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非冠心病患者61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51例(冠心病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并分析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但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需要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胆红素浓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49作为观察组,健康者3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2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导致机体抗氧化活性降低,因此低胆红素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徐勇 《淮海医药》2005,23(2):128-128
血清脂蛋白 (a) (L p(a) )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冠心病、糖尿病等不同疾病患者血清 L p(a)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患者组 110例 ,其中冠心病 5 0例 ,糖尿病 6 0例 ,均为我院门诊、住院患者 ;对照组 110例 ,为体检及健康人 ,均排除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使用何首乌赤芍煎剂口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80例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治 8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男 5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9~85岁 ,平均年龄 5 5岁 ,病程 1~ 2 4年。 80例患者均按 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 ,均有心绞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 ;静息心电图均有缺血改变 ,血流变学检查提示血粘度增高。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36例 (4 5 .0 % ) ,不稳定型心绞痛 8例 (10 .0 % )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绞痛 30例 (37.5 % ) ,心肌硬化型并心绞痛 6例 (7.5 % ) ;合并…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尿酸水平观察(附286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7月我院住院病人共 2 86例 ,入选病例分为 3组 :(1)单纯高血压病、无冠心病组 (T1组 ) 111例 ;(2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 (T2组 ) 10 4例 ;(3)单纯冠心病组 (T3组 ) 71例 ;(4 )另选无高血压、无冠心病、无糖尿病、无高脂血症者作为对照组 (T4组 ) 110例 ,分别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 血尿酸水平 ,对照组 2 0 7.0 5± 93.6 9μmol/ L ,T1组 2 86 .97± 10 6 .4 9μmol/ L,T2组 2 77.86± 88.5 0 μmol/ L,T3组 2 84 .0 4± 119.71μmol/ L,与对照组相比 ,T1、 T2、T3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 ,P值均 <0 .0 1,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 r (111) =0 .35 0 ,P<0 .0 1;与年龄无相关性 r(111) =2 .84 9。结论 高血压病及 (或 )冠心病病人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及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以酶学比色法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2 0例健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组血清总胆红素 (8.4 2± 5 .14 μmol/ L)与健康对照组 (12 .32± 5 .30 μmol/ 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血清低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32):136-13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140例,其中检查结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4例做为治疗组,另外46例冠状动脉未见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对患者的Lp-PLA2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血清Lp-PLA2水平相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Lp-PLA2水平差异明显,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差异也十分明显(P<0.01)。结论 Lp-PLA2是一个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其水平能够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进行反映。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摸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治疗规律 ,提高中医疗效 ,我们根据中医传统理论 ,结合冠心病证治规律 ,提出了从心、肝、肾论治冠心病的新思路、新方法 ,并据此拟定四降汤 ,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 ,我们将此方不断完善、改进 ,并开展了以下临床研究。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 1 994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邹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2 1 0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 1 2 0例 ,平均年龄 (56± 42 .4)岁 ,平均病程 (6.4± 1 .56)年 ,高血糖 52例 ,心律失常 31例。对照组 90例 ,平均年龄 (55± 4.36)岁 …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man公司的试剂 ,在BeckmanC× 7Delt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6 9例冠心病患者和 3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低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 ,血清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发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改良Censini评分标准分为实验组A(评分<30分,15例)、实验组B(30分≤评分≤60分,19例)、实验组C(评分>60分,16例),另选同期5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受检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对比四组受检者血清PCT、hs-CRP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分别为(0.26±0.09)ng/ml及(9.68±0.84)mg/L、(1.49±0.28)ng/ml及(16.45±1.81)mg/L、(10.57±1.85)ng/ml及(29.06±3.7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5±0.02)ng/ml及(1.40±0.11)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B患者明显高于实验组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改良Censini评分总和增高,实验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也逐渐提升。冠心病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9、0.92,P=0.000、0.000<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通过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能帮助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冠心病病情。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 )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 ,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对 5 1例冠心病做了 2 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5年 2月— 1998年 8月间 60 5例动态心电图监测资料中 ,有一过性 ST段缺血型改变者 4 68例 ,占77 4 %。 4 68例中临床确诊冠心病者 (除急性心肌梗死外 )5 1例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8岁~ 79岁 ,平均63 6岁。5 1例中心肌梗死后 14例 (称心梗后组 ) ,无心肌梗死者 3 7例 (无心梗组 ) ;5 1例日常活动时心电图均显示有一过性缺血发作 (即 …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腺苷蛋氨酸及中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 2 0例 ,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 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 32例 ,女 8例 ,年龄 19~ 6 5岁 ,平均 4 1.5岁 ,血清胆红素在 2 11~ 5 4 2μm ol/L之间 ,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 >6 0 % ,影像学排除肝外梗阻 ,病程在 0 .6~ 7.2 a,平均 4 .2 a,随机分为 2组。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患者采用腺苷蛋氨酸 (思美泰 )10 0 0 m g,每日 1次。中药以凉血活血方法 ,基本方 :赤芍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雄激素的变化。方法将176例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男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2例和对照组84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T、FT及SHB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男性患者血清TT、FT及SHBG水平降低可作为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黎红娟  孙锋  黄艳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402-402,404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5例组成观察组,另从同期正常体检人群中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比其血尿酸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胆红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多支动脉出现病变患者相较单支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与正常人差异较大,且这两项指标对冠状动脉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上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5.
波依定 (非洛地平 )是已知的二氢吡啶类衍生物中血管选择性最高的钙拮杭剂之一 ,为作用较强的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舒张药。目前比较多地应用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我们于 2 0 0 1— 0 7~ 2 0 0 3— 0 8间应用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波依定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 76例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入选的 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 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1)波依定组共 4 6例 ,男 30例 ,女 16例 ,年龄 5 0~ 76岁 ,病程 1~15年 ,平均 4 .6年。其中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雄激素的变化.方法 将176例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男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2例和对照组84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TT、FT及SHB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男性患者血清TT、FT及SHBG水平降低可作为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娟  邓勇 《中国医药》2022,(3):371-37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心肌营养素1 (CT-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小板表面α-颗粒...  相似文献   

18.
60例年轻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年轻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方法 :收集年龄≤ 4 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 6 0例作为年轻组 ,随机选择年龄 >4 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 6 0例为对照组。以上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年轻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家族史、血脂异常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吸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未见异常者在年轻组 12例 (2 0 % ) ,高于对照组的 2例(3.3% ) (P <0 .0 1) ,年轻组单支病变 36例 (6 0 % ) ,高于对照组 13例 (2 1.7% ) (P <0 .0 5 )。结论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防治时应有别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2例、非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结果:多支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患者和对照组(P<0.05或P<0.01),单支病变患者也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与血浆总胆固醇,甘汪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无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生独立负相关(OR=0.907,P=0.031)。结论:低胆红素血症对脂代谢产生不得影响,可能是冠心病一项新发现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段贵芬  王星冀  张宏 《河北医药》2009,31(13):1579-1580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在疾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3至2004年在我院心内科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学生,以上受试者均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和细菌感染.所有受试者均空腹12 h,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红素测定采用钒酸盐法,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观察CHD组和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结果 CHD患者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胆红素偏低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都是CHD的危险因素,动态检测血清胆红素和 CHD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CH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