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拜村①的苗族银饰加工,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相当影响.其加工各种类型的银饰几乎都可以说是最具苗族银饰文化的典型款式.苗族的历史文化蕴藏在银饰的纹饰含义中,蝶纹、变形饕餮纹、祖神纹都是具有苗族独特民族特色的纹饰.苗族有<运金运银>古歌,从中可以看到苗族对金银的富有生活情趣和历史哲理的理解.就银饰生产持续发展和消费而言,大有文章可作,但是面对现代市场,苗族的银饰加工和销售,尚有许多工作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苗族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强大的生命力来自苗族服饰的生态特征.首先,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苗族服饰在制作和穿着方面具有生态美学意义;其次,作为文化载体的苗族服饰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生态美学意义;最后,从苗族服饰的社会功能看,它也具有生态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芦笙是苗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乐器、法器、神器.芦笙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等领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民族性格、文化面貌、心理素质及伦理道德.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是苗族芦笙文化保留得比较完整、厚重的地区之一,以之为个案进行剖析,可以探寻苗族芦笙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文山地区发现的可以背着走的织布机,这是苗族迁徒农业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苗族人在很古老的时候就会纺麻,有麻崇拜意识.中国用麻的历史比用丝和棉的历史长.迁徙农业中的粮食要素有小米、马铃薯、荞麦、玉米等,俗语说“桃树开花,苗族搬家”,苗族就主要依靠这些粮食度过迁徙的艰难岁月.迁徙中苗族有效地因地制宜创造了棚架房、土房、草房等,与此同时还创造了治病防病的苗族医药.  相似文献   

5.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解放以后,虽然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有着共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但苗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6.
《苗族十二组主歌》在川黔滇方言贵阳次方言西南土语的苗族当中广范流传,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该苗语区,如在清镇、紫云、长顺、安顺、贵阳市花溪区等苗族同胞中,均把唱《主歌》当作一件最要紧的事,特别在为儿女缔结姻缘时,有称:“绕三年的场,不如唱一夜的歌”,这是一笔珍贵的苗族文化财富.《主歌》共十二组,除第二组仅一首外,其余均为上、下两阕,亦称十二排歌.由于苗族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主歌》一代代地口头传承下来,而保留着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这里,我们加深对于《主歌》的认识和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促进把苗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在现代社会产生的积极的时代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苗族历史悠久。由于历经战乱,迁徙频繁,从平原水乡到边远山区,乃至国外。因而源于劳动生产,植根巫文化的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战斗历史的描述、艰苦生活的体现,顽强性格的表达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独特的审美艺术特色。一、雄浑阳刚之美舞蹈属于观赏艺术,因而动态性是它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的审美特征。苗族舞蹈在这一点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因为苗族先民基本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在战争环境中产生的舞蹈,必然是以战斗为主旋律,所表现那种上刀山、下火海和剽悍勇敢、气势雄浑的形象,具有极为鲜明的动态性,是阳刚之美别开生面的具体表现。以《…  相似文献   

8.
所谓温和文化民族这个提法,是相对于激进文化民族而提的。而这个提法,又是笔者近年来对西南少数民族中的苗族、侗族、水族等多个民族作文化上的田野考察时所得到的一种看法。不过仍是个案研究的提法。为什么要这样提,大概基于这样一些原因。第一,长期聚居山区的少数民...  相似文献   

9.
论苗族的生态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原生态的存在于苗族民间几千年的生活习惯.我们要达到跨越工业现代化时期努力赶上生态现代化的目标,保护、传承、推广苗族的生态文明现、生态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苗族的生态道德观把生态道德的视野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一切生物与自然界;认为人与自然都具有外在的价值与内在的价值;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动物,肩负着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与自然共生共荣的道德代理者的职责.这些观点与现代生态伦理观相吻合,但两者又有质的区别.苗族生态道德观是建立在苗族巫术一宗教信仰上的,为了信仰而关爱一切生物,这种生物道德观是靠文化来维系的,无法动摇,现代生态伦理观企图建立一种新的伦理道德去感化人,在商品经济时代,实践起来却是困难的.推广苗族生态道德观必须坚持"发展保护传承,传承保护发展"的方针,建议政府加大对苗族地区的投入并协调生态补偿,俾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张玉华 《理论界》2013,(3):62-65
文章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在广西那坡县S苗族屯的参与观察和对典型人物深度访谈,认为受到苗族传统文化及教育传承的影响,该社区基本层面的自我和谐较好。同时,市场经济理念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强大渗透,使得苗族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变化,社区人与自我和谐面临不少问题,需从文化教育传承层面采取措施,以有效促进人与自我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