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研究.结果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2.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反射不灵敏,排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差,所以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是清除呼吸道痰液、解除呼吸道梗阻和维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护理了各种原因所致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6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伤后频发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或合并颌面部损伤等,加上咳嗽及吞咽反射降低或消失,气管内痰液及呕吐物流入气管内,极易造成堵塞而窒息,加重脑缺氧而危及生命.因此,有效良好的呼吸道护理,是排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气体交换,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134例,总结其呼吸道护理措施.结果 注意呼吸道护理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呼吸道通畅有意义.结论 呼吸道护理是维持重型脑外伤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认为建立快速便捷的“绿色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颅内压,做好胸腹部损伤术后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预防该类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作者认为:正确的体位,呼吸道堵塞物的及时清除,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以及预防坠积性肺炎及口腔护理等措施,是保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手术疗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病死率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静 《中外医疗》2011,30(14):170-17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呼吸的护理经验,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呼吸形态,改善缺氧,预防低氧血症,减轻脑水肿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分析呼吸道梗阻原因。方法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病因治疗,观察呼吸情况,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使用呼吸机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20例中痊愈5例,占25%,好转12例占60%,死亡3例占15%。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检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实施气管切开、插管吸痰,吸氧、机械通气,早期营养支持,维持有效的呼吸形态,改善缺氧,减轻脑水肿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该病的护理重点。重型颅脑损伤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导致患者缺氧窒息,从而加重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的发生,致使病人因此死亡,上呼吸道梗阻是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气不畅而引起低氧血症的最常见的原因。造成梗阻原因有:(1)舌后坠;(2)口鼻腔出血及气道分泌物阻塞;(3)因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所致呕吐物误吸,通气和给氧是早期救治的首要护理任务。我科2006年以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0例,经及时手术,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气畅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部分患者获得了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人工气道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为探讨如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进行有效的护理,解决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人工气道的病人,实施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及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结果本研究36例病人护理后,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人工气道的感染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严格的人工气道管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因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张太兴  张云 《吉林医学》2010,(33):6072-607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救治经验。方法:对13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及低血压、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抢救的成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及低血压和及时有效的手术是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气管切开的适应证逐渐增加,由抢救性的气管切开发展到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气管切开。本文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气管切开的护理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加强病室环境的消毒厦管理,湿化气道,抽吸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院内气道感染。结果 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强化消毒观念,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在脑损伤早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预防肺部感染。方法:通过院前急救清除口鼻分泌物、湿化气道、有效吸痰、气管切开等护理措施进行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呼吸道护理。结果: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未发生误吸窒息死亡和肺部感染。结论:创伤早期保持呼吸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骆秀萍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144-14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密切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充分湿化气道,正确彻底吸痰,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结果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和减少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救治的过程中进行规范的气道护理,有利于改善缺氧及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可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吸痰和进行辅助呼吸,可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将我科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36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结果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呼吸道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呼吸道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慧敏 《农垦医学》2005,27(1):73-74
本文通过对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的研究分析,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湿化,防止窒息和预防感染等是该型病人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开放气道、吸痰、翻身叩背、严格无菌操作等作为解除呼吸道梗阻、防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致使病员缺氧窒息,颅内压升高,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上呼吸道梗阻是重型颅脑损伤后致使病员通气不足而致低氧血症的最常见原因,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是要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1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58例,由于对呼吸道的管理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保证了呼吸道通畅,减少了肺部并发症。1保持呼吸道通畅1.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呼吸中枢障碍引起呼吸异常,呼吸抑制,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功能丧失,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是临床疏通气道、维持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而积极的急救措施。对外科某些疾病,如重型颅脑损伤、破伤风等,能起到治疗和预防合并症的作用。气管切开后可达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的目的,但是气管切开对患者是一种损伤,有较多的并发症。对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需加强护理。自2008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52例,现将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及时吸痰,良好气道湿化,正确套管护理,加强皮肤护理等措施。结果:30例中清醒的患者愿意配合治疗和护理,昏迷的患者家属给予支持和理解,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出现痰痂堵塞气道而被迫拔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后果。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顺利排痰,促进早期拔管。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引起创伤的病例中,2/3是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达58%,而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达70%-180%^[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炎发生率为13%-18%,因肺炎引起死亡率高达20%-50%。同时颅脑损伤后,患者往往并发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如不能及时处理,很容易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我院通过加强呼吸道的护理,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荣方面,采取多种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了颅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