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Ľ�΢�����ڼ������Ƹΰ����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改进微波消融技术治疗肝癌 ,评价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3年 8月至 2 0 0 4年 7月 ,利用低杆温微波电极在经皮肝癌消融治疗中无皮肤腹壁组织烧伤之虞的优点 ,改进常规的消融方法 ,将单次能量输出增加至 (70~ 80 )W× (2 0~ 2 5 )min ,对直径 >5cm的结节插入 3~ 4针 ,每个病灶治疗 1次。该研究运用该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了 6 6例肝癌病人 10 5个肿瘤结节 ,观察组织消融范围、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增强CT或MRI扫描显示单次能量输出造成的组织消融范围可达到 (3 5~ 4 0 )cm×(4 5~ 5 0 )cm。肿瘤经 1次治疗的完全消融率为 92 4 % (97/ 10 5 )。直径≤ 3cm、>3cm和 >5cm结节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 94 0 (6 3/ 6 7)、88 9% (2 4 / 2 7)和 90 9% (10 / 11) ,3组间以及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大于0 0 5 )。在 1 0~ 12 4个月随访期间内 3个病灶 (2 9% )局部复发。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并发症发生率 15 2 %(10 / 6 6 )。结论 改良的微波消融技术安全、有效 ,通过增加单次能量输出能够扩大组织消融范围 ,提高局部疗效 ,减少治疗次数和穿刺针数 ,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和单独射频消融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肿瘤结节小于3cm的小肝癌病人共23个肝癌结节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2个结节采用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平均毁损最大直径(40.8±3.1mm)明显大于单独射频组(37.8±2.8mm)(P<0.05).随访期间,联合治疗组1例(11.1%)复发,单独射频组1例(12.3%)复发.联合治疗组并发症与单独射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射频消融联合TACE与单独射频治疗比较,可以增加肝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镜引导下微波消融作为治疗非手术适应证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至2007年11月,我们为32例直径大于5 cm的大肝癌患者行腹腔镜引导下微波消融,肿瘤平均6.2 cm,每个肿瘤结节插入3~5针,每个病灶治疗1~3次。观察组织消融范围、肿瘤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1.3%,局部复发率为37.5%,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9.4%、37.5%。结论:腹腔镜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非手术适应证大肝癌,安全有效,扩大了组织的消融范围,提高了局部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肝癌射频消融技术及疗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肝癌射频消融(RFA)的临床经验并探讨评价RFA疗效的方法 .方法 对49例肝癌病人进行了统一方案的RFA治疗,其中男43例,女6例;年龄39~72岁,平均(56.4±9.3)岁.肿瘤直径1.5~10 cm,其中≤3 cm 16例,3.1~5 cm 15例,>5 cm 18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41例,B级8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44例,胆管细胞性肝癌5例.采用RITA射频消融肿瘤治疗系统(RF-1500)行RFA.在RFA后3~4周常规行CT及TACE,以评价肝癌RFA的效果及巩固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RFA术后恢复顺利,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7.5%、56.5%和44.0%,肝癌RFA后3~4周,AFP阳性(≥25μg/L)者转阴率62.9%(22/35).改进的肝癌RFA方法 可对直径5 cm以下的肿瘤进行比较彻底的消融,≤5 cm者1、2、3年生存率为100%、79.6%和61.9%.将肝癌消融近期疗效分为3个级别,RFA术后获得根治性消融(19例)、亚根治消融(9例)、姑息性消融(21例)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0.0%和24.3%.结论 肝癌RFA相当于从机能上切除了肿瘤,肝癌消融近期疗效三级分类法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RFA的效果,以指导辅助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局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72例肝癌 118个结节 ,肿瘤直径 1 0~ 8 8cm。对≤ 2 0cm结节单点消融 ,2 0cm以上者采用多点消融 ,能量输出每次 10min ,电极先端温度达到 95℃持续至少 6min。结果 结节完全消融(CA)率 89 0 % (10 5 / 118)。≤ 3cm结节CA率 97 6 % (82 / 84 ) ,>3cm者为 6 7 6 % (2 3/ 34) (P <0 0 0 1)。接近胆囊、胆管、胃肠、大血管等重要结构的肿瘤CA率 6 0 0 % (15 / 2 5 ) ,非接近者 96 8% (90 / 93) ,P <0 0 1。术后经 2~ 2 6个月随访 ,局部复发 11例 (9 7% )。≤ 3cm结节局部复发率 6 0 % (5 / 84 ) ,>3cm结节 2 0 0 % (6 / 30 ) (P <0 0 5 )。接近重要结构的肿瘤局部复发率 38 1% (8/ 2 1) ,非接近者 3 2 % (3/93) ,P <0 0 1。结论 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影响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效果的重要因素。改进穿刺导向和布针技术 ,对特殊部位的肿瘤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局部疗效。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 (P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温控式多电极技术对 47例肝癌患者 6 7个结节行PRFA ,肿瘤直径 2 6± 1 1cm( 1 0~ 5 5cm)。 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 (completedablation ,CA)率 :全组 80 6 % ,其中肿瘤≤ 3cm者 91 7% ,3 1~ 4 0cm者 75 0 % ,4cm以上者 14 3%。消融开始后 2min内达到 70℃的结节CA率显著高于 2min以上者 (P <0 0 5 ) ,治疗中维持温度达到 80℃以上者CA率也明显高于 70℃~ 80℃者 (P <0 0 1)。治疗后局部复发率 9 3% ( 5 / 5 4)。平均随访期间 11 3个月 ,远处复发 18例 ( 38 3% ) ,1年累计生存率82 1%。 结论 肿瘤大小、消融中局部组织的升温时间和维持的温度对PRFA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肿瘤位于肝脏脏面不适于在B超引导下进行射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12例,转移性肝癌3例,肝癌破裂出血4例,全身麻醉,术中先腹腔镜探查,明确肿瘤位置确定穿刺点,然后在腹腔镜引导下,穿刺肿瘤行射频消融治疗. 结果全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4例肝癌破裂出血停止,术后复查肿瘤缩小,血AFP显著下降.术后1个月32个肝癌病灶,完全消融27个,消融不全5个,完全消融率84.4%(27/32).3个月后CT示9例肿瘤病灶完全坏死,AFP降至正常;6例病灶部分坏死.随访2~18个月,平均8.2月,15例生存,4例死亡(3例肝功能衰竭,1例消化道大出血). 结论腹腔镜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比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定位更加准确,治疗效果肯定,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6年10月,28例直径〉5cm的大肝癌行腹腔镜引导下微波消融,每个肿瘤结节插入3~5针,每个病灶治疗1~3次。结果肿瘤的完全消融率78.6%(22/28),局部复发率35.7%(10/28),1、3、5年生存率为75.0%(21/28),57.1%(12/21),36.4%(4/11)。结论腹腔镜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安全有效,扩大了组织的消融范围,提高局部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大结节(结节最大径≥3 cm)的安全性。方法 2013年2月~2017年12月对62例甲状腺良性大结节分别采用液体隔离带法、杠杆撬离法、二次消融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成功完成射频消融,其中液体隔离带法22例,结节大小3.1~3.8 cm,(3.34±0.27) cm,消融时间21~35 min(平均25.2 min);杠杆撬离法17例,结节大小3.0~3.4 cm,(3.22±0.21) cm,消融时间18~30 min(平均23.4 min);二次消融法23例(9例在首次消融后1个月行二次消融,14例在首次消融后3个月行二次消融,均完全消融),结节大小3.3~5.9 cm,(3.78±0.46) cm,单次消融时间15~26 min(平均20.8 min)。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9.7%(6/62),3种方法各发生2例。结论甲状腺良性大结节采用液体隔离带法、杠杆撬离法、二次消融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避免重要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中对病例选择、疗效判断和引导穿刺的作用.方法 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2.4 ml经肘静脉团注、采用低机械指数连续成像技术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对137例肝癌病人(肝细胞性肝癌HCC 131例,转移性肝癌MLC 6例)共计168个肝癌灶消融前后进行CEUS检查,观察消融前造影前后肿瘤数目、大小、血供情况的变化,分析消融后CEUS在肿瘤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作用,并以同期CT或MRI或病理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取得病理诊断.结果 137例肝癌(微波消融MWA 80例、Quadra-Fuse多极酒精消融QEA 57例)的完全消融91.1%,不完全消融8.9%,局部复发8.3%,远处复发20.4%.造影前后肿瘤大小差异明显者4例(2.9%);造影后肿瘤数目增多者16例,减少者5例,平扫超声不能显示只能通过CEUS确认病灶8例,29例(21.2%)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肿瘤数目有改变,12例(8.8%)因肿瘤数目的 变化而改变了治疗方案.消融后平扫超声不能确定的局部残留灶15处和局部复发灶11处再消融前需要CEUS定位穿刺治疗.其中1处局部复发灶和1处残留灶CT未能检出,均由CEUS先诊断,并得到病理活检证实.CEUS与CT或MRI比较,对消融治疗后有无残留和局部复发判断的准确性达98.8%和98.8%.结论 消融前CEUS有助于正确选择消融病例和治疗方案、显示平扫超声无法显示的肿瘤.消融后CEUS能准确确定消融范围、判断消融疗效、能敏感的检出平扫超声未能检出的小残留灶和复发灶,并定位引导残留灶和复发灶的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组除抽血检测外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行肝癌细胞种植,对照组尾动脉抽血检测,手术组行手术切除肿瘤,消融组消融肿瘤,ELISA法测定血清IGF-Ⅱ、VEGF、IL-2和IFN-γ水平并比较3周后4组间IGF-Ⅱ、VEGF、IL-2和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第5周较第3周时血清IGF-Ⅱ[(1.93±0.45) μg/L比(1.16±0.21)μg/L]和VEGF[(395.72±55.28)ng/L比(248.43±1.71)ng/L,P<0.05].经手术治疗或微波消融治疗后血清IGF-Ⅱ(0.65±0.18比0.73±0.16)和VEGF[(129.35±51.46)ng/L比(135.63±33.37)ng/L]水平明显下降,而IL-2、IFN-γ水平则明显升高.结论 IGF-Ⅱ可直接或通过增加VEGF的合成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判断愈后与跟踪随访的重要指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检查在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检查在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肝癌行微波消融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5个肿瘤灶微波消融治疗前后的MRI表现.结合血清学检查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评估MRI检查结果.结果 消融后1个月内复查MRI,49例患者共63个肿瘤灶表现为T_1 WI高信号、T_2WI低信号的无强化区,周边伴有均匀的环状强化带,诊断为凝固坏死.患者同期的血清AFP水平由术前的333.83μg/L下降到37.68μg/L.其余2例患者共2个肿瘤灶表现为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与T_1WI高信号、T_2WI低信号的消融区形成鲜明对比,诊断为肿瘤局部残留,肝穿刺活组织榆查证实为肝癌.51例患者微波消融治疗1个月后定期随访,5例患者肿瘤灶消融区周边新出现强化的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结节影,表现与肿瘤局部残留相似,结合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和AFP诊断为肿瘤局部复发.23例患者肝内出现新肿瘤灶,1例患者出现腹壁转移,这24例患者同期血清AFP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平均为120.16μg/L.结论 MRI检查能够准确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射频治疗对原发性大肝癌 (直径 >3cm)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本院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6月间行射频治疗的 4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 3 2例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 ,12例行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加门静脉、肝动脉分别置泵化疗。结果  44例肝癌者一次治疗完全消融为 5 1.5 % ( 2 4/ 44 ) ,接近完全消融 ( 90 %~ 99% )为 3 0 .3 % ( 12 / 44 ) ,部分消融 ( 5 0 %~ 89% )为18.2 % ( 8/ 44 )。 1个月时AFP复常率 47.1% ( 16/ 3 4) ;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发现新癌结节患者 4例 ;3 9例患者随访 6个月 ,9例患者复发 ;患者治疗后可出现发热、右侧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 射频治疗对大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术中肿块射频治疗相对优于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对于肿瘤直径大于 10cm的肝癌患者应分次治疗及术后积极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以相同的纳入标准,回顾性比较了肝细胞性肝癌经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49例98个结节和射频消融53例72结节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微波组与射频组比较,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4.9%(93/98)和93.1%(67/72)(P=0.75),局部复发率为11.8%(11/93)和20.9%(14/67)(P=0.12)。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4/49)和5.7%(3/53)(P=0.71)。1、2、3年无瘤生存率微波组分别为45.9%、26.9%和26.9%,射频组为37.2%、20.7%和15.5%(P=0.53)。1、2、3、4年累积生存率微波组分别为81.6%、61.2%、50.5%和36.8%,射频组为71.7%、47.2%、37.6%和24.2%(P= 0.12)。结论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别,均为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超声与开腹超声引导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微波消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行超声引导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的46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超声引导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腹腔镜组)21例,开腹超声引导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开腹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肿瘤完全消融率差异。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P0.001)、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P=0.01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P=0.009)、术后住院时间短(P=0.005);而手术时间、消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肿瘤完全消融率均无明显差别。结论腹腔镜超声与开腹超声引导肝癌微波消融均安全、有效,腹腔镜超声引导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但应严格把握其指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开腹Cool-tip冷循环单极射频消融治疗较大肝癌时射频针的排布方法,以提高较大肝癌的完全消融率.方法 2002年8月至2007年8月,64例大肝癌患者采用开腹Cool-tip冷循环单极射频消融.直径3.1~4.0 cm的肿瘤至少使用7个消融点;4.1~5.0 cm的肿瘤至少使用15个消融点;5.1~6.0 cm的肿瘤需要19个消融点;6.1~7.0 cm的肿瘤需要40个消融点,肿瘤可以被完全消融.结果 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完全消融率达到93.75%(60/64),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好.结论 开腹射频消融是不可切除大肝癌较好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经皮注射消融治疗小肝癌结节7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小肝癌的手术切除,是当前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基础.但肝硬化的程度和肝癌的位置是影响小肝癌手术切除的局部因素,常可能使切除性手术存在极大风险[1].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消融治疗小肝癌结节操作简便、安全、微创.可反复进行,且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我科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消融治疗小肝癌结节患者71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联合腹腔镜行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超声引导下联合腹腔镜行微波消融治疗的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性肝癌3例;多发肿瘤8例,单发肿瘤1例。患者均有1个或多个病灶侵及肝脏被膜,共计13个病灶,其中位于膈顶6个,右叶脏面邻近肠管3个,左叶邻近胃壁2个,胆囊床1个,肝门部1个。患者术后无膈肌损伤、胃肠道穿孔、大出血、胆汁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患者随访(9.2±4.7)个月(4~18个月)。术后1个月行CT检查,11个病灶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84.6%(11/13);2个(2例)病灶边缘部分残留,其中1例再次行微波消融,1例行无水乙醇消融。术后3个月再次复查CT,4例患者出现新发病灶,其中2例再次行微波消融治疗,1例行无水乙醇消融治疗,1例因合并肺转移而放弃治疗;1例肝功能不佳于术后6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多发病灶患者于术后10个月死于肿瘤脑转移;其余患者尚存活。结论超声引导下联合腹腔镜行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的肝癌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2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16例肝癌共行252次射 频消融治疗,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血供变化、CT 影像学变化及1年生存率。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56%的病人有轻 度的转氨酶升高,射频消融治疗前AFP升高者有85%的病人有程度不同的下降。76%的病人射频消 融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血供明显减少或消失。射频消融治疗后1~6个月肝脏增强CT 扫描全部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肿瘤液化坏死,不强化者占56%,病人1年生存率为84%。结论 射 频消融是治疗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对65例肝癌患者RFA后进行1次以上的TACE治疗。其中男54例,女11例。肿瘤最大长径1.5~10.0 cm,其中≤3 cm者14例, 3.1~5.0 cm者17例,>5.0 cm者34例。按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级51例,B级14例。病理诊断肝细胞癌58例,胆管细胞性肝癌7例。采用RFA肿瘤治疗系统行RFA,并随后常规行CT以评价RFA的疗效,然后行TACE,术后1月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消融情况,并观察生存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RFA后完全消融24例,基本消融15例,部分消融26例。RFA+TACE的近期效果为根治性22例、亚根治性13例和姑息性30例。肿瘤消融程度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r=0.877,P<0.001)。肝癌RFA+TACE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8.2%,65.3%,44.0%。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消融程度,是最终与生存时间有关的因素,获得完全消融、基本消融或部分消融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5.0%和0.0%。肿瘤较小的肝癌容易获得完全消融、近期及远期疗效较好;反之预后较差。结论:TACE对RFA后残余的癌灶或微小转移病灶可起治疗作用;中大肝癌RFA后联合TACE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