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复方中药制剂预防IBD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80只35日龄的SPF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Ⅰ组为复方中药制剂组、Ⅱ组为中药配方组、Ⅲ组为IBD病变组织裂解物组、Ⅳ组为对照组。用药后第10d对4组鸡同时用IBD强毒攻击,结果各组的保护率分别为Ⅰ组95%(19/20)、Ⅱ组60%(12/20)、Ⅲ组70%(14/20)、Ⅳ组15%(3/20)。Ⅰ组保护率比Ⅱ组和Ⅲ组高25~35%,差异显著;比Ⅳ组高80%,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复方中药制剂对IBD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复方中药制剂预防IBD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80只35日龄SPF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I组为复方中药制剂组,Ⅱ组为中药配方组,Ⅲ组为IBD病变组织裂解物相,Ⅳ组为对照组,用药后第10天对四且鸡同时用IBD强毒攻击,各线的保护率为I组95%(19/20),Ⅱ组60%(12/20)Ⅲ组70%(14/20),Ⅳ组15%(3/20),I组保护率比Ⅱ组和Ⅲ组高25~35%(pH〉0.01),比Ⅳ组高80%(P〈0.01)。然后选择IBD多发地  相似文献   

3.
抗IBD中药制剂治疗IBD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60羽32日龄SPF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0羽,I组为抗IBD中药制剂治疗组,Ⅱ组为IBD卵黄囊抗体治疗组,Ⅲ组鸡口服抗IBD中药制剂2ml/羽,Ⅱ组鸡肌肉注射IBD黄囊抗体1ml/羽(抗体效价1∶128)Ⅲ组鸡注射生理盐水1ml/羽。然后然后观察鸡的病情变化、死亡情况和死鸡病理变化。结果表明,I缄治愈率为90%(18/20),Ⅱ组治愈率为75%(15/20),Ⅲ组仅存活20%(4/20),I正  相似文献   

4.
中药抗病毒合剂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精选具有较强抗病毒作用和促进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诱导干扰素产生、抗菌消炎作用的10余种中草药,经水提制成复方中药抗病毒合剂,并首先试验用于抗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试验将180只AA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0只。Ⅰ组为抗病毒合剂治疗组,Ⅱ组为抗IBD高免卵黄抗体治疗组,Ⅲ组为对照组。试验鸡于35日龄同时接种IBDV强毒0.2ml(滴鼻),待全部被接种鸡出现IBD临床症状后,Ⅰ组灌服中药抗病毒合剂2ml/kg(每ml含生药2g),Ⅱ组注射抗IBD高免卵黄抗体2ml/kg(琼扩效价164),Ⅲ组注射生理盐水2ml/kg。结果Ⅰ组存活率为91.7%(55/60),Ⅱ组存活率为93.3%(56/60),Ⅲ组存活率为16.7%(10/60)。表明抗病毒合剂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免疫系统和重要实质器官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文举 《养猪》1998,(2):5-6
选择初生重相近的9窝乳猪,以窝为单位随机分为3组,每组3窝。三组饲粮中分别添加VB1210μg/kg,20μg/kg,30μg/kg,进行补饲试验,试验期42天。结果Ⅰ、Ⅱ、Ⅲ组之间在21日龄、28日龄、35日龄、42日龄体重及全期增重、日增重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以Ⅰ组为对照,Ⅱ、Ⅲ组比Ⅰ组分别提高日增重11.35%、32.16%。Ⅰ、Ⅱ、Ⅲ组料重比分别为0.64、0.60、0.54。Ⅱ、Ⅲ组分别比Ⅰ组提高饲料利用率6.25%、15.63%,经济效益对比,Ⅱ、Ⅲ组比Ⅰ组分别提高经济效益12.04%和34.57%。结果表明,乳猪饲粮中添加30μg/kgVB12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自然发生法氏囊(IBD)病鸡的法氏囊、脾脏和肾脏等制成IBD灭活油乳剂苗,经二次免疫皖西白鹅后,可获得琼扩(AGP)抗体效价为1:64的鹅抗鸡IBD高免血清。鹅体在第二次免疫后15天,抗体效价可达高峰,并至少可维持10天以上。用鹅源抗血清对自然发生IBD的病鸡群进行肌注1.0ml/只,其有效治愈率为95%,对人工感染30日龄雏鸡的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与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疫苗对雏鸡联合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14只11日龄海赛克斯褐公鸡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用新城疫弱毒苗和ND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Ⅱ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免疫,Ⅳ组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V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增加IBD弱毒苗免疫。5组鸡分别隔离饲养,定期测定血清NDHI效价与IBD琼扩效价。选择时机用强毒攻击,观察各组鸡的保护情况。结果:(1)Ⅱ、Ⅳ、Ⅴ组鸡均能  相似文献   

8.
中药对人工感染IBDV鸡产生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20只非免疫鸡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44只。A组给中药2次,B组5次,C、D、E组不给中药。于14日龄对A,B,C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于21日龄对A,B,C,D组接种新城疫(ND)Ⅱ系疫苗,于46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5只鸡均攻ND强毒。结果表明:攻IBDV后一周,C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新城疫Ⅱ系苗免疫后,B组鸡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效  相似文献   

9.
助阳中药粗提物对粤黄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1日龄健康雌性粤黄鸡120只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淫羊藿粗提物、2%补骨脂粗提物、1%淫羊藿粗提物+1%补骨脂粗提物。在14日龄时给每只鸡接种1次鸡新城疫Ⅰ系疫苗。试验期(8周)末,与Ⅰ组比较,Ⅱ、Ⅳ组胸腺指数显著减小(P<0.05),脾脏指数显著增大(P<0.05),Ⅳ组的法氏囊指数也显著增大(P<0.05);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以Ⅱ、Ⅳ组升高极显著(P<0.01),Ⅲ组升高显著(P<0.05);血清中NDV抗体滴度Ⅱ、Ⅳ组升高显著(P<0.05);血清中T3含量Ⅱ、Ⅲ组升高显著(P<0.05)、Ⅳ组升高极显著(P<0.01);T4含量仅Ⅳ组升高显著(P<0.05),Ⅱ、Ⅲ组升高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淫羊藿粗提物和淫羊藿粗提物+补骨脂粗提物均能增强粤黄鸡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而补骨脂粗提物只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将114只11日龄海赛克斯褐公鸡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用新城疫(ND)弱毒苗和ND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Ⅲ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免疫,Ⅳ组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增加IBD弱毒苗免疫。5组鸡分别隔离饲养,定期测定血清NDHI效价与IBD琼扩效价。选择时机用强毒攻击,观察各组鸡的保护情况。结果:(1)Ⅱ、Ⅳ、Ⅴ组鸡均能很好地抵抗NDV强毒的攻击,Ⅲ、Ⅳ、Ⅴ组鸡无论对IBDV人工感染,还是自然感染,均有坚强的保护力;(2)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疫苗不干扰ND疫苗的免疫应答;(3)IBD弱毒苗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有一定影响,在免疫初期能促进机体尽快对ND疫苗产生应答,但后期ND疫苗的HI抗体降低较快;(4)ND疫苗对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显著影响。作者提出,对雏鸡首免(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可采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进行免疫,至少可以保护到上笼后或开产前免受NDV和IBDV的感染,既简化了免疫程序,又可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35周龄海兰种蛋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第Ⅰ、Ⅱ、Ⅲ、Ⅳ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50、100、150、200mg/kg,第Ⅴ组作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持续饲喂25d。于试验前及试验后第5、10、15、20日分别测定血锗含量、血清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以及血清LPO含量。试验结果:(1)第Ⅰ~Ⅳ组鸡血锗含量比对照组(Ⅴ)显著增多(P<0.01),而第Ⅰ~Ⅳ组间未见明显规律性剂量依赖关系;(2)第Ⅰ~Ⅳ组鸡血清SOD活性和全血GSH-Px活性比对照组(Ⅴ)明显增强,而血清LPO含量却显著降低(P<0.01);(3)血锗含量与血清SOD和全血GSH-Px活性呈正相关(r=0.463和0.529),而与血清LPO含量呈强负相关(r=-0.751)。试验结果表明,Ge-132能明显地增强鸡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球虫感染鸡免疫器官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球虫感染鸡免疫器官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0只24日龄健康罗曼蛋公雏,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所设组别分别为中药感染球虫组(Ⅰ)、中药不感染球虫组(Ⅱ)、不给药感染组(Ⅲ)和空白对照组(Ⅳ).将中草药复方制剂添加至饲料中喂给Ⅰ、Ⅱ组,Ⅰ、Ⅲ组于27日龄时接种5×104个/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于34日龄时称重、剖杀,并摘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称重.结果表明:Ⅰ、Ⅱ组的平均增重与Ⅳ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样,Ⅱ与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Ⅰ组和Ⅲ组的脾脏指数与Ⅳ差异极显著(P<0.01).复方中草药制剂能提高球虫感染雏鸡的生长性能,并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复方黄芪制剂对雏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将200只7日龄农大3号雏鸡随机分成Ⅰ组(健康对照组)、Ⅱ组(感染对照组)、Ⅲ组(中药治疗组)和Ⅳ组(中药预防组)。Ⅰ组不感染,不给药,Ⅱ组、Ⅲ组于7日龄时按按100 ELD50剂量滴口感染鸡IBDV,Ⅲ、Ⅳ组于8日龄按20 g/kg体重,口服复方黄芪制剂,每天2次,连续灌服6 d。然后在14、17、20日龄时各组取8只,分别称重后自心脏采血1.0 mL,制备血清,用于IFN-γ、IgG、IL-2的测定。之后扑杀鸡只,摘取法氏囊、脾脏、胸腺,用于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如下:中药预防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提高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提高血清中IFN-γ、IgG、IL-2的含量;中药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前者明显能修复损伤的免疫器官,恢复正常生长水平,同时血清中IFN-γ、IgG、IL-2的含量,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后者。提示复方黄芪制剂能提高雏鸡的免疫机能,对鸡IBD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同胚培养的含NDV、IBV胚液制备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经免疫效力试验表明,用50倍稀释的鸡二联灭活苗,0.5ml/只剂量免疫18日龄鸡,4周后试验免疫鸡分别进行NDV、IBV强毒攻击,攻毒保护率在50%以上,证明0.5ml剂量含有50个半数保护量(50个PD50),NDHI抗体≥1:16,IBVN抗体≥1:8便可保护。三批疫苗免疫18日龄鸡,0.5ml/只组免疫鸡体现人有效抗体可维持1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5.
IBD疫苗抗原量对鸡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含不同抗原量的IBD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17日龄雏鸡,结果:IBD0-ND二联苗和IBD浓缩苗免疫组难的抗体水平上升较快,免疫11天时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P〈0.01);3个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基本一致,但IBD原菌组鸡的腔上囊损伤最为严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IBD抗原量能刺激鸡早期体液免疫应答,提高特生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用鸡NDⅠ系疫苗紧急气雾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农场饲养的13批(群)46612只AA商品肉鸡,在确诊发生严重的鸡ND疫情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分组试验。试验组(31572只)应用鸡NDⅠ系疫苗紧急气雾免疫,获得87.65%的保护率。对照Ⅰ组(14440只)应用鸡NDⅣ系疫苗紧急肌注免疫,获得的保护率仅为5.51%,对照Ⅱ组(600只)不采取紧急免疫措施,自然发病的存活率为9.17%。  相似文献   

17.
鸡败血霉形体SC克隆致弱株免疫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透明塑料隔离器中进行了鸡败血霉形体人工发病试验,结果30日龄SPF来航鸡在NDV、IBV弱毒诱导和70/1000000(质量分数)氨环境刺激的联合作用下,致病率可达100%(7/7)。经鸡败血霉形体S6克隆致弱株SCF156代培养物点眼、滴鼻免疫后10,20,30d的SPF来航鸡再以MG强毒攻毒,结果,保护率分别达80.0%(4/5),75.0%(3/4)和87.5%(7/8)。近期免疫效果证明,鸡败血霉形体S6克隆致弱株SC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连翘对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60只7日龄健康岭南黄鸡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40只,Ⅰ为正常对照组、Ⅱ为感染病毒组、Ⅲ为中药复方治疗组、Ⅳ为中药复方制剂组,Ⅱ、Ⅲ组均于8日龄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Ⅲ、Ⅳ以20g&#183;kg^-1单剂量灌服中药复方连翘汤。分别于试验后第7、14、21、28日龄采外周血及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测定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鸡外周血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T细胞的含量;放血致死称体质量、脾和法氏囊质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在感染IBDV7d后取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制备组织样品进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连翘制剂可使雏鸡外周血细胞的吞噬能力、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法氏囊和脾脏的质量明显提高,对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有明显的改善和恢复作用,提高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改变CD4^+/CD8^+比值促进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感染病毒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中药复方连翘治疗组与感染病毒组相比能显著提高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9.
35周龄海兰种蛋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第I、Ⅱ、Ⅲ、Ⅳ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50、100、150、200mg/kg,第Ⅴ组作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持续饲喂25d。于试验前及试验后第5、10、15、20日分别测定血锗含量、血清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以及血清LPO含量。试验结果:(1)第I ̄Ⅳ组鸡血锗含量比对照组(Ⅴ)显著增多(P〈0.  相似文献   

20.
“健兔灵”对仔兔驱虫增重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80只60~70日龄的仔兔分成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健兔灵”中药添加剂、投服百球清和复方新诺明,并设对照组进行30d的驱虫、增重的比较试验。结果试验Ⅰ、Ⅱ、Ⅲ组的球虫转阴率分别为10%、60%、0%,球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5%、98.5%、53.6%;对照组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0和-8.5%。经χ2检验,试验Ⅰ、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试验Ⅲ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增重效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