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州市水产研究所于2006~2007年在6口不同条件的池塘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斑点叉尾主养试验,主要探讨池塘条件、饲料类型、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斑点叉尾生长、产量、存活率、商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高铁酸钾对养殖动物的安全性,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高铁酸钾对斑点叉尾鮰幼鱼和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斑点叉尾鮰幼鱼和南美白对虾表现出不同的毒性作用,但均为低毒性,对斑点叉尾鮰幼鱼和南美白对虾的96 h LC50值分别为95.01 mg/L和609.45 mg/L。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的毒性主要表现在鱼体接触染毒物质后的24 h内,而南美白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则与暴露时间呈正比。研究结果将对斑点叉尾鮰和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高铁酸钾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是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在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中应用HACCP体系即在每一养殖环节进行危害分析,并确定关键控制点加以控制,使养殖生产免受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确保斑点叉尾鮰的质量安  相似文献   

4.
2017年以来,江苏斑点叉尾鮰养殖规模急剧扩大,养殖面积已经达1万hm2,养殖产量也占全国总量的1/4。为了进一步推进江苏鮰鱼产业的稳定发展,文章从消费动态、苗种瓶颈、养殖模式和加工产业等方面概述了江苏斑点叉尾鮰产业现状,提出了产业面临的问题。随着沿海池塘养殖规模的大幅增加,江苏鮰鱼产业苗种和消费市场出现严重的供求不平衡,苗种和消费严重依赖省外,同时加工产品缺乏创新,消费形式单一。因此,研究提出良种良法结合,加强加工研发,建立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以实现本省鮰鱼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信喜 《科学种养》2011,(12):37-38
斑点叉尾鲴具有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速度快、易捕捞、肉味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鱼名优养殖品种。叉尾鲴同类不相互残杀,适宜池塘主养或网箱养殖。我场就如何提高斑点叉尾鲴苗种成活率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鮰肉嫩味美,生长快,适应性广,市场广阔。网箱无公害养殖每立方米产量可达60~7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开背调味鱼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背调味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选取-2、4、10 ℃作为储藏温度,测定储藏过程中鱼肉的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离心损失率和K值,并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开背调味鱼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储藏温度下开背调味鱼的感官评分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H和离心损失率先降低后升高,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和K值均呈上升趋势。-2、4、10 ℃储藏温度下的调味鱼储藏期分别为25、10、6 d。-2 ℃冰温条件能明显延长调味鱼的储藏期,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种子科技》2016,(9):1-1
初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申航智能流水养鱼基地里加州鲈和斑点叉尾鮰在推水设备形成的水流中逆流而上,在物联网的监控下,饲料和用药都实现了精准投放,用药节省90%,产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池塘养殖鲤鱼(简称池塘鲤)和稻田养殖鲤鱼(简称稻田鲤)的生物学指数和肌肉营养价值的差异.取体质量约8009的2种养殖鲤鱼各3尾,测量和比较生物学指数并分析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 显示,池塘鲤的肥满度和出肉率显著高于稻田鲤,而尾柄长/尾柄高比值以稻田鲤较高,池塘鲤肌肉中的粗脂肪、粗蛋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养殖池塘水草覆盖面积对养殖水质和对中华小长臂虾生长性能的影响,设伊乐藻密度为10%、30%、50%(A、B、C)3组试验,每666.7m2放养平均尾重0.01 g的虾苗50万尾.每5天测定一次水化指标,试验结束后测量虾的生长指标及饲料系数.结果 表明,水温在20天后A>B>C;溶氧在15天后B>A,C组在25~4...  相似文献   

11.
以感官评价、色度、凝胶强度和肌肉组织结构为观察因素,研究了3种放血方式(自然死亡、静态放血、运动放血)对斑点叉尾鱼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运动放血的鱼肉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色度好,凝胶强度达到447g·cm,鱼肉肌纤维结构排列紧密有序。  相似文献   

12.
<正>初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申航智能流水养鱼基地里加州鲈和斑点叉尾鮰在推水设备形成的水流中逆流而上,在物联网的监控下,饲料和用药都实现了精准投放,用药节省90%,产量提高60%。与此同时,姑苏城内、太湖之畔,正在进行着一场互联网和现代农业交互碰撞的饕餮盛宴。9月6—7日,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在苏州召开。国家相关部委、全国各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者、涉农互联网企业和新农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畅想"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美好未来。在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今天,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本届全国首次"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旨在合理选择美洲鲥当年鱼种池塘养殖模式。以美洲鲥当年鱼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遮荫池塘和敞口池塘两种池塘养殖模式,比较美洲鲥当年鱼种消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养殖前期,敞口池塘美洲鲥内脏团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遮荫池塘的;在43天和57天时敞口池塘美洲鲥内脏团的胃蛋白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高于遮荫池塘,在15天和29天时则相反;养殖后期,遮荫池塘美洲鲥肝和胃组织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79天、106天和120天均高于敞口池塘的;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106天和120天也都高于敞口池塘的,在92天时遮荫池塘中美洲鲥肝和胃组织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却低于敞口池塘。研究表明,在高温季节,美洲鲥当年鱼种养殖无需遮荫方式,可以直接采用敞口池塘。  相似文献   

14.
一、池塘条件与处理 池塘面积3~30亩,水深1-1.6米,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塘保水性能好,池坡比为1:3~3.5,池底淤泥厚10厘米以内。池塘中部为浅水区,常年能保持水深0.8—1.2米,池底四周开挖环形沟,宽3~5米、深0.4~0.6米,做为投饵场和龙虾栖息、捕捞的集虾沟。池塘内按每亩0.3千瓦的功率配备增氧机。  相似文献   

15.
设置1~#、2~#、3~#、4~#4个池塘和a~#、b~#2个水族箱进行大刺鳅的越冬试验。试验池塘均为面积40米2的水泥池,其中1~#池塘加温加土,2~#池塘加温不加土,3~#和4~#池塘均加土不加温,1~#、2~#、3~#在温棚内,4~#池塘在温棚外,4个池塘有增氧设施。水族箱长宽高分别为120厘米×40厘米×50厘米,内不加土,装有加热和增氧设施。大刺鳅放养情况:1~#池塘300尾,2~#池塘300尾,3~#池塘100尾,4~#池塘100尾,2个水族箱分别放入25尾,大刺鳅平均体长18.7厘米,平均体重13.24克。试验时间从2019年11月12日至2020年4月12日。试验期间,水族箱的水温维持在16℃以上,而1~#~3~#池塘的水温为9.5~25℃,4~#池塘水温为6.8~18℃。结果显示,水族箱中的大刺鳅成活率为100%,1~#~3~#池塘大刺鳅成活率则分别是76.3%、72.3%和16%,4~#池塘大刺鳅越冬成活率为0。结果说明,温棚对大刺鳅越冬具有明显效果,可大幅度提高大刺鳅越冬成活率。加土池塘水体温度比不加土池塘高出0.3~1℃,对提高大刺鳅越冬成活率具有一定帮助。当水温长期处于7~10℃时,大刺鳅无法安全越冬;当水温高于16℃时,大刺鳅则可以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惫回(Ietalurus Punetaus)属鲇形目、鲴科鱼类,俗称沟鲇、美洲鲇、美国鲴鱼,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需求量的上升,该鱼的苗种供应量常常满足不了商品鱼养殖的需求,因此,  相似文献   

17.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又称黄喉水龟、石金钱等,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黄喉拟水龟性情温驯,肉质鲜美,是食用、药用兼具观赏性的名贵龟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鉴于目前黄喉拟水龟多是庭院养殖,我们在野外池塘进行了养殖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现将黄喉拟水龟野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养殖户参考应用。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野外常规的水泥池,单池面积100米2,池深100厘米,水深70厘米,池墙顶部设防逃檐,池边  相似文献   

18.
1. 池塘条件 池塘主养草、鲂成鱼,面积10亩左右,东西长,南北宽,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水深2.3米左右。 2. 网箱制作与设置 在鱼塘南、北岸各打入2根木桩,将纲绳两端固定在两边木桩上,网箱挂在纲绳上即可。网箱用聚乙烯网片制作,箱与箱间隔10米,每只网箱长8米、宽5米、深1.5米,入水1米深。每箱放入新鲜水花生作为黄鳝的栖息点,并缝好盖网。  相似文献   

19.
《科学种养》2014,(1):64-64
最近,一批人工繁育的玉足海参苗种经池塘养殖后达到商品规格,这意味着海南省人工繁育玉足海参池塘养殖试验初获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30亩,池底既有深水区(1.5米左右),又有浅水区(0.8—1.0米)。池内周边开挖环沟,离池埂脚3米处开挖,环沟宽6米、深0.8米,池塘内侧池坡比1:2.5~3.5,水源良好,排灌水设施完善,进排水口均安装密眼过滤网。池埂牢固,在池内距岸50厘米处设防逃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