模式的调度特征、通信延迟和相互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非周期报文通信实时性理论模型.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发现3个制约非周期报文通信实时性的主要因素:①非周期报文传输的优先级反转;②通信调度机制的开销;③放弃发送权竞争后进队报文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同时考虑到未来GSM与CDMA系统将长期并存的因素,提出了两种系统共享频段的方法.在发送端,通过扩频码对GSM信号进行直接序列扩频,使其多址方式由TDMA变换为CDMA/TDMA,然后与CDMA信号在空间同频传输,这样就可以解决两个系统在Um接口的兼容问题;在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对CDMA/TDMA信号进行解扩,使其多址方式由CDMA/TDMA还原为TDMA,由此可以将GSM与CDMA两种信号进行分离.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系统总容量扩大两倍.  相似文献   

18.
多监控任务移动传感器网络高效数据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监控任务移动传感器网络中,不同的监控对象对数据传输实时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为满足监控数据不同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既能满足软实时监控要求,也能满足硬实时监控要求的多级分层实时数据路由协议MRDR(layer-based multilevel real-time data routing protocol)。MRDR协议将分层机制引入移动传感器网络,将网络分成宽度相等的若干圆环。对具有实时性要求更低的普通事件消息,MRDR在消息失效前以尽量低的能耗将消息转发至sink节点。对于实时性要求更高的紧急事件消息,MRDR让消息以层间多跳方式实时传输到sink。同时,针对硬实时路由过程中的节点空洞问题,提出了消息回传机制,使得紧急事件消息能绕过节点空洞并最终传输至sink。最后,为降低网络中的消息冗余,设计了消息队列管理机制,给出了队列满时的消息丢弃原则。为评价算法性能,仿真实验对比了MRDR与其他3种算法在网络寿命、数据传输成功率与消息平均延迟方面的表现,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MRDR算法能有效适应多监控任务移动传感器网络,满足具有不同实时性要求的不同消息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带无线网络的带宽分配方案并对业务的QoS指标进行了分析.对于实时的话音和视频业务.系统周期性地每帧为其分配所需信道。同时,每帧中预留一部分保护信道给这类业务的切换呼叫;而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则使用每帧中剩余的信道.以TDMA/TDD模型为基础对该方案在帧级进行了分析及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可同时满足实时业务新呼叫阻塞率、切换呼叫失败率及数据分组时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DTN自私节点由于资源有限,会拒绝转发其他节点的消息,严重影响路由性能,因此针对DTN节点的自私性,设计能够促使节点进行合作转发的节点合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确认机制监测节点的转发行为,然后基于直接声誉值和间接声誉值计算节点的声誉值,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声誉的节点合作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促使自私节点合作转发消息,提高消息传递率,并减小消息传递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