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丰亡果Cerbera manghas别名山样子、猴欢喜、黄金茄等,为夹竹桃科海桩果属植物.海杧果属约15种,分布于亚洲和澳大利哑热带地区;我国产1种,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研究报道海杧果中主要含有强心苷、环烯醚萜等萜类、木脂素和黄酬等化学成分.对海杧果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征,以及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和毒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海杧果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95%乙醇冷浸,减压回收乙醇,继用石油醚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将石油醚萃取物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海杧果茎的石油醚萃取物中检出44个色谱峰,鉴定出28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3.900%.结论 海杧果茎的挥发性成分以脂肪酸、烯醇、烯酸类、甾醇类和烷烃类为主,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0,(1)
目的:对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95%乙醇冷浸,减压回收乙醇,得到乙醇粗提物;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将这两种提取物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海杧果的乙醇粗提物中分离出27个化学成分,鉴定出15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55.694%;海杧果根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出35个化学成分,鉴定出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8.049%。海杧果根的这两种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有10种相同成分,即从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29种化学成分。结论: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种类也较多,为海杧果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小坡  裴月湖  刘明生  康胜利  张俊清 《中草药》2010,41(11):1763-1765
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海杧果Cerbera manghas叶中的有机酸类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海杧果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间羧基苯乙酸(1)、对羟基苯甲酸(2)、原儿茶酸(3)、对羟基桂皮酸(4)、间羧基苯甲酸(5)、香草酸(6)、丁二酸(7)。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杧果甙是从杧果(Mangifera indica)中分离出的一种(口山咄酮葡萄糖甙,其结构为1,3,6,7-四羟基(口山)酮-C_2-β-D-葡萄精甙。文献报道杧果甙具有激活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本文继续进行研究,为杧果甙作为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杧果别名甚多,在使用中易造成混淆,通过本草文献考证,为杧果名称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古今本草著作、期刊文献,比较分析。结果:菴(庵)罗果的性状特征与杧果特征不符,不能将两者视为一物。结论:建议去除菴(庵)罗果、香盖、沙梨果作为杧果的别名;规范使用杧果这一正名。  相似文献   

7.
1990~1991年对杧果蚜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采用高脂膜进行防治。绍果表明,施用100倍,200倍高脂膜,杧果蚜越冬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低30.76%,12.15%。在50倍,100倍、200倍高脂膜作用下,低龄若蚜死亡率均达100%,高龄若蚜及成蚜死亡率为8.37%,32.62%和3.31%。  相似文献   

8.
1990~1991年对杧果蚜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采用高脂膜进行防治。绍果表明,施用100倍,200倍高脂膜,杧果蚜越冬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低30.76%,12.15%。在50倍,100倍、200倍高脂膜作用下,低龄若蚜死亡率均达100%,高龄若蚜及成蚜死亡率为8.37%,32.62%和3.3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知母中(口山)酮化合物杧果苷(MF)的降脂作用。 材料与方法:①杧果苷采用以往报道的方法分离,光谱法确定MF的结构。②采用成年ddY小鼠,血样用毛细管从海绵静脉窦取出。③高胆固醇小鼠喂饲含1%胆固醇和0.5%胆酸的饲料,MF每日灌胃1次(30mg/kg)。④检测MF对Triton诱导的高脂小鼠血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禁食18h后MF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四分裂杧果(Mangifera quadrifida)树木材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及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杧果叶为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inn)的干燥叶,内含杧果甙,有较好的祛痰镇咳效果。杧果叶冲剂则将杧果叶提取杧果甙后的母液制成的冲剂。经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等九个单位对378例病毒性感冒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总有效率83.8%,显效率53.4%。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杧果叶冲剂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木酚素A(gomisin ATJN-101)是从五味子果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名为[(+)(6s,7s,R-联芳)-6,7-二甲基-10,11-亚甲二氧基-1,2,3,12-四甲氧基-5,6,7,8-  相似文献   

13.
在民间,杧果(Mangifera indica)可治疗牙痛、牙龈痛和咽喉痛,并且与其它植物药配伍还可治疗疟疾及退热。为此本研究评价了杠果茎皮甲醇提取物对Plasmodium yoelii nigeriensis疟原虫的抗疟作用和解热作用。 实验方法:①对杀灭早期感染的疟原虫裂殖体的作用评价:将小鼠分成7组,每组5只。腹腔接种1×10~7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接种当天为D_0,1h后经口给予5mg·kg~(-1)·d~(-1)  相似文献   

14.
轮叶木姜子 Litsea verticillata Hance 是最有开发价值的抗 HIV 先导植物之一。作者从该植物中分得一新的桉叶烷型倍半萜 ver-ticillatol(1)、一新的木脂素(+)-5′-去甲氧基表巴西果蛋白[(+)一5′-demethoxyepiexcel-sin,2]和一已知木脂素(+)-表巴西果蛋白(3),并对这3种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 HIV及细胞毒性等试验。  相似文献   

15.
齐墩果瑞香(Daphne oleoides)为日用瑞香科植物,产于喜马拉雅西部,生长于海拔3000~9000英尺。其根用作泻药,茎皮、叶用于治疗淋病及脓肿。作者所作的植物化学研究已报道了从中分得的木脂素类、二聚倍半萜内酯及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本次从中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20,(2)
目的:建立杧果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芒果苷、高芒果苷的一测多评(QA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0℃。以没食子酸为内参物,分别建立原儿茶酸、芒果苷、高芒果苷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杧果叶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且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杧果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从海芒果叶又分得两个新黄酮甙类化合物海芒果素[Manghaslin(Ⅰ)]和蝶豆素[Clitorin(Ⅱ)],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阐明了(Ⅰ)和(Ⅱ)的构造。上述正丁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用25%和28%甲醇-氯仿梯度洗脱得30分。取级分(17-22)在硅胶柱上用28%甲醇-氯仿层析,得到60毫克(Ⅲ)。级分(23-29)用30%甲  相似文献   

18.
石荣火  阚毓铭  李祥 《中药材》2001,24(1):38-39
将刺果甘草根茎粉碎后用80%工业酒精提取,提取浸膏与硅藻土拌颗粒再用二氯甲烷索氏提取,所得浸膏经柱层析分离,得14个化合物(A-N),已鉴定其中9个,分别为:后莫紫檀素(Homopterocarpin,A),豆甾-3,6-二酮(5.alpha.-Stigmastane-3,6-dione,B), β-谷甾醇(β-Sitosterol,C),4'-7-二甲氧基异黄酮(4',7-Dimethoxyisoflavone,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E)、美迪紫檀素(Medicarpin,F)、异光甘草酚(Isoglabrol,I)、芒柄花素(Fomononetin,L)、胡萝卜苷(Daucosterol,N)。其中白桦脂酸、豆甾-3,6-二酮和胡萝卜甙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飞机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飞机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及6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7-甲氧基松脂素(2)、(-)-橄榄脂素(3)、臭矢菜素C(4)、(-)-杜仲树脂酚(5)、(-)-丁香树脂酚(6)、臭矢菜素A(7)、金色酰胺醇酯(8)、天师酸(9)、β-谷甾醇(10)、3β-乙酰基齐墩果酸(11)、乌苏酸(12)和β-胡萝卜苷(13).结论 化合物1~9、11、1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同时化合物1~7也是该属中首次分得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杧果素是抗病毒药物Alpizarin的主要成分,从草药山岩黄芪(Hedysarum alpinum)和淡黄岩黄芪(Hedysarum flavescens)中也分离到这种成分。给大鼠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