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20年代胰岛素问世以来,糖尿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糖尿病病人的预后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1.国内常用的胰岛素制剂:胰岛素可从牛、猪或鱼类的胰脏中提取。我国主要以猪胰脏作为原料。目前国内用的胰岛素有两种: (1) 普通胰岛素(又名锌胰岛素结晶):酸性蛋白溶液,外观无色透明,皮下注射吸收很快,作用持续时间也短,故一日至少注射2次。若静脉应用,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由于目前其口服制剂尚未研制成功 ,故必须注射用药。对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病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控制或缓解 ,除与饮食的控制及工作运动量的调节情况是否适当有关外 ,胰岛素的用量及方法是重要的因素。因此 ,胰岛素注射技术及其护理 ,与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现将应用胰岛素时的注意事项及护理介绍如下。1 识别胰岛素制剂的种类及作用时间1 1 速效胰岛素 又名普通胰岛素 ,正规胰岛素、短效胰岛素 (RI) ,作用快 ,可供皮下或静脉注射。可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合使用。皮下注射后30min…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不同的给药途径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的反应性差异等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 ,现将胰岛素不同的给药途径及其特点与护理介绍如下。1 常用的给药途径及特点注射性胰岛素给药方式 :(1)静脉滴注法。主要适用于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严重外伤、感染合并外科治疗围手术期者。一般选用小剂量 (速效 )胰岛素滴注法 [0 .1U (kg体重·h) ]。优点 :简便、有效、安全 ,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选用速效胰岛素 ,如速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诺和灵R)、普通胰岛素 (RI)。 (2 )…  相似文献   

4.
应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DM)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应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报告如下。1储存及开启后安全使用时间将胰岛素置于冰箱冷藏室内,保持2~8℃,忌暴晒及冷冻,如过期或出现结晶不宜再使用。中、长效胰岛素在5℃可放置3年效价不变,而普通胰岛素在5℃放置3年后效价减弱。为探讨低温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临床问题解答问:为什么普通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普通胰岛素,且其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答:临床上对于病情稳定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常采用普通胰岛素和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混合使用——混合胰岛素。因为长效胰岛素里所含的鱼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制剂不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尽管临床上进行仔细调整,仍不能模拟体内胰岛素分泌状态,常难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据知许多因素可影响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吸收,但研究表明胰岛素多聚体是影响其吸收的最大障碍。由于只有单分子胰岛素才较易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吸收,因而普通胰岛素(RI)皮下注射后,餐后1~2h血糖难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干预前后血糖波动对1,5-脱水山梨醇(1,5-AG)的影响研究分析,探讨1,5-AG能否作为监测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状态以及反映高血糖波动的指标。方法:将HbA1c>7.0%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特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A1c、FA、1,5-AG变化的差异。结果:在给予不同胰岛素治疗后2周后,1,5-AG水平即明显升高,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组1,5-AG水平高于预混人胰岛素组(17.5±6.9mg.L-1对10.0±6.6mg.L-1,P<0.01),而两组HbA1c控制水平无显著差别(6.9%±0.9%对7.1%±0.8%,P>0.05)。结论: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对比普通的预混人胰岛素制剂,在相同HbA1c控制水平下,2hPG更接近正常,1,5-AG水平升高更明显,1,5-AG更特异性地反映高血糖。  相似文献   

8.
背景: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成分之一胰岛素可以促进溃疡愈合。目的:观察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在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中的疗效。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外科方法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根据皮肤溃疡处干预方式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②一般制剂组应用甲硝唑+山莨菪硷1+普通短效胰岛素处理创面。③单纯微囊组创面外敷不含有效药物成分的微囊化载体膜。④微囊化有效制剂组溃疡处外涂微囊化载体制剂膜,内含药物成分与一般制剂组相同。定时测量溃疡面积,记录溃疡愈合时间,取创面全层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纤维连接蛋白阳性细胞数量。结果与结论:微囊化有效制剂组大鼠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其他3组(P<0.05或P<0.01),微囊化有效制剂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纤维连接蛋白阳性细胞数目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和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9.
杨萍  李素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11-4111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特效药物,是一种替代治疗。常用有短效、中长效制剂。常用的有普通胰岛素、生物合成胰岛素及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等。通常于餐前经皮下或静脉注射。后两种作用时间较慢而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注射的4h内开始起作用,作用最强时间在8~20h内,持续时间在18~36h内。而普通胰岛素则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一般在注射后0.5~1h之内即开始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对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6名健康人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c1)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23.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间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年龄增大,其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提示精神分裂症与糖代谢异常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 多年来,我院制剂室根据《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一书中处方(呋喃西林0.02 g,盐酸麻黄素1 g,氯化钠0.62 g,蒸馏水100 ml)配制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剂。室温存放1~2 d后,制剂中常出现麻黄素结晶。因此,通过反复试验,找出原因,改进处方含量及水温,使制剂久存无结晶析出,亦无疗效影响。更改后处方为:呋喃西林0.015 g,盐酸麻黄素1.0 g,氯化钠0.55 g,蒸馏水加至100 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β细胞(RIN-m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与普通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本实验于2004-05/2004-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完成。RIN-m细胞被培养并常规培养传代。诱导凋亡接种于6孔板或者96孔板后常规培养2d,待细胞长至70%满左右时,吸去培养基,加入含10g/L血清白蛋白,10mL/L乙醇,20mL/L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正常对照组),或者含10g/L血清白蛋白,体积分数为0.01乙醇、体积分数为0.02胎牛血清和0.3mmol/L棕榈酸的培养基(凋亡对照组),或者含10g/L牛血清白蛋白,体积分数为0.01乙醇、体积分数为0.02胎牛血清,0.3mmol/L棕榈酸以及100nmol/L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组)或者100nmol/L普通胰岛素(普通胰岛素组)或者10nmol/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的培养基,孵育24h后,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诱导细胞凋亡。采用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检测各组RIN-m细胞的凋亡,吸光度值代表细胞裂解液中核小体的数量,即DNA断裂的数量。结果:0.3mmol/L棕榈酸孵育后RIN-m细胞出现核皱缩、碎裂等典型凋亡表现。①甘精胰岛素组、普通胰岛素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亚二倍体细胞比率(32.00±3.08)%,(35.97±3.14)%,(25.2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成制剂黄地安消胶囊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肺热津伤证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3月-2015年11月在泾县中医院筛选60例2型糖尿病肺热津伤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地安消胶囊(由黄连、葛根、生地、麦冬、枇杷叶组成),2组患者各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后监测记录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2组FBG、2h PG、Hb A1c、FINS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的FBG、2h PG、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 A1c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制剂黄地安消胶囊联合胰岛素治疗肺热津伤证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应用长效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混合制剂时,为什么要先抽吸短效的,后抽吸长效的?答:临床上常用长、短效胰岛素混合后的制剂来代替中效胰岛素;或者利用长、短效胰岛素的不同比  相似文献   

15.
噻唑烷二酮类 (Thiazolidinediones)化合物是一类抗糖尿病制剂。它的家庭成员目前有曲格列酮 (troglitazone)、匹格列酮( pioplitazone)、罗西格列酮 (rosiglitazone)、恩格列酮 (englitazone)和希格列酮(ciglitazone)等。目前研究最多的为前3种。其中曲格列酮已于1997年1月被FDA批准用于NIDDM的治疗。噻唑烷二酮类是一组胰岛素 -增敏化合物 ,它通过增加在靶组织 (例如肝脏、肌肉和脂肪 )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这些化合物在胰岛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开启后使用中普通胰岛素细菌污染情况,确保普通胰岛素安全使用.方法 对82瓶开瓶28 d内正在使用中的普通胰岛素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开瓶天数和抽吸次数与细菌培养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开瓶7 d内使用的胰岛素细菌培养全部阴性,开瓶8~15 d的胰岛素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2/20),开瓶16~28 d的阳性率为20%(4/20),3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1~10次的27瓶胰岛素中细菌培养全部阴性,抽吸11~20次的27瓶胰岛素中细菌培养阳性1瓶(阳性率4%),抽吸>20次的28瓶胰岛素中细菌培养阳性5瓶(阳性率18%),3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胰岛素开瓶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7 d内使用是安全的,抽吸次数在10次以内的胰岛素适当延长使用时间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目的:比较相同体质量不同饮食诱导及不同体质量相同饮食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0/2007-09在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材料:SPF级1个月龄雄性SD大鼠20只;胰岛素溶液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按照4 mU/(kg·min)的滴速标准用前临时配制.方法:按体质量分组4组:体质量在(140±10)g范围的为普通饲料组、高盐高脂饲料组、高糖高脂饲料组,体质量在(180±10)g范围为高糖高脂饲料组,每组5只.主要观察指标: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验证是否有胰岛素抵抗:不同体质量、不同饮食配方与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关系.结果:轻体质量和重体质量大鼠在基础血糖、基础血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喂养4个月后,两组大鼠体质量、肾脏和附睾周围脂肪重量及GIR60-120差异已无显著性意义,血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n(FINS)、Ln(SINS)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体质量(140±10)g大鼠经高脂喂养4个月后,高脂喂养组与普通饲料组体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肾脏周围脂肪重量、喂养后血压、Ln(FINS)、Ln(SINS)及GIR60-120差异都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高脂高糖及高脂高盐喂养大鼠除Ln(SINS)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外,其他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基础体质量较低的大鼠易出现胰岛素抵抗,高脂饮食能更易成功诱导低体质量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在高脂喂养中,饲料中的高糖与高盐对胰岛素抵抗生成影响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背景:药食两用中药山药、苦瓜和甘蔗纤维等降糖和降脂作用明显,但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山药苦瓜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及抗感染能力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科技开发中心、药理教研室、实验动物中心、中心实验室。材料:选用SPF级雌性SD大鼠80只,鼠龄4个月。二甲双胍(吉林省东北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0126)。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试剂盒购于北京中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urestepLifescan血糖仪及试纸(美国强生公司);胰岛素放射免疫试剂盒(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鸦UV-301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由广东医学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批号040321,混悬液,由山药、苦瓜和甘蔗渣膳食纤维等成分经水提而成,其中生药含量1kg/L。方法:实验中的动物饲养和标本采集于2004-06/2005-12在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实验室完成,指标的检测在广东医学院药理研究室和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5mL/kg。其余60只大鼠灌胃脂肪乳剂5mL/kg,1次/d,连续4周后,大鼠禁食12h,腹腔注射2g/L链脲佐菌素30mg/kg。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3d后测随机血糖,2周后重复测血糖,以血糖水平高于13.5mmol/L或尿糖>荻以上且持续2周为造模成功(n=48)。②将48只大鼠按随机摸球法分为3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每组16只。模型组灌胃脂肪乳剂5mL/kg;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灌胃脂肪乳剂5mL/kg后分别灌胃二甲双胍1mg/kg和含生药1kg/L的山药苦瓜复方制剂5mL/kg。正常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5mL/kg。各组均1次/d,连续6周。③在实验结束前1天测随机血糖。禁食12h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按相应试剂盒说明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先用Levene’stest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用Bonferroni检验,如方差不齐则用Tamhane’sT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山药苦瓜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和血浆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造模失败脱失12只,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在实验过程有4,2只动物死亡,最终6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t=2.673~4.224,P<0.05~0.01),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t=3.780~5.824,P<0.05~0.01)。模型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825,P<0.05),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3.906,3.056,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3.014,P<0.05),但空腹血糖水平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相近(P>0.05)。②血脂水平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t=2.521~4.892,P<0.05~0.01)。模型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466,2.512,P<0.05),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612,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3.688,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浆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620,P<0.05)。③血浆蛋白水平测定结果:各组大鼠血浆总蛋白水平相近(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t=3.773,3.104,P<0.05),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相近(P>0.05),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t=2.830~3.056,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604,3.808,P<0.05)。结论:山药苦瓜复方制剂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提高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应用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朱寿美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25-927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生化特征的综合征 ,其主要缺陷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 ,从而引起各种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障碍。胰岛素能促进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异生 ,是糖尿病 (DM)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自Bending等于上世纪 2 0年代发现并首次在临床应用胰岛素以来 ,经过人们 70多年的不懈努力 ,胰岛素在制剂的改良、治疗方案的更新、注射装置的改善、护理措施的完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 ,本文就胰岛素应用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胰岛素种类根据制剂的作用时间不同分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 ;根据来源不同分猪…  相似文献   

20.
齐海燕  贾光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131-1132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油膏联合用普通胰岛素和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糖尿病足病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6例,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组用复方紫草油膏联合用普通胰岛素和山莨菪碱局部湿敷,对照组常规换药。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93%)明显优于对照组(71.88%);愈合时间观察组(18±3.54)d明显短于对照组(23±2.6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紫草油膏联合用普通胰岛素和山莨菪碱局部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