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包括了肾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AngII)、醛固酮等,AngII是该系统中重要的活性物质,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坎地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l receptorbloker,ARB),由于非竞争性的与AT1受体结合的独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阻断或削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策略之一。结果经过10多年的临床试验和实践,这两类药物的适应证和应用要点都已基本明确。结论 ACEI是治疗CHF的基本和首选药物,ARB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阻断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肾脏病中的作用及阻断RAS后对肾脏病的影响。方法 总结并分析近 1 0年相关文献。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在肾小球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拮抗剂 (AT1 RA)对肾脏有相同的保护作用。结论 ACEI和AT1 RA可阻断RAS对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抗高血压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目前文献所报道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抗高血压人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阻滞AT1受全而降压,其效果不逊于其它现有的降压药。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平干预对AngⅡ作用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两种亚型受体AT1-R、AT2-R拮抗剂(Valsartan和CGP42112A)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特异阻断剂,观察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从受体和MAPK信号不同水平的阻断是否能有效干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为寻找新的心衰预防与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AngⅡ对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和AngII受体拮抗剂及MAPK抑制剂的干预作用。结果: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一定时间内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心肌细胞活力变化;使用Valsartan、PD98059可有效抑制AngII引起的心肌细胞活力改变;CGP42112A干预后对AngⅡ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AngⅡ的作用主要通过AT1-R介导;与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的ERK信号介入了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这对了解AngⅡ在心功能不全代偿和心力衰竭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上探讨细胞信号系统不同层面对心衰进行干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II(AngII)两种亚型受体AT1 R、AT2 R拮抗剂 (Valsartan和CGP4 2 112A)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特异阻断剂 ,观察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探讨从受体和MAPK信号不同水平的阻断是否能有效干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为寻找新的心衰预防与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测定AngII对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和AngII受体拮抗剂及MAPK抑制剂的干预作用。 结果 :AngII刺激心肌细胞在10 8~ 10 5mol/L浓度范围 ,一定时间内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心肌细胞活力变化 ;使用Valsartan、PD980 5 9可有效抑制AngII引起的心肌细胞活力改变 ;CGP4 2 112A干预后对AngII作用无明显影响。 结论 :AngII的作用主要通过AT1 R介导 ;与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的ERK信号介入了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 ,这对了解AngII在心功能不全代偿和心力衰竭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上探讨细胞信号系统不同层面对心衰进行干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红 《医学综述》2002,8(12):737-738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阻滞剂通过选择性阻断AngⅡ受体的ATI亚型 ,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而产生降压效应。代表性药物氯沙坦 ,缬沙坦和伊贝沙坦已经用于临床。在对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方面 ,这些拮抗剂与ACE抑制剂 ,钙拮抗剂和 β受体阻滞剂同样为一线用药。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之间的比较虽然所有的AngⅡ拮抗剂的作用机制相同 ,但是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各不相同 ,因此 ,影响了临床的效果和耐受性。ATI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取决于受体的亲和性 ,药代动力学 ,活性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等途径。体外研究表明 ,伊贝沙坦与AT…  相似文献   

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人们致力于寻找有效的血管紧张素受体(AT)拮抗剂,以期在受体水平阻断RAS。有关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研究工作相当迟缓,其原因是作为主要工具药的肽类AugⅡ类似物虽有抬抗剂作用,可总是残留着部分的激动剂,且作用时间十分短暂。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进行分子克隆和氨基酸测序,成功地制备出具有高度选择性而无激动剂活性的非肽类AugⅡ拮抗剂-Losartan.1AngⅡ受体的分型、分布和特点:在药理学上根据对配体结合特性的不同将AugⅡ受体分为A…  相似文献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新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与ACE是同源物,ACE2可能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有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I)介导的多种病理生理作用,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ACE2水解AngII并产生Ang(1-7),Ang(1-7)可以通过其自身受体在功能上与AngⅡ生物学作用相互拮抗。本文就ACE2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预防和控制房颤中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与心房间质结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在房颤中发挥重要作用。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者都存在RAS系统的激活。心功能受损愈重,RAS活性愈高,发生房颤的机率愈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以探讨血管钙化发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用β甘油磷酸(βGP)诱导细胞钙化。培养细胞分4组:正常对照组;βGP组:βGP终浓度为10mmol·L-1;AngⅡ组:AngⅡ终浓度为10-7mol·L-1;βGP+AngⅡ组:同时加入相同浓度的βGP和AngⅡ,连续培养10d。采用Vonkossa染色、细胞层钙沉积定量和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判断钙化程度,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结果:βGP组细胞Vonkossa染色见大量黑色颗粒状沉积物弥漫分布于细胞层,βGP+AngⅡ组细胞之间散在分布黑色沉着点;βGP+AngⅡ组细胞钙沉积显著低于βGP组[分别为(1.336±0.096)和(2.056±0.441)μmol·L-1,P<0.01];βGP+AngⅡ组细胞内ALP活性显著低于βGP组[分别为(277.57±87.81)和(691.27±128.06)IU·L-1,P<0.01]。正常对照组与AngⅡ组细胞比较,Vonkossa染色、细胞钙沉积量和ALP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βGP+AngⅡ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βGP组,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10-7mol·L-1的AngⅡ可抑制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钙化进程。其作用可能与抑制ALP活性和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及循环中ACE水平不同在肾脏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对50名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和60名正常人AC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ACE基因在ESRF组和正常人组杂合子型(DI)和缺失型(DD)明显高于正常人,而插入型(Ⅱ)的发生率ESRF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肾衰的发展及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有一定联系,ACE基因多态性的分析,可望成为判断肾脏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新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光征  张庆芬 《河北医学》2003,9(2):100-102
目的:探讨ACEI-依那普利延缓心室重塑的机制。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5-20mg/d)。在治疗前和治疗1月一测定血中TNF、ET浓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中TNF、ET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后TNF、ET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中TNF、ET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依那普利可显著降低CHF血中TNF、ET的含量,从而延缓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4.
Captopril对家兔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家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上,观察卡托普利(Captopril)对术后2周血浆内皮素(ET1)、血管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血管内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aptopril能显著降低球囊损伤后家兔血浆ET1水平及血管内膜PCNA阳性表达率(P<0.01);与剥脱对照组相比,Captopril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明显降低(P<0.01)。提示:Captopril能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的增生,可能是通过降低ET1水平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实现的,为Captopril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及经皮冠装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万  綦斌  田宇  张玉海 《吉林医学》2001,22(6):353-355
目的 :为探索出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化疗方案 ,以提高胶质瘤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卡氮芥 (BCNU)、威猛 (Vm -2 6 )和顺铂 (DDP)静脉注射。序贯投药同时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 (AgⅡ )和硝普钠行血压调节。结果 :变压联合化疗组病人有效率为 6 7% ,与对照组 (有效率为 2 0 % )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变压联合化疗方法 ,使胶质瘤疗效提高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脂类、血糖(GLU)、胰岛素(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间的相关关系.方法:127例EH患者及76例健康对照者,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空腹GLU、INS、ACE、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和服糖后两小时GLU INS.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结果:(1)127例EH患者血压与年龄,BMI、IR、TG、LDL和服糖后两小时GLU INS呈显著正相关;(2)血压与HDL、空腹GLU无相关性;(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R和BMI是影响血压最重要的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当高血压合并肥胖时,IR更为明显.高血压病与糖尿病(DM)和心血管疾病间有许多共同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探讨AT2R基因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181例EH患者(EH组)和187例健康人(对照组)的AT2R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AT2R基因A1675G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3.3%vs44.4%),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男性组中,EH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6%vs42.9%,P>0.05);而在女性组中,E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各基因型(AA,AG,GG)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T2R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的分布较正常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确定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辛化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辛化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8例,单用贝那普利(10mg/d),B组32例,等量贝那普利加辛化他汀(20mg/d)。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P),Ⅳ型前胶原末端肽(PⅣP)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含量。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平均动脉压,PⅢP,PⅣP,TGFβ1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2组治疗后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之比均有上升(P<0.01),而B组上升更明显(P<0.05),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PⅢP,PⅣP,TGFβ1下降和左室舒张功能改善以B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EH患者在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同时,再联合使用辛化他汀,能明显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阵发性房颤成功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50例阵发房颤病人,行左房基质改良术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ARB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左房大小、心功能及有无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等均相近,对照组术后无干预,ARB组服用科素亚50mg,每天1次,随访(12±6)个月,观察心律情况,作统计分析检验。结果ARB组房颤复发率16%,对照组2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据有无高血压病分层后,ARB组复发率9.1%,对照组33.3%,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对阵发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ARB期望降低房颤成功消融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杂种犬43只,参照体重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人参预治疗组(HSG),失血性休克地塞米松预治疗组(HSD),各14只,其余15只为失血性休克组(HS)组。HSG组静脉注射人参二醇组皂甙溶液25mg/kg。HSD组肌注地塞米松1mg/kg,均于放血前1h给药。经颈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3kPa,观察5h。结果表明,5h存活率,HSG组为92.9%,HSD组为76.9%(其中2只死于胃肠道弥漫性出血),HS组为66.7%;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的变化显示,地塞米松和人参二醇组皂甙抑制失血后AⅡ含量的增高;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测定结果表明,人参二醇组皂武和地塞米松可阻止失血性休克时血清NE含量的持续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