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诊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住的98例儿童初发甲状舌管囊肿及40例复发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 初发病例手术方式选择经典的Sistrunk术式,术后复发的患儿行扩大的Sistrunk术式.结果 甲状舌管囊肿CT表现为:单囊病变和多囊病变,单囊病变多位于舌骨下方水平、舌骨水平,多囊病变可见位于舌骨上下,与舌骨、甲状腺关系密切;B超表现为低回声和不均一回声,无实质成分,并有后壁回声增强.Sistrunk术式和扩大Sistrunk术式在治疗初发甲状舌骨囊肿及复发病例效果肯定.所有病例随访2 a以上无复发.结论 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的病因和解剖特点,将手术的重点放在处理舌骨和舌底以舌盲孔为中心的部位,切除病变组织后环状结扎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诊治难点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小儿甲状舌管囊肿和瘘3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随访1~6年。结果:男23例,女12例,就诊年龄1~12岁,平均4-3岁。其中,甲状舌管囊肿28例,甲状舌管瘘7例,均未合并吞咽困难。复发6例,均在他院行单纯囊肿或瘘管切除,或在感染期手术,未切除舌骨中段。所有患儿均经手术(Sistrunk术)得到根治。随访无病例复发。结论:Sistrunk术是小儿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的经典标准术式,保证手术的彻底性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6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病例行Sistrunk术式,术前注入美蓝液于囊管内,以便术中分离追踪蓝染管支,切除足够舌骨中段,近舌盲孔处行荷包缝合术或电凝、微波等处理。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复发率5.6%。结论: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好每个环节,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79例甲状舌管囊肿(瘘)的位置、深度、手术方式、术后随访的复发进行分析,甲状舌管完全不闭锁,囊肿(瘘)终止于舌盲孔,部分闭锁消失则终止于舌骨或舌骨与舌盲孔之间。手术方式取决于甲状舌管囊肿(瘘)的走行位置,其复发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感染的控制及术中精心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的原因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术中彻底切除病灶,术后门诊随访.结果 18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均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甲状舌管囊肿的不当治疗易导致复发,防止复发的关键在于术前明确手术范围,术中精细操作.Sistrunk术式仍然是治疗甲状舌管囊肿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成人甲状舌管囊肿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成人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36例均接受Sistrunk手术治疗并治愈,术后1例并发切口感染,2例复发(复发率5.6%),复发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应充分认识甲状舌管囊肿的病因和病理解剖特点,将手术的重点放在处理舌骨及其以上的病变部位,手术切除的彻底与否,决定了复发与否。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的外科处理(附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东华 《河北医学》2003,9(3):232-234
目的:探讨甲状腺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及甲状腺舌管瘘(thyroglossal duct fistula,TDF)的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9例TDC和4例TDF(3例在外院术后复发病例)。1例作了囊肿切除,22例作了Sistrunk手术。结果:20例获得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Sistrunk手术是治疗TDC和TDF的有效术式,手术必须切除囊肿或瘘管,舌骨中段1.0—1.5cm和舌骨上导管,儿童为3—5mm,成人为6-8mm。  相似文献   

8.
甲状舌管囊肿系多见于儿童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治疗方法只有手术切除囊肿及瘘管。在以往的手术中须切除全部病变组织和包括一段舌骨中份,有时还需切除舌骨上部的肌组织。由于舌骨位置较深、舌骨上部更加隐蔽,而以往手术因术野不好,给手术带来很多不便,以致手术时间较长,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的机会。为此,笔者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的手术进行改良,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我院自1989~1995年共收治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3~24岁,10岁以下的7例,占63.6%。二、操作方法 同原手术方法,用电刀分离游离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岁,因颏部瘘孔不愈2月而入院。该患儿2年前曾因颏部包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于全麻下行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术后1年半复发,再次入院行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及舌骨中1/3去除术。术后1月颏部红肿、破溃,破溃处有液体流出,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疹,拟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正> 甲状舌骨囊肿是颈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由胚胎时期甲状舌管发育异常而来。本病在甲状舌管行径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我院自1964年5月至1978年3月,共收治临床上疑为甲状舌骨囊肿或瘘57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定诊断者48例,占同时期甲状腺手术的7.18%。误诊9例,另1例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而手术及病理确诊为甲状舌骨囊肿。本文主要对误诊和复发病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甲状舌管囊肿是颈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生最多部位是位于舌骨与甲状腺之间,也有少数发生于舌根舌盲孔处。现将1998年3月至2011年4月于本院外科及耳鼻喉科开展的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共计8例病例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以提高对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认识。1原因1.1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类型复杂,主要有囊肿-管道型、囊肿-管道-囊肿型、瘘管-囊肿-管道型等,术前对囊肿或瘘管的大小、走行估计不足,手术不够精细,致细小瘘管残留,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病人的资料,利用术中注入美蓝示踪方法,判定囊肿及瘘的范围、分支及走行.彻底切除囊肿及瘘管,切除0.5~1.5 cm舌骨中段和其附着的组织及舌骨以上至舌盲孔之间的一段柱状组织. 结果72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预防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术后复发的关键在于明确囊肿及瘘的范围,以及轻柔操作、仔细解剖、认真辨认,避免撕断而遗留囊肿及瘘管组织.  相似文献   

13.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6年5月~2008年10月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12例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儿中治愈11例,其中包括复发再手术1例和囊肿感染引流后规范切除1例;另1例因囊肿感染行病灶清除术形成甲状舌管瘘尚待作规范切除.结论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应行规范切除,即使合并感染者也应在感染控制后按规范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著者在1961~1981年间共治疗甲状舌管囊肿/瘘管(以下简称甲舌囊肿/瘘)141例,其中28例是术后复发病例(其中两例是在著者单位手术以后复发的)。复发病例经切除舌骨中段并连同颈前、舌根区之囊肿/瘘管周围软组织整块切除,术后再无复发。本文对甲状舌管之胚胎发生、病理组织解剖所见及手术范围、术式,本组复发病例情况等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瘘管)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甲状舌管囊肿(瘘管)病例(含7例术后复发者),术前感染病例先行抗炎治疗,通过查体及B超检查,准确判定甲状舌管囊肿(瘘管)与舌骨关系,处理舌骨;术前一天或术中先注亚甲蓝液入囊管内示踪,行S istruk术式,仔细分离分支,手指触诊疑为残存病灶处,行环形缝扎或射频、微波等处理。结果28例均获成功,随访一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对甲状舌管囊肿(瘘管)的病人,在手术时要认真仔细,尤其在处理小分支要彻底,切除中段舌骨应稍宽,是可以有效的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6.
<正> 鱼刺引起颈部囊肿,瘘管临床少见。我院曾遇两例,经手术证实为鱼刺刺伤甲状舌骨膜所致,现报告如下: 例一徐××,男,21岁。因颈部瘘管二年拟诊甲状舌管瘘而入院。入院前,曾在他院施行甲状腺舌管瘘切除术,但术后复发。检查;一般情况好,颈正中相当甲状软骨上方可见一瘘管口,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入院后在局麻下行甲状舌管瘘切除术,术中用探针指示瘘管方向,瘘管並不通向舌骨,而通向气管方向。在剥离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17.
对52例甲状舌管囊肿(瘘),进行临床分析,指出本病的诊断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认为术后复发与手术时未能完全切除舌骨中段组织及囊肿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状舌管囊肿及瘘临床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效果的及其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的患者中符合研究需求者68例,均行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手术切除术,分析手术过程及预后效果。结果患者行切除术后基本状况稳定,术后送组织病理活检均确诊为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方式为一期愈合,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进行复发情况的跟踪随访,最后发现1例复发病例,综合复发率为1.47%,总体疗效好。结论对于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使用手术治疗疗法可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功能,副作用轻微,预后情况好,而术后存在复发原因为手术过程不彻底、存在微小病灶未被切除,故应选择适宜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做到囊肿及瘘的彻底切除,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是颈部先天性疾病 ,应手术切除治疗 ,但是若不能正确处理舌骨或手术方式不当 ,可导致复发[1,2 ] 。本文分析 1988~ 1998年我科收治的 51例行常规手术的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的临床资料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与舌骨的关系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减少术后复发。1 临床资料男 31例 ,女 2 0例 ;年龄 3~ 38岁 ;病程 2月~ 5年。囊肿 37例 ,瘘管 14例 ,位于舌骨平面上方者 9例 ,位于舌骨平面下方者 4 2例 ,均行常规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囊壁与管壁多数被覆鳞状上皮 ,亦有内衬扁平上皮或柱状上皮。切除后的舌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瘘)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6例甲状舌管囊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瘘),未发现恶变;术后随访6~24个月,有1例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78%.结论 手术是甲状舌管囊肿(瘘)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不彻底性是导致术后复发最根本的原因;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瘘)发病机理,避免急性炎症期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而选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瘘管,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