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Cotton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例失访,优良率达83.33%, 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平均93.67分,合并踝关节脱位者术后Baird-Jackson评分较未合并脱位者低(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满意,但须规范操作、合理选择,伤后合并踝关节脱位是影响三踝骨折疗效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5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为12~14周,继续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优良49例,可6例,优良率为89.1%。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康新锋 《中医正骨》2005,17(4):54-54
三踝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复杂的骨折,在治疗中若处理不当,复位内固定不理想,易遗留后遗症.自1995年3月~2002年4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失败原因。方法:我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32例,对手术失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15个月,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有4例治疗结果不理想,出现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炎等。结论:在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术时,重视每一个治疗环节,恢复患者的正常踝穴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三踝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陈旧性三踝骨折踝穴受到严重破坏,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腓骨短缩,并且关节内形成瘢痕及肉芽组织,使手术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2001-2006年我院共收治陈旧性三踝骨折21例,均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踝骨折又称Cotton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移位明显,尤其是分离移位者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整复时的解剖对位是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直视下容易达到解剖复位的优点,内固定牢固又为早期开始关节功能活动而不用外固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功能恢复较快也较满意。牢靠的内固定不再需要石膏外固定,术后三周扶拐下地,八周后负重。2002年4月~2007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踝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4%-5%,若处理不当,晚期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回顾性分析讨论58例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旨在讨论三踝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和合理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内固定的顺序和方法.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至2011年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结果:25例患者随访,优良率95.4%.结论:三踝骨折由外两上切口即可显露充分,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最后固定下胫腓联合,采用螺钉、空心钉、钢板、张力带方法固定,达到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三踝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对52例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吸收螺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术后适当的外固定加功能锻炼。结果:经平均3年随访,疗效优42例良10例。结论:对三踝骨折行可吸收螺钉加外踝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4年2月,对于非重度移位或开放粉碎性的双、三踝骨折采用手法整复,超关节铅丝夹板外固定结合外敷药、薰洗等康复手段共治疗双、三踝骨折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治疗需要解剖复位和较坚强的内固定,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后踝骨折的处理较为困难,本文拟着重对后踝骨折治疗作一探讨。作者自2000年2月~2006年3月共收治踝关节骨折106例。伴后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79例,下面着重对79例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叶军 《广西中医药》1995,18(4):20-21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双踝三踝骨折35例叶军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双踝、三踝骨折是踝部较严重的损伤。如处理不当,易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笔者1984年12月~1994年11月运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双踝、三踝骨折3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辨证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切复内固定三踝各处骨块,外踝解剖钢板固定外踝,松质骨螺钉或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内踝,加压螺钉固定后踝,可吸收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配合中药内服、分期辨证。结果:优良率达90.00%。结论:手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心得体会。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1月,35例新鲜、闭合、单侧三踝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12个月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5例患者AOFAS积分:优22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4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行之有效,准确把握适应证、手术时机、处理顺序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踝关节内侧入路加腓骨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体会。方法本组20例三踝骨折应用踝关节内侧入路加腓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骨折全部愈合。结论踝关节内侧入路加腓骨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关节面显露清楚,可在直视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踝骨折是踝关节严重的一种损伤,若复位不佳,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造成伤残。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从1988年1月至1997年6月,我们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治疗三踝骨折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固定对三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3例三踝骨折患者,采取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为可,均发生轻度负重疼痛,X线片显示踝穴间隙略有增宽,踝部行走易出现肿胀等并发症。结论: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是社区医院适宜技术,具有经济方便、快捷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手术方案应用于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三踝骨折患者予以随机分组(随机数字表法),研究组(n=45)三踝骨折患者予以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n=45)三踝骨折患者行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近期预后及远期预后相关指标,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三踝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术前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及WHOQOL-100量表得分情况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及WHOQOL-100量表评分较之前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手术方式治疗三踝骨折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微创技术间接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对30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技术间接复位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随访时疗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采用微创技术间接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保护骨折端血运,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