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作业工况为例,对国内外液压缸沉降量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对比。给出了解决液压缸沉降量问题的方案及措施并提出了几点关于装载机液压缸沉降量指标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天津某地铁站下穿施工的关键技术,建议在盾构穿越过程中要分成盾构进入前、穿越过程中、盾尾脱离后三个阶段进行沉降控制。其中盾构进入前的超前沉降控制一般通过调整盾构参数来实现,施工时日沉降量建议控制在0.2mm以下;穿越过程中的沉降以总沉降量和日沉降量结合控制,总沉降量不应该大于4mm;盾尾通过后的沉降主要为滞后固结沉降,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二次补浆,期间日沉降量应不大于0.6mm。  相似文献   

3.
随着卧式容器的大型化发展,三鞍座卧式容器得以广泛应用。论文基于NB/T 47042-2014标准及轴向弯矩极限值给出了鞍座许用沉降量[e_1]、[e_2],在此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含不同沉降的三鞍座卧式容器有限元分析模型,考察了鞍座沉降量对筒体鞍座连接处最大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向沉降量对筒体应力影响大于负向沉降量,基于轴向弯矩极限值得到的许用沉降量[e_2]对筒体最大应力影响过于显著;结合标准的许用沉降量[e_1],考虑正负沉降量对筒体最大应力影响的差异,给出了较为合理的鞍座许用沉降量值。  相似文献   

4.
桥梁与路基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是产生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其严重影响桥梁安全性能。以某项目为工程背景,通过埋置单点沉降计对该项目路桥过渡段的沉降量进行长期监测。通过监测发现,路桥过渡段的沉降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埋深小于0.33h(h为桥台高度)填土的沉降在竣工一年后并未稳定,而埋深约在0.46h处的填土沉降在竣工半年后趋于稳定,埋深越大沉降量越小,并且沉降量随埋深的增加逐渐成指数型衰减。同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与控制措施,其研究成果可为路桥过渡段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方法,对超浅埋地铁车站PBA施工步序所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洞开挖梁柱体系施工、车站拱顶二次扣拱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量,分别占总沉降变形量的49.4%、14.7%、21.6%和14.3%;鉴于上层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明显小于下层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值,先施工下...  相似文献   

6.
1.沉降测试装载机动臂液压系统内泄不仅会造成动臂自动沉降,还可能造成动臂提升速度缓慢和提升不平稳等现象。机械行业标准JB/T3688.3—1998《轮胎式装载机试验方法》规定:进行动臂自动沉降试验时,液压油初始油温应为(50±3)℃;铲斗应承载额定载荷;将动臂提升至最高位置,柴油机熄火后,动臂缸沉降位移量应小于50rmm/h。按照以上标准对958H型装载机动臂沉降测试的步骤如下:先将铲斗装入5000kg质量的物体。启动装载机运转;待液压油温度为50℃时,将动臂举升到最高位置,再将分配阀置于中位,然后将柴油机熄火;测量动臂缸单位时间内活塞杆沉降位移量,若所测沉降位移量大于50mm/h,应判定为动臂内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和现场实测两种方式,对某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沉降变化规律相同,两者误差较小,曲线形状均与Peck沉降槽曲线高度吻合;当掌子面距离监测断面1倍左右隧道洞径时,地表沉降变形增速,变形量较大;左右两侧隧道沉降曲线形状相似,且与地表总沉降曲线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沉降曲线对称轴不同。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研究软土路基加固技术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在软土路基加固和预压方案、软土路基加固施工方法等方面的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施工技术,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实例,通过实施3种软土路基加固施工技术,采用沉降量和位移量对比的方法,验证了应用本文所述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施工技术,可大幅度减少软土路基沉降量和位移量。  相似文献   

9.
沙尘颗粒在摩擦表面的沉积是其影响摩擦性能的重要因素,而使用沙尘环境模拟装置是开展摩擦、磨损实验的主要手段。设计了一种沙尘环境模拟箱,其由沙箱、鼓风机、沙尘通道、隔板、沙尘沉降室及排风口等组成;运用DPM离散相模型对模拟箱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分析,采用欧拉坐标系SST k-ε 湍流模型计算空气流动,采用拉格朗日随机轨道模型计算沙尘颗粒的流动和沉降。模拟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越大,颗粒在沙尘沉降室内的绕流现象越明显;当气相入口速度相同时,通道隔板通孔直径越大,沉降室内沉积的颗粒质量也越大;而当隔板通孔直径一定时,沉积颗粒的质量受气相入口速度影响较大。制作了沙尘环境模拟箱,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沙尘沉降室内摩擦副所在区域的颗粒沉积量和颗粒质量百分比分布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自制沙尘环境模拟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采用LabJack U12数据采集器,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建筑物沉降量自动检测系统所设计的一种多通道虚拟位移测量仪;它解决了多点数据监测、处理、显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盾构法已成为隧道施工最主要的方法.通常盾构租赁方和施工方是各自独立的,该方法的提出可以使盾构租赁方仅凭盾构机本身而不依赖于施工方的测量数据便可知悉地表沉降情况,从而掌握施工状况.对Peck公式进一步推导,实现仅根据盾构施工的排土量与注浆量数据就能对地表沉降值进行预测.提出了利用电子皮带秤动态测量输送机上散料质量,通过积分法切片累加的排土量测量方法,以及通过拉绳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甄别注浆有效性的注浆量测量方法,实现通过盾构机有效获取排土量与注浆量数据.在上海某区间的实际运行测量试验,验证了利用排土量与注浆量预测施工隧道最大地表沉降值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动态观测的方式,有助于掌握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结构沉降变形等方面的情况,给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基于此,结合郑阜铁路淮沈特大桥项目,围绕其沉降观测技术展开探讨,从基准点、工作基点、沉降观测标三个方面阐述监测方案布设要点。根据监测所得数据分析可知,该项目沉降量处于稳定状态,桥梁运营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姚海云 《中国机械》2014,(4):250-251
本文首先对沉降过滤式离心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从不可变的结构设计因素和可以改变的操作因素进行了实验性的结果分析,不可改变的设计因素主要包括转鼓的直径、长径比、转鼓的圆锥形角度,可操作的实验性因素主要包括了沉降转鼓的转速、差转速度、液体层厚度、进浆量;研究结果指出不同的种类的影响因素对分离机的分离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以免棱镜全站仪为测量设备,利用测点高差相减法对地下隧道拱顶的沉降变形量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测量地下隧道拱顶的沉降变形量,且具有操作简单、测量方便、计量准确的优点,可极大地提升隧道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流速测量仪检测水槽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探索了水槽使用维护的规范性。基于水槽多年的沉降量和直线度的观测数据,运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分别对水槽沉降量随时间变化,水槽直线度随季节、时间、注水量等因素的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水槽建设情况对形成原因进行了综合探究。研究表明:季节、时间、水槽注水量等因素,对水槽沉降量和直线度等尺度参数的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最后,在水槽的选址、设计、换水周期等方面,对国内流速测量仪检测水槽及类似水槽的建设和日常维护的规范化等,提出了科学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沉降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变电站沉降远程监测系统,可实现变电站沉降的现场或远程终端实时显示。监测系统设计加工完成后进行了室内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的最小分辨率为0.1 mm,最大测量误差不超过3%,满足现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卧式螺旋沉降式离心机是采用离心沉降法来分离悬浮液的机器,它是将含细小颗粒(粒径d≥5μm)的悬浮液,经过固液分离,使悬浮液变为相对干净的液体和固体状的泥渣,由于无滤布和滤网、单位产量的耗电量较少,单机生产能力大,适合工厂大型化与自动集中控制的要求,没有操作周期,连续运行,连续进出料,操作简便,母液含固量少,澄清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和易于密闭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环保、石油、化工、冶金、医药食品和轻工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连续多桥墩沉降与高速列车动态特性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桥梁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难免出现桥墩沉降,可能会导致列车通过时的异常振动.针对高速铁路连续桥墩沉降这一实际问题,探讨多桥墩沉降条件下轨道结构变形过程,并推导连续多桥墩沉降下钢轨变形方程.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建立考虑多桥墩沉降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学模型,并研究连续多桥墩沉降下高速列车的动态特性,探明列车动态特性变化情况与多桥墩沉降量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式.研究表明,连续多桥墩沉降会增大列车的振动;连续多桥墩沉降引起的钢轨附加变形对里程的二阶导数与车辆动态特性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该关系可用于简化传统车轨桥研究中的相关计算过程;基于列车运行安全平稳性指标,桥墩不均匀沉降应控制在26.3 mm以内,表明我国高速铁路中5 mm的桥墩沉降标准具有较高的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亳州市某片区路网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的方法,研究双向粉喷搅拌桩桩体的强度增长规律以及地基承载变化情况,并分析双向粉喷搅拌桩软基处理后的沉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双向粉喷搅拌桩单轴抗压强度均表现对数增加的曲线变化,拟合确定系数均大于0.93,表明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回归相关性。成桩时间越长,对于处理后软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提高越有利。双向粉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后沉降曲线先迅速增加,后趋于收敛稳定,在相同的监测时间内,成桩时间为90d的双向粉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比成桩时间为28d的双向粉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小。由此表明,增加沉降时间有利于改善处理后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但也增加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药生产中采用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进行固液分离的条件与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以某中药药液为例,根据药液的特性,对分别采用重力沉降槽、旋液分离器和沉降离心机进行沉降时的沉降速度与时间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同时进行了实验测定对比,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针对中药药液采用不同沉降分离方法与设备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