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的眼睛和新闻真实性有什么联系?答曰:一、报纸公开出版发行,办报就是给群众看的;报上的新闻真实不真实,瞒不了群众的眼睛。二、群众的眼睛与头脑相联系,群众有自己的判断力,因为“谁也不是傻子”。三、群众中就包括新闻中所写的当事人,当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喜所悲、所见所闻,都一  相似文献   

2.
新闻作为一种舆论,它的力量在于报道的真实性。因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的新闻事业长期以来所以能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这样的威信,首先就在于它传播了真实的声音,客观真实地讴歌了真善美,准确公正地鞭挞了假恶丑,使读者从自己的经验和体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特写作为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新闻形式,它通过抓拍生动的形象,利用现场高潮迭起的真实情景来展现新闻事件,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采写电视新闻特写,使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形式得到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5.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6.
大凡一提到新闻,对这个行当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马上就能想到新闻有一条命,叫真实。这既是人们在实践上的体会,也是教科书上的说法,通常的表述是: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和真实,真实和新闻,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总也形影难离的东西。新闻界在传播真实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同不真实较劲,向假新闻出手。不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毫无疑问。但笔者同时也以为,这个命题准确,但不全面。如果从量化的角度来衡量,是只说对了百分之五十。因为新闻还有一条命,它不像真实那么显眼,因此被人们忽略了,这条命叫做新鲜。新闻有两条命,…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电视新闻平民化就是要把更多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除播发各类新闻信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开展舆论监督。所谓舆论监督,简单地讲就是新闻媒体根据群众的意见,运用新闻的报道方式对不合乎法律、纪律和道德的行为或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报道,以促进其转变的监督方式;老百姓通常喜欢把批评、曝光、揭露等字眼与其联系在一起,其标志性的参照物就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而新闻真实则是指实事求是地报道新闻,换句话说就是记者拿到的和报道出来的都是真实的,与其对立的当然是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舆论监督和新闻真实看上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仔细一想,二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舆论监督是以新闻报道为承载体的,新闻真实,监督得当,是党和人民之福,报道失实,监督不当,则是党和人民之祸,因而新闻真实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贵宝 《新闻窗》2011,(5):76-76
一、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我国的新闻学教科书对新闻大都采用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这则定义可以看出,所谓新闻应该是一种客观事实,既然是客观事实,那么它必然是真实的、客观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客观事实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发展迅速的新时代,人们对所接受的信息的真实程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电视台新闻报道就是人们了解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最佳平台。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观看到及时、真实的新闻内容,电视台编辑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含义及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电视台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处理方式,以期为新闻编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贴近”与新闻传媒的积极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三贴近”的提出,为新闻传媒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传播信息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责任,实现“三贴近”就是要进行积极传播。积极传播包含着真实客观、迅速及时、导向准确三个含义。科学高效的信息传播机制、畅通有序的主流传播渠道、清醒负责任的“喉舌”,是实现积极传播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2.
新闻公正和新闻必须客观、真实一样,不仅是新闻固有的秉性和特质,而且是社会公众对新闻的一个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新闻公正是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所发布的新闻,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忠诚地代表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讲公道,讲正直,讲公平,讲正义,它毫不留情地摒弃主观片面、私心偏袒、嫌贫爱富、恃强凌弱、冤枉好人、包庇坏人、压制正义和纵容邪恶。  相似文献   

13.
戴正坤 《新闻窗》2007,(2):42-43
一、微观真实的量变与宏观真实的质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新闻真实有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之分。所谓宏观真实,就是整体上的真实,本质上的真实;微观真实就是个体上的真实,现象上的真  相似文献   

14.
影响电视新闻真实感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怀艳 《视听界》2005,(4):i005-i006
新闻的真实有表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之分,但即使是两者都达到了,观众看起来也未必就有真实感。这是因为真实不等于真实感。真实感,简单一点说就是你做的新闻让新闻看起来是真实的。打个比方,“白菜”在你的新闻里看起来是不是“白菜”?有的记者能把“白菜”报道得像“萝卜”。电视是形声兼备的传播媒体,电视新闻的真实感的营造也有它的独特性。这主要取决于电视新闻的独特性和它的表现方式。首先,从画面上来看。1.细节电视用画面说话,真实感首先来自画面的真实和可信。画面的真实源于细节的真实“。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5.
对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可以说是新闻领域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作用下,我们的新闻报道没有杜绝失实。因此,本文试图从新闻真实性的构成上,打开这个问题的门。西方人士认为,像照片一样将事物拍映出来,这就是真实。他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是另一回事,但这样是不是就是真实?似乎中国的新闻还不应苟同。其实,如实“拍照”,只可算作新闻真实的基础,或基础表现。它并不表明新闻真实,在有些情况下,它还会产生不真实现象. 新闻的所谓真实,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党报记者是新闻工作中的特殊群体,是维系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桥梁、纽带上的螺丝钉。党报记者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又是共产党员的话则具双重身份),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个人形象,而且传播着党的政策和群众的心声,既要为个人树形象,更要为党旗添光彩。新闻贵在真实、准确,慎在过与不及,所以党报记者采写新闻要求规范、真实、准确、简明,既不得言过其实,也不得言有不及。不真实、不准确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过与不及则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这好比是一颗螺丝钉,拧得紧了容易折,拧得松了不顶用,只有拧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新闻真实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二是对事实的概括必须真实;三是报道的事实与这类事实的整体要一致。从哲学的高度看,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它们分属于主观与客观,新闻的真实性标志着主客观的统一性,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来确定新闻真实性的标准。新闻本性的含义就是真实。它有独特的特性,即真实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近年可谓风起云涌.以其真实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遭际与情感心迹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各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甚至是镇台之鼎。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9.
有说,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因此它是生活的真实。也有说,今日之新闻乃明日之黄花,但它毕竟是历史的真实。新闻是以事实为主体的。用事实说话,由此显得公正与理智。所以,新闻作品中的“我”这个提法,本身有些犯忌。“我”这过浓的主观色彩是否会  相似文献   

2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共同特点,新闻必须真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党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是讲真话、讲真理的一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