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低血压在祖国医学领域中属“眩晕”范畴,按中医八纲辩证分类,属“气血两亏”是气血两虚,目前,临床症状较复杂,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常规治疗难以收到效果。但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祖国医学—中医中药自拟芪路柏枣汤益气升阳法治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根据121例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密切诊断治疗观察,患者的患病时间1~15年;男性56例,女性65例;年龄29~37岁之间者26例,38~68岁之间者95例。治疗结果:痊愈91例,眩晕症状消失,血压回升正常值,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者;好转:23例,眩晕症状减轻或好转;无效:7例,临床症状无减轻,总有效率在97.5%以上。总之,在临床治疗眩晕症(低血压)采用中医中药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米艳娟 《河北医学》1997,3(1):28-29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疾病最为突出的临床症状,本文就5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之眩晕的病人BAEP和TCD变化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12例。年龄51~72岁、平均62.4岁、均为门诊病人.诊断标准符合下列诸点:①老年;②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和体征:③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放尿病病史;④起病急骤;⑤排除其它疾病;⑥符合脑缺血性疾病转归。本组初次发病者19例,反复发作者32例。常见发作诱因为体位或/和头位变动,情绪因素或劳累。其中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者47例(92%),伴有呕吐39…  相似文献   

3.
Adie综合征好发于中年女性,突然发病,病因不清,患者多因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头痛、头昏等而求医,通常表现为单侧,偶为双侧者。患者除有精神症状外,常伴有瞳孔改变,现就1988-1998年我院或外院误诊的Adie综合证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5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8岁,最大32岁,平均21. 7岁;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临床首发症状为发作性眩晕12例,视力下降、视物旋转3例。伴随症状为耳鸣4例,恶心呕吐3例。伴随症状1例第1次就诊时出现…  相似文献   

4.
眩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在社区医疗中较多见。传统治疗见效慢,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1月共诊治门诊及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38~81岁,平均59岁;病程1小时~45天;确诊有颈椎病者28人,高血压病27人,梅尼埃综合征7人,糖尿病病史11人,老年脑动脉硬化症21人。除原发病的表现外,发病共同特点:不同程度地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转头时眩晕症状加重者19人。  相似文献   

5.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1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17例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3岁。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例,美尼尔氏综合症5例,外伤性眩晕2例,药物中毒性眩晕1例。疗程4小时~3年,首发眩晕者6例,既往有发作史者11例。用药方法:利多卡因200mg加入盐酸培他啶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2~3小时滴完,每日1次,1周为1疗程。疗效判定:①治愈:静滴利多卡因少于或等于3次,眩晕、恶心、呕吐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静滴利多卡因4次后,眩晕、恶心、呕吐停止,但可伴有部分残留症状,如头晕、…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40例。55~60岁12例,60~70岁38例,70岁以上8例。眩晕初发者17例,复发者41例。接受过西医治疗者46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28例,1~5年9例,5年以上者14例,记载不详者7例。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者18例,眩晕伴恶心、呕吐不伴耳鸣者36例,眩晕伴有轻度脑缺血症状者4例。发作时眼球震颤者47例,舌苔黄或微黄者占45例。处方:银花60g 连翘30g 苦桔梗10g 牛蒡子15g 芥穗15g 薄荷10g 豆豉15g 竹叶10g 甘草3g 苇根100g 上方每日1剂,水  相似文献   

7.
邵阿伶  刘欣 《中原医刊》2000,27(11):27-28
随着CT、MRI等计算机成像技术在神经影像学上的广泛应用,脑干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确诊率也逐渐上升,现将近年来本院收治的包括脑干梗塞和脑干出血在内的脑干血管病96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36~76岁,平均55.2岁。1.2首发和高峰时临床征象:首发症状为发病当时之主诉;高峰症状为神经系统最明显的症状。30分钟~1天内达高峰者 59例( 61. 4%), 1周内达高峰者共 88例(91.6%)。首发症状主要有:①头昏、眩晕伴呕吐最多 62例(占…  相似文献   

8.
户文娟  武桂萍 《河北医学》1998,4(12):120-121
GBS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病程早期或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容易误诊。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以眩晕呕吐为首发症状的GBS误诊为脑干梗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l临床角料患者.女性.67岁.主因突发眩晕、呕吐伴四肢无力、饮水发呛则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一早晨起床穿衣服时突然出现眩晕,不敢睁眼,随之恶心、呕吐3次,并伴四肢无力.当时测血压27/14kPa,给口服降压药治疗。服药时饮水发呛.当地给予脉通治疗3d.眩晕症状减轻,血压波动在26/14~22/13kPa之间,但四肢无力症状加重、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住院治疗。病后无…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小脑出血,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过去生前诊断率不高,多数由尸解证实”,“。近年来由于CT在临床中的应用,许多小脑出血获得早期诊断。为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现将我院近两年来,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小脑出血1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发病年龄38~69岁,SO岁以上老IO例,小于50岁者仅1例,平均年龄6O.5岁。9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中风史。发病至就诊时间lh至5天。1.2症状与体征。11例均在活动中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头痛6例,眩晕9例,呕吐IO例,数小时内伴随站立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科近4年来收治的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经CT扫描确诊的15例良性型小脑出血,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49~76岁,平均64.5岁。其中60岁以上10例(66%)。既往有中风史5例,高血压史12例(80%),糖尿病1例,冠心病5例。就诊时间,发病后14小时内11例,2~4天4例。早期误诊3例(20%)。临床表现:15例中均为急性起病,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视物旋转者10例(66%),自身飘浮感5例(33%),其中4例睁眼时眩晕明显加重,呕吐12例(80%)…  相似文献   

11.
16例均经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证实,男10例,女6例;38~45岁3例,46~62岁4例;64岁以上9例;合并颈椎病者8例,脑动脉硬化者1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4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误诊为梅尼埃病4例,颈椎病6例,眩晕症、胆道蛔虫症1例,高血压脑病3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误诊时间3~7d。本组均眩晕起病,5例症状较重,视物旋转,呕吐,伴头痛,大多不剧烈;4例眼球水平震颤及耳鸣;3例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2例伴发热、咳嗽、咽痛;1例剧烈上腹痛,呕吐蛔虫。颈抵抗感多在发病后2~5d出现。  相似文献   

12.
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症状,临床上成年人多见,但儿童中出现眩晕症状亦不少见。儿童眩晕症涉及临床各科,我院儿科门诊1998年1月~2002年10月诊治儿童眩晕症6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门诊收治的60例患儿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13岁,平均9.4岁。就诊时均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诉,轻者视物摇动、旋转;重者同时伴恶心、呕吐,可在短期内反复、频繁发作,每周数次。眩晕同时伴耳鸣、听力下降12例,其中单侧8例,双侧2例。平时有晕车史24例,晕车阳性家族史15例,发病前有感冒史23例,腮腺炎史1例,过去有脑外伤史1例。眩晕反复发作,病…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为椎动脉颈段受颈部疾病影响造成血流障碍所致。颈性眩晕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笔者推拿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症状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水平震颤,晕厥甚至猝倒等。以上症状多于颈部活动后加重或发病,病人均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查确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片示:不同程度颈曲变直、关节突关节旋转移位、椎间隙变窄、钩椎…  相似文献   

14.
梁卫 《肇庆医学》2009,(3):26-27
笔者于2004年12月至2009年1月,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湿化热型眩晕35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5例病人辩证为痰浊化热型眩晕,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0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一个月。症状以头晕、目眩为主症,轻者闭目或平卧休息片刻可以缓解,重者不能站立,旋转不定,伴胸闷恶心,呕吐痰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笔者所遇以眩晕为突出症状的多发性硬化3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 女,48岁,以,“持续性眩晕、恶心、呕吐10天”为主诉入院。发病前曾感冒,症状于活动后明显。以“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西比灵,血塞通等治疗症状未见好转。2年前曾出现“左眼失明”,1年前曾有双下肢无力。均给予治疗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CT、MRI广泛应用于临床,脑室出血得以及时诊断及治疗,但原发性脑室出血很少见,多为继发性,且多为脑室周围出血破人脑室系统。现将我院1993年2月至1997年12月经CT证实的142例脑室出血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2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57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7岁,平均59.6岁。既往有高血压史82例,脑卒中19例,烟酒嗜好40例,糖尿病史9例。22例在精神紧张时发病,23例在睡眠时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秋冬季节为多。1.2症状与体征临床症状,绝大多数为急性起病,头痛兀例,呕吐90例,头晕16例,眩晕7…  相似文献   

17.
小脑出血的诊断率随CT的应用而提高。我院自1988年至1992年期间收治经CT确诊的小脑出血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患者年龄在32—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岁。有高血压病病史者6例,否认高血压病变且发病时血压也正常者3例,血压情况不清、高龄病人3例、即往有脑梗塞病史者2例。临床症状:1.大部分病人突然头痛、呕吐、有的伴有眩晕、无明显肢瘫。2.体症上伴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言语模糊.3.起病时、有昏迷伴有呕吐叱诊断确实困难,如有单侧或双侧瞳孔小,双眼向一侧凝视,四肢活动都没有障碍、又无肢瘫的。诊…  相似文献   

18.
颈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临床分析郭红云,娜仁,娜荣(第一附院老年病科)颈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者易漏、误诊。本文中32例患者均以头晕、恶心、呕吐、眼胀为主要临床表现收入内科病房,经检查除外内科疾患及耳性眩晕,经颈椎CT检查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5岁。因“眩晕、呕吐、胸闷15d”,于2005年9月入我院。患者于15d前冲凉感冒后引起眩晕、呕吐、胸闷,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口服抗感冒药物后症状未缓解。  相似文献   

20.
刘志耀  王锦文 《医学文选》2003,22(4):521-521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 ,门诊老年人眩晕平衡障碍成为常见的主诉症状 ,而大多数患者都为脑血管疾病病人 ,现就门诊 40例老年人眩晕的常见病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 32例 ,女 8例 ,年龄 5 0~ 80岁 ,平均 63岁。职业 :脑力劳动者 36例 ,体力劳动者 4例。并发疾病 :高血压者 32例 ,其中合并肢体麻木、颜面及口唇麻木者 1 0例 ,有颈椎病者 2 0例。发病时状态 :在突然转头立即眩晕者 1 2例 (均有颈椎病 ) ,在情绪激动时发病 2 0例 ,休息时和无诱因者 8例。1 .2 临床表现 起病都为突然急剧 ,症状迅速达高峰 ,多数伴有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