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含小鼠4-1BBL编码区cDNA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目的基因4-1BBL克隆人pUCl9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亚克隆入真核质粒pIRES2-EGFP,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4-1BBL。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COS-7细胞,以RT-PER和观察细胞内荧光的方法检测m4-1BBL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4-lBBL全长cDNA编码序列,转染实验表明4-lBBL基因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结论:鼠4-1BBL全长cDN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COS-7中的表达均获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高表达ZNRD1胃癌细胞模型,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ZNRD1基因全长cDNA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的多克隆位点之间,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经显微注射将重组质粒导入人胃癌细胞SGC7901,G418筛选后应用Nothern blot检测ZNRD1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证实正确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后获得有效表达。表明已成功地构建ZNR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经显微注射法建立了高表达锌带蛋白基因ZNRD1的胃癌细胞模型,为深入研究ZNRD1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人黑素瘤抗原-1(MAGE-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人MAGE-1的小鼠细胞株。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的总RNA,RT-PCR法获得人MAGE-1cDNA,将测序正确的MAGE-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重组质粒pcDNA/MAGE和空载体pcDNA3分别转染入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AGE-1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结果:从肝癌细胞中成功克隆到人MAGE-1基因,经测序证明基因正确,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人MAGE-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已成功构建。将此重组质粒转入的SP2/0细胞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结论:成功构建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转基因细胞,为MAGE-1的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IL-1Ra和人IL-10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用双酶切方法切取PCDI-IL-1Ra和PCDI-IL-10质粒中包含人IL-1Ra和人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并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上,然后用壳聚糖转染上述质粒到原代软骨细胞,RT-PCR检测其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将人IL-1Ra和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mRNA水平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明显提高。结论:真核表达质粒可以用于外源基因的原代软骨细胞导入和表达,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MARCH1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和纯化,为研究MARCH1在小鼠树突细胞(DCs)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小鼠尾部提取cDNA作为模板,采用特异的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ARCH1cDNA片段,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连接于载体pMB-HA质粒上,构建重组载体,经双酶切和DNA测序分析检测重组载体构建结果,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菌、筛选阳性克隆、抽提质粒并进行纯化.结果 PCR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约3900bp)的cDNA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MB-HA-MARCH1,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MARCH1 cDNA片段正确插入该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 成功构建含有MARCH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能感染HCV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中克隆出人LDLR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l-6中进行表达。方法:从HepG2中提取总RNA,采取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人LDLR的cDNA。将获得的人LDLR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进行酶切和序列鉴定。将重组质粒pcDNA3-hLDLR和空载体转入Hepal-6,G418筛选,并用RT-PCR和FAcs检测人LDLR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人LDLR的cDNA已插入载体pcDNA3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DLR,双酶切和测序表明,克隆的人LDLR与已登录GenBank的序列存在核苷酸多态性,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该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gil21629647|gb|IAYll4155.1,并且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正确。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入Hepal-6后,用RT-PCR和FACS检测表明,细胞可表达人LDLR。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DLR,为进一步研究HCV和人LDLR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立可能的HCV细胞感染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抑癌基因P27真核细胞表达质粒,为研究P27在创面修复及瘢痕形成中的分子机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PCR法从含有P27全长的质粒中合成P27CDNA片段,连接酶连接至PUC19质粒测序,证明PCR产物序列完全正确,限制性酶切PUC19-P27,获得P27cDNA片段,连接酶连接至pcDNA3,克隆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P27。结果:PCR合成p27cDNA片段序列正确,凝胶电泳证明己将p27cDNA片段正确克隆到pcDNA3-P27中。结论:成功构建了抑癌基因p27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p27。  相似文献   

8.
长型LR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长型LRP16基因开放阅读框架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自1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长型LRP16 cDNA;将长型LRP16 cDNA克隆入pGEM-T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将鉴定过的DNA片段插入真核质粒pcDNA3.1(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LLRP16;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m60细胞,培养72h后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长型LRP16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长型LRP16基因序列;转染实验表明LRP16基因能在HL60细胞中过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长型LRP16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小鼠膜联蛋白A1(annexin-A1,ANXA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 采用PCR法从小鼠肝cDNA文库扩增ANXA1基因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至带有血凝素(HA)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上,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cDNA3-HA-ANXA1瞬时转染NIH3T3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 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菌液PCR、双酶切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cDNA3-HA-ANXA1构建正确,并可在NIH3T3细胞的胞质、胞核和胞膜中广泛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3-HA-ANXA1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中的HA-ANXA1融合基因能在哺乳动物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为下一步深入研究ANXAl相关的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能感染HCV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中克隆出人LDLR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 ,并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HepG2中提取总RNA ,采取逆转录PCR(RT PCR)方法得到人LDLR的cDNA。将获得的人LDLR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 ,进行酶切和序列鉴定。将重组质粒pcDNA3 hLDLR和空载体转入Hepa1 6 ,G4 18筛选 ,并用RT PCR和FACS检测人LDLR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人LDLR的cDNA已插入载体pcDNA3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LDLR ,双酶切和测序表明 ,克隆的人LDLR与已登录GenBank的序列存在核苷酸多态性 ,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 ,该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gi|2 16 2 96 4 7|gb|AY114 15 5 .1,并且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正确。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入Hepa1 6后 ,用RT PCR和FACS检测表明 ,细胞可表达人LDLR。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LDLR ,为进一步研究HCV和人LDLR的相互作用 ,以及建立可能的HCV细胞感染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MGr1-Ag表达上调及下调的胃癌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胃癌细胞耐药相关新基因MGr1 Ag对胃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克隆MGr1 Ag的全长cDNA并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介导法将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人胃癌细胞系MGC80 3与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 1/VCR中。结果显示 ,经RT PCR扩增出大小约为 1.0kb的基因片段 ,成功克隆入pUCm T载体 ,经DNA测序证实为MGr1 Ag基因。将其克隆入pCDNA3 .1/V5 His后 ,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 ,获得携有MGr1 A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 NA3 1/V5 His MGr1 Ag及其反义表达载体pCDNA3 .1/V5 His anMGr1 Ag。以脂质体介导法将MGr1 Ag的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MGC80 3与SGC790 1/VCR中 ,经Westernblot证实 ,成功建立了MGr1 Ag表达上调及下调的胃癌细胞株 ,为研究MGr1 Ag参与耐药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HNP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HNP1基因工程生产的可能性奠定基础。方法 从健康人中性粒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HNPl基因cDNA片段,将纯化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确证,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中.用脂质体转染CA3S-7细胞,用BA-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上清中HNP1的表达。结果 从人中性粒细胞中克隆出人HNP1基因,经测序分析与GenBank公布的人HNP1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并在COS-7细胞中获高效瞬时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HNP1,为后续哺乳动物工程细胞株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as/APO-1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及20例癌旁组织标本的Fas/APO-1蛋白的表达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在7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Fas/APO-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4%(37/78),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相差显著(P<0.05)。其中I、Ⅱ、Ⅲ期阳性率分别为18.2%、48.3%及55.3%,Fas/APO-1的表达同食管癌TNM分期存在相关趋势(P<0.05)。结论:Fas/APO-1基因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食管癌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DC-SIGN分子真核表达载体,获得可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BHK21细胞系.方法 以pUNO-hDC-SIGN1Aa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人DC-SIGN基因,经过Not Ⅰ和BamH Ⅰ双酶切之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DC-SIGN,以Not Ⅰ和BamH Ⅰ双酶切以及测序验证重组质粒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以Lipo-fectamine~(KM) 2000转染到BHK21细胞,通过G418及有限稀释法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建立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BHK21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法检测DC-SIGN分子的表达.结果 双酶切鉴定证明DC-SIGN基因已经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测序结果表明EC-SIGN基因与原序列一致.pIRES-neo-DC-SIGN转染BHK21细胞后,获得了急定表达DC-SIGN分子的细胞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克隆中DC-SIGN分子的表达率为85.4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C-SIGN分子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表面.Western blotting能检测到DC-SIGN蛋白表达的特异条带.结论 成功构建了稳定、高效表达DC-SIGN分子的BHK21细胞系,为后续DC靶向性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具有多种剪接形式的RNA结合蛋白(RBPM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确定RBPMS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卵巢文库中扩增RBPMS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将所扩增基因克隆到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上,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Western印迹鉴定RBPMS的表达.然后将所扩增基因克隆到带绿色荧光标签的pEGFP-C1表达载体上,转染乳癌细胞ZR75-1,观察RBPMS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RBPMS表达成功,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BPMS分布在胞质中,在40%~50%细胞中RBPMS呈聚集状分布.结论:成功构建了RBPM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产物分布在胞质中,在40%~50%细胞中RBPMS呈聚集状分布.  相似文献   

16.
人源抗HBsAg dsFv抗体靶向干扰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抗体靶向干扰素的重组表达质粒pEE14.1-dsFvαpr+,并在真核细胞中验证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将dsFv抗体重链基因与带正电荷的DNA负载区基因融合,并在抗体轻链α干扰素融合基因3′端连入6×His标签。先在过渡载体pCI-GPI中实现轻、重链复合基因的连接,然后连入pEE14.1中,最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E14.1-dsFvαpr+。将重组质粒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到CHO-K1细胞,采用RT-PCR、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与设计完全一致。RT-PCR结果显示只有重组质粒转染后的细胞能够扩增出1700bp的目的条带,ELISA检测瞬时转染细胞上清α干扰素的浓度约为1.1ng/ml,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重组质粒在转染细胞上清中获得表达。结论实现了抗体靶向干扰素在单一质粒中的高效表达,通过对表达蛋白的电性改造有利于后期治疗慢性乙肝的抗体靶向纳米粒药物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可涂布于介入器械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根据人VEGFA(NM_001025366)目的序列设计引物制备目的基因及载体,双酶切载体pIRES2-ZsGreen1和目的基因homo VEGFA进行连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构建质粒pIRES2-ZsGreen1-homo-VEGFA并测序鉴定。 结果:目的基因VEGFA已连接到载体pIRES2-ZsGreen1,大小约1400 bp,与人VEGFA(NM_001025366)目的序列比对结果一致,未见变异。质粒pIRES2-ZsGreen1-homo-VEGFA构建成功。 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可用于涂布介入器械表面进行下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pTet-on骨骺干细胞株,克隆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1-36)]基因并构建反应质粒pTRE-PTHHrP(1-36).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Tet-on质粒转染于永生化骨骺干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克隆,再瞬时转染pTRE-2Hyg-Luc质粒并筛选出高水平诱导、低背景表达的永生化骨骺干细胞系.以RT-PCR方法获得带有酶切位点PTHrP(1-36)基因片段,与载体pTRE-2Hyg均双酶切后连接,转化扩增后对重组质粒进行提取和酶切、测序鉴定.结果 筛选到1株诱导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增加50倍的骨骺干细胞系;经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插入重组质粒.结论 筛选得到的永生化骨骺干细胞株受强力霉素诱导后能够低背景、高水平表达;成功克隆PTHrP(1-36)基因并构建了反应质粒pTRE-PTHrP(1-36),为进一步精确调控PTHrP(1-36)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人UROC28基因cDNA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从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扩增UROC28基因cDNA,并克隆到载体pUC-19中。经测序证实后,用HindⅢ/EcoRI双酶切,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转化E.coliDH5α菌株。取工程菌,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结果:①经RT-PCR、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地克隆了人UROC28基因cDNA;②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pGEX-4T-UROC28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2000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的结果相符。结论:成功克隆到人UROC28基因cDNA,并在E.coliDH5α中表达出GST-UROC28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