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迪普电站温排水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电站的温排水对自然水域的影响,通过对巴基斯坦南迪普联合循环电站取排水系统进行平面二维数学模拟,对温排水水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温排水运动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宽浅河道进行温排水影响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温排水对自然水域的影响程度,并可对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国华惠州大亚湾热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模型,对电厂温排水在潮汐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及其对海水水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经多方案对比试验,提出了较优的取排水口布置方案.试验研究成果,对布置在近海区的电厂温排水工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某滨海核电厂温排水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温排水三维数值模型,利用实测水文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成功应用于工程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模拟近海温排水三维结构特征,基于FVCOM模型建立了阳西海域某电厂高精度三维温排水数值模型,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温升的垂向分层特点。基于三维温排水数学模型的取排水方案比选结果表明,无论是分列式、还是差位式布置方案,模型都可以计算出较好的比选结果。该文基于FVCOM模型建立的三维温排水数值模型可为电厂取排水布置方案比选工作提供支持,为冷却水工程方案优化布置服务。  相似文献   

5.
Delft3D在海湾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海湾电厂的温排水受到潮汐、波浪、盐度、风场等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对电厂所在水域的温排水运动的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型计算比一般水域的电厂温排水数值模型计算更为复杂。尝试运用Delft3D模型对北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的温排水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扩建工程4种排水口布置方案的计算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和物理模型试验吻合较好的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排水口布置方式,确定了温升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热电厂(火电厂、核电厂)温排水在受纳水域的运动表现得十分复杂,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它的运动规律才能作出合理的冷却水工程布置的设计。本文是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冷却水工程布置方案试验研究成果的综述。文中简要介绍了水力物理模型试验的基本情况和大亚湾流场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温排水的运动特性和冷却水工程布置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温排水物理模型的关键相似条件,通过对现状温排水引起的温升分布和取水温升影响的复演,建立了嘉兴电厂温排水物理模型。模型详细研究了电厂温排水对附近水体的温升影响。通过对一、二、三期取、排水口联合运行时取水口的取水温升以及近区温度场对比分析,推荐了最优的工程布置方案,明确了推荐方案在各种典型潮型下的温升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电厂的温排水在潮汐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及其对海水水温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经多方案对比试验,推荐了较优的电厂取排水口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辛殿文  董志慧 《人民长江》2012,43(20):62-65
基于温排水物理模型相似关键条件,建立了澳门路环发电厂温排水物理模型。详细研究了澳门机场扩建及机场以西水域规划方案实施后电厂温排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通过改变不同排水口位置,对排水口附近水域表面温升以及取水口的取水温升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推荐了最优的工程布置方案,明确了推荐方案在各种典型潮位下的温升影响。对同类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具有潮流影响的电厂温排水和工程海域泥沙冲淤变化的有力工具,通过电厂工程区域冷却水扩散规律、取水口引水特征及取排水口泥沙冲淤变化等分析研究不同的取排水布置型式,最终得出较优的取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原型资料分析、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针对潮汐动力控制下的河湾地区电站温排水运动特性和取排水工程效果进行研究。二维数学模型用于温排水对远区水域及敏感目标的影响研究,并为近区数模和物模提供水动力要素。基于水动力参数验证试验,在不同水文条件和电厂运行工况下,分析工程附近水域水动力特性。着重探讨了不同取、排水口方案布置条件下的温排水运动和扩散规律,预测受纳水域温升面积和取水温升,论证取排水口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技术方案的模拟精度可满足取排水口工程布局优化和热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温排水物理模型试验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温排水物理模型试验的边界控制、试验设备工艺和试验条件的选取等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在温排水物理模型上进行火电厂取排水口布置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并就如何利用温排水物理模型对所涉及的水环境影响研究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蔡渝春  纪平  陈小莉 《水利学报》2016,47(11):1456-1464
温排水变态模型扩散系数与模型变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了解、明确温排水变态模型的扩散相似影响,对温排水试验模型设计、几何变态率选择以及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了前人关于污染物水平扩散系数计算方法以及扩散相似问题等相关研究成果,据此提出了宽浅型水域污染物水平扩散系数通用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控温、湿度条件下温排水输移扩散水槽试验与数学模型反演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散热相似条件下不同变态率模型温排水输移扩散影响对比研究,对不同变率条件下流场、温度场主要特征参数及水平扩散项参数取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宽浅型水域变态模型水平扩散系数与模型变率间的计算关系式。经原型实测资料验证,该关系式在宽浅水域具有良好的适宜性,可用于温排水及其它污染物输移扩散变态模型与原型间水平扩散系数的转换计算。研究结果为今后宽浅型水域中温排水或其他污染物输移扩散数模计算、物理模型试验参数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某滨海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建立工程海域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某滨海电厂不同的取、排水布置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温排水在海域内输运和扩散规律以及电厂在运行期间其温排放引起的取水温升及对厂址附近海域的影响;根据工程海域潮流运动特性等优化取排水口布置形式,经过优化分析提出了取排水口宜采用差位式布置原理,并用温排水三维数学模型对优化方案做了进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LNG电厂二期工程温排水试验研究,对工程近区的水力热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对电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推荐方案,为工程的设计和环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新会LNG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模型,对电厂温排水在潮汐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及其对江水水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多方案对比,提出了较优的取排水口布置方案。试验研究成果对一般在潮汐河旁的温排水工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工程海域平面二维水动力和温排水输运数学模型,对某滨海电厂5组不同差位式取、排水口布置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温排水在往复潮流海域内输移和扩散规律,以及温排水对取水口的温升影响。考虑到该海域水体含沙量高、水深浅的特点,结合工程海域地貌地形、泥沙运动特性等确定了该电厂取排水口布置方案;提出了往复潮流海域取排水口差位式布置的建议最小距离,即取水口应布置在温排水对流扩散的小潮高温水集聚影响范围外,以减小热回归影响和温排水对取水温升的影响,从而减小对电厂机组冷却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潮汐河口地区,温排水的扩散比较复杂,温排水对电厂本身的取水温度会产生影响。取水温度难以满足机组运行要求时,普遍采用的是取排水工程的改造,为简化,可以建导流堤对温水进行人工导流。通过建立二维温排水数学模型对导堤改造方案进行比选,研究各方案的温水团导流作用对取水温升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各导堤方案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堤顶高程为中潮位的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印度尼西亚北苏风港电厂取排水工程试验研究成果,给出了取水温升低而且无局部冲淤的取排水工程方案,揭示了电厂水域温排水的水力热力特性及泥沙运移规律,提出了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平面二维温排水数学模型中的热上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水深较大时,温排水热上浮效应明显,温排水的热量仅在水体表层的一定深度内扩散.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了温排水扩散深度为全水深和掺混层两种情况.在对计算结果比较后认为,当水深较大时,采用掺混层的厚度控制温排水扩散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