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面龋是口腔常见多发病 ,在中老年人中尤为多见。本文对口腔内科门诊就诊的中老年患者 560例进行了根面龋患病情况和有关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口内门诊患者 560例 ,年龄 40~78岁 ,男性 30 5例 ,女性 2 55例。 (2 )方法 :对就诊患者进行随机抽查。检查由统一培训的口腔医师按统一标准完成。调查标准按第 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龋齿诊断标准〔1〕。根龋状态记录方法参照文献〔2〕检查标准。结果与分析  (1 )根面龋患病情况 :560例中患根面龋32 2例 ,占受检病例的 57.5 % ,龋均 1 .96 % .其中 60岁以下1 1…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教师根面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燕 《中国校医》2003,17(5):443-44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 ,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根面龋应予以更多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人群中根面龋的发生与年龄和牙骨质在口腔中暴露的量有关。大学教师相对而言具有较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通过对其根面龋的罹患情况调查分析 ,加强对根面龋的预防 ,及时治疗是保存患牙不致丧失咀嚼功能的重要措施。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居住在南京理工大学宿舍区的中老年教师2 98名 ,其中男性 12 5名 ,女性 173名 ,年龄 5 0~ 83岁。1.2 根面龋的检查标准 按WHO推荐的龋齿检查标准 ,用口镜、探针、镊子进行检查。1.2 .1 牙龈退缩的诊断标准 牙龈退…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中老年人根面龋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龋病流行趋势,为开展其健康教育及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泉州和南平市35~44岁和65~74岁的城乡共4264人进行口腔检查。[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根面龋患龋率、龋均呈上升趋势(P<0.01)。两组根面龋患龋率、龋均,城市高于农村(P<0.01);城乡男女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龋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P<0.01)。[结论]应加强中老年人(尤其是农村地区)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其保健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4.
最近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龋齿患病率高,绝大多数不治疗:报告显示,我国35~44岁人患龋率为88.1%,龋均为4.5颗,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仅有8.4%的龋齿进行了修补。65~74岁患龋率为98.4%,龋均14.65颗,  相似文献   

5.
姚毅 《中国学校卫生》1995,16(4):273-274
本文对6~16岁的中小学生2423名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龋患率为48.91%,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8岁组为龋患高峰组;城镇龋患率高于农村;乳牙龋多于恒牙龋;下颌龋患率高于上颌;龋坏多见于■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浙江省城乡老年人龋病发病状况和差异,为老年人龋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6个市县65~74岁年龄组抽取815人,其中城市391人,农村424人,根据WHO标准检查样本人群的冠部龋和根面龋患病状况.结果 浙江省老年人群患龋率为81.8%,城乡分别为85.4%和78.5%,无显著差异(P>0.05);冠部患龋率为80.5%,城乡分别为83.1%和78.1%,无显著差异(P>0.05).根面患龋率为65.0%,城乡分别为70.8%和59.7%,存在显著差异(P<0.01).冠部龋龋均为4.77,城市(4.43)低于农村(5.09)(P<0.05),根面龋龋均为1.87,城市(2.04)高于农村(1.72)(P<0.05).冠部龋和根面龋的充填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5),龋齿充填治疗后,城乡仍均约有1/5牙发生继发龋.结论 浙江省老年人龋病防治需要努力加强,提高农村治疗水平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7.
《药物与人》2003,(11):11-11
一、警惕根面龋中年过后由于牙周开始萎缩牙颈部和部分牙根开始暴露这些部位的硬度较牙冠低抗龋能力差易出现龋洞临床上称根面龋根面龋由于位置隐蔽不易发现因而最容易被人忽视。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牙齿及早发现龋洞及早充填以减少痛苦和损失。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2474名小学生龋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沙市区小学生龋病流行特征。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7~13岁小学生乳牙、恒牙、混合牙列患龋情况。结果 7~13岁小学生乳牙龋患率为50.04%,恒牙龋患率为9.38%,混合牙列龋患率为58.21%;女生龋患率71.22%高于男生48.29%;下颌牙龋患百分比69.01%高于上颌30.09%;左右侧牙龋患百分比分别为48.24%、51.76%。结论 应重视并及早预防小学生龋病。  相似文献   

9.
根龋的根面易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根面龋与根面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唐山市600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数据应用SAS8.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根面龋易感性高的根面为前牙、下颌前磨牙、磨牙的唇(颊)面、下前牙与上颌磨牙的舌面、前磨牙的远中面、磨牙的近中面。结论:根面是根龋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德泳  吴哓栩 《现代医院》2005,5(12):125-126
目的了解广州市芳村区老年人牙根部患龋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芳村区花地、冲口、海南、海北4个街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608名,详细记录根面龋患病情况、龋均及义齿修复情况等。结果芳村区老年人根面龋患病率为63.16%,龋均为1.49, 充填率为6.41%,戴义齿者高于无义齿者,且以近远中面为好发牙面。结论应加强城乡结合区龋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们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及口腔疾病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根面龋与血糖、血清白蛋白及血清钙磷等全身因素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方法抽选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例,依有无患根面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血清钙磷的含量。所得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根面龋组血糖为(5.99±1.48),无根面龋组为(5.57±1.06),经统计T值为2.67,p<0.01,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别。两者血清白蛋白及血清钙磷的含量经统计分析,p<0.05,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患根面龋者血糖、血清白蛋白、血清钙磷均高于无根面龋者,说明老年人根面龋与上述全身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对安徽省三个地区学生龋患情况分析,表明龋患率城市高于农村,黄山市高于合肥市及宿州市,差异有显著性;龋齿的补牙率只有1.78%~15.57%,且农村低于城市;和1982年相比,龋患率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3.
黄素珍 《中国校医》2006,20(5):549-550
龋齿是儿童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量的调查资料已表明,在乳牙列中,乳磨牙的合面患龋最多,点隙裂沟(窝沟)最易患龋。恒牙列中,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率最高,好发牙面则以咬合面最高。根据美国全国龋病调查资料(1979~1980年)显示,84%的儿童龋病发生于点隙裂沟。在实施自来水氟化的纽约市的一个调查(1982-1983)表明,点隙裂沟龋在学龄儿童中已经占94%。1995年我国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12岁年龄组窝沟龋与光滑面龋的构成比分别为90.32%与9.68%。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儿童少年龋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年4-5月全国第三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我们对沈阳市2000名学生龋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是城市学生患龋率为86.3%,龋均为3.74,乡村学生分别为37.5%和0.96,城乡有显性差异。城市学生乳牙、恒牙患龋率,也显地高于乡村,乳牙龋齿好发部位为Ⅴ和Ⅵ牙,恒牙龋好发部位为6牙和7牙,其中六龄牙龋齿占龋牙部数的60.4%,沈阳市城市学生患龋率高于全省各地市,城市龋补率高达84.7%,而  相似文献   

15.
王汝歆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30-1431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托幼园所儿童龋齿发病情况,为制定托幼园所儿童龋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天津市和平区托幼园所3~5岁3个年龄组儿童共2449人进行口腔检查,并将龋齿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托幼园所儿童龋均1.52,龋患率48.34%,其中3岁组龋患率37.72%,4岁组龋患率50.37%,5岁组龋患率56.93%,3个年龄组龋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区1999年龋患率(5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龋病预防应从小抓起,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城乡不同年龄段人群龋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乡具有代表性的4个年龄段人群患龋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积随机抽样方法 ,对海南省5岁~,12岁~,35~44岁,65~74岁4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龋病患病情况调查.由从事临床工作>3年的口腔内科医生进行龋齿检查.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2 880人,每个年龄段720人,城乡各360人,男女比例为1:1;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6.1%,龋均为4.88,农村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城市(X2=6.97,P<0.01);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49.9%,龋均为1.08,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44岁、65~74岁年龄段患龋率分别为79.9%,72.2%,均为城市患龋率高于农村(X2=4.08,P<0.05;X2=5.15,P<0.05);35~44岁、65~74岁年龄段患根龋率分别为8.2%和20.9%.结论 海南省各年龄段人群患龋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积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推广适宜的牙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报道柳州市1217名中学生恒牙龋患和口腔卫生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恒牙患龋率为37.72%,龋均为0.71,12岁学生龋均为0.75,各相邻年龄组之间患龋率无显著性差异。女生患龋率明显高于男生,下颌6+6患龋率最高,其次是上颌6+6,但有36.40%学生不知道自己患有龋齿,补牙率为15.9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本省某县7270名学生年龄别患龋率数据,拟合13种曲线以研究其趋势,结果发现有3种曲线拟合效果较好且拟合优度近似(R2=0981~0982),即①以非线性回归(NLR)拟合所得可逆催化曲线EY=〔a/(a+b)〕〔1-e-(a+b)t〕、②二次曲线、③Muench原图拟合的可逆催化曲线。发现青少年年龄别患龋率呈可逆催化曲线趋势上升,每年约有8~11%的人患龋(a值),又约有2~6%(b值)的人填龋或被恒齿替补。每年填龋率(b)只是患龋率(a)的1/4~1/2,这是年龄别患龋率呈可逆催化曲线趋势上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雪  程立  胡德瑜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02-1104
目的:定量分析乳牙合面的龋病敏感点位,为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激光荧光检测仪(DIAGNOdent)检测156名5~6岁儿童共561颗患龋的乳磨牙合面,记录合面龋坏最严重的位点。结果:在上颌第2乳磨牙中,龋坏最严重的位点有60.1%发生在远中窝。在下颌第2乳磨牙中,龋坏最严重的位点有51.2%发生在舌沟;而在下颌第1乳磨牙中,龋坏最严重的位点则易发生在远中窝,占该牙记录位点的34.9%。结论:不同的牙合面患龋严重部位具有统计学规律,提示这些位点是龋坏容易发生和发展的地方,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不可忽略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和2002年祁东县二次龋病调查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祁东县步云桥镇农村小学生龋病的发病情况、趋势及分布规律。方法:按龋病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进行。结果:所调查的小学生患龋率1989年为8.55%,2002年为22.02%,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同一次调查男、女学生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龄患龋率2002年以8岁组为最高,8岁以后的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以14岁组患龋率最低。1989年各年龄组患龋率相差不显著。结论:儿童患龋率与饮食习惯、食物结构、年龄、刷牙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