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石翠清 《吉林医学》2013,34(17):3338-333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治疗的晚期产后出血产妇11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阴道分娩晚期产后出血产妇1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出血量、休克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和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主要有切口感染、子宫恢复不良、胎盘或蜕膜残留和子宫内膜炎等。经过积极治疗,全部患者均得到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危险性更大,应特别重视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指征,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52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对本组资料52例产后晚期出血患者进行积极处理,该52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值,贫血状态基本得到纠正,阴道流血停止,子宫复旧情况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临床中需要积极做好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预防及诊治工作,以此降低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年9月 ̄2005年9月3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5.9%)、胎盘胎膜残留(23.5%)、子宫复旧不全(20.6%)。2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9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减少感染因素、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26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胎盘胎膜残留50%,子宫复旧不良42%,剖宫产术后切口裂开3.8%,感染3.8%;25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行子宫次全切术。提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许晓辉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39-1141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分别为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胎膜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子宫动静脉瘘;其中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是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在1周以下者3例,1~2周者5例,3~6周者21例,6周以上者7例;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7例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后化疗.结论 晚期产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剖宫产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高剖宫产手术技能,做好术中止血,同时围生期注意用药,防止产褥感染,并做好出院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红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162-16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年9月~2005年9月3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5.9%)、胎盘胎膜残留(23.5%)、子宫复旧不全(20.6%)。2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9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减少感染因素、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兰  邱艳 《西部医学》2010,22(12):2296-229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2例因阴道出血仍多而休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操作、缝合技术以及术后预防用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介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术后无大量出血情况的发生,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在给予有效治疗后,均得以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采取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介入治疗,不仅止血快速准确,对患者的子宫和生育功能均无伤害,临床效果显著,推广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延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54-185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3.5%)、子宫复旧不良(25%)、子宫内膜炎(14.3%)及胎盘胎膜残留(7.1%).2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减少感染因素,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爱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64-164,166
目的探讨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4年间剖宫产术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率0.43%,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原因47%,子宫复旧不全35%,胎膜脱模残留18%。17例保守治疗15例成功。结论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有效防治感染,提高剖宫产技术是减少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对策。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26例患者出现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部分裂开、组织坏死,其中21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等措施,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晚期产后大出血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晚期产后大出血4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大出血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0.61%,出血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其次是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良、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44例患者经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重视预防,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降低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梅芳 《中外医疗》2011,30(22):81-81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至2009年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50例中,38例行清宫术,术后病理报告:胎盘残留10例,胎膜残留12例,对于子宫缩复不良者予抗感染、催产素、中药益母草促进宫缩治疗;对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愈;对出血休克患者输血纠正休克,纠正贫血等治疗。本组50例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均获治愈。结论重视预防,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42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全、胎盘或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出血时间多发生于手术后2~3周.结论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2~3周;其主要原因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  相似文献   

15.
晚期产后出血5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51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胎盘胎膜残留和12例蜕膜残留患者均行清宫术;9例子宫复旧不良及7例产褥感染患者给予输血、宫缩剂及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2例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患者,1例行子宫切除术,1例行髂内动脉结扎术;1例阴道切口裂开患者行阴道切口缝合术。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及时查明出血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是提高晚期产后出血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吴亚玲  寇琳 《吉林医学》2011,(29):6177-617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及产妇精神因素。晚期产后出血多数发生在剖宫产术后2周左右,且有反复阴道出血,其中1次出血量>500 ml。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操作技术,有效地防治感染、促进子宫收缩是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动脉插管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72例,其中剖宫产术后出血18例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对其进行动脉插管栓塞治疗疗效的观察.结果 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月经恢复,无不规则阴道出血.结论 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杨玉红 《中外医疗》2013,32(3):24-25
目的探讨和研究剖宫产手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自2008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手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78例中有30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以后,出血状况得到停止,有42例患者经B超检测显示子宫切口愈合不好的患者,有9例进行了子宫全切术,共有13例经过积极和保守的治疗没有效果,有2例患者进行了子宫次全切术。结论剖宫产手术后晚期的产后出血时间不能局限在产褥期以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子宫切口的开裂。有针对性的查找出血病因对于该病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剖宫产后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出血的患者行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出血得到有效的控制,成功保留子宫,术后痊愈出院。结论: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及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及产妇精神因素。临床特点:晚期产后出血多数发生在剖宫产术后3周以上,占62.8%;且有反复阴道出血,其中1次出血〉500ml。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应局限于产后42天内,其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对病因的诊断、治疗、预防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