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其最大特点是患者每次月经来潮时少腹疼痛。一般多见风寒、虚寒、虚热、气滞、血瘀、痰阻等几型。痛经一证,从证状分:经前或经期有腹痛拒按为实;经后腹痛喜按为虚;行经后期腹中冷痛,喜温为寒;经期提前,腹中热痛属热。  相似文献   

2.
治疗痛经方药的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探讨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有关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关联规则方法中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中药对的应用规律。结果在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中共使用427种药物2 450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依次为当归、川芎、延胡索、赤芍、香附等56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1 622次;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出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对当归-川芎、当归-白芍、当归-香附等389对。结论运用用药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症之一,未婚室女尤为多见。自1980年以来,笔者用自拟痛经饮治疗室:女痛经9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未婚室女,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28岁,其中14~20岁57例,20~28岁35例;经前腹痛38例,经期腹痛49例,经后腹痛5例:周期正常者63例,超前者4例,退后25例。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导师辨证求因,运用经前温补肾阳、经期祛瘀止痛、经后益气调经之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痛经论治     
妇女在经前、经期或经后发生腹痛或其他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者称痛经。中医过去称为“经行腹痛”、“经期腹痛”或“行经腹痛”。一、痛的症状(一)时间1.痛在经前者:大多在经前2~3天开始,月经来潮后1~2天加剧,嗣后则逐渐缓解。2.痛在经期者:月经来潮后1~2天开始,很剧烈,以后逐渐减轻、消失。个别病例到月经将完仍有疼痛。3.痛在经后者:月经基本干净或干净后开始,痛势多不剧烈,常绵绵不休,持续5~7天方渐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张珍玉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痛经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张珍玉治疗痛经的医案158份,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规范化处理;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处方中药物的频次、类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应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58首,涉及药物63味。药物频次前5位为柴胡、砂仁、炒白芍、人参、当归,补虚药与行气药是使用频次最高类别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高频药物显示二项药物配伍前3位为郁金-柴胡,香附-柴胡,木香-柴胡;三项药物配伍前3位为郁金-香附-柴胡,郁金-炒白术-柴胡,郁金-人参-柴胡;四项药物配伍前3位为郁金-香附-炒白术-柴胡,郁金-香附-人参-柴胡,郁金-香附-当归-柴胡。聚类分析分为3类药物。结论:张珍玉辨治痛经首从肝脏入手,疏肝养血,体用同调;兼以益气健脾,肝脾同治;辅以补肾调经,调补阴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傅青主女科》经前、经后腹痛诊治特色和临床医案用药。[方法]通过阅读研习相关文献和医案,论述《傅青主女科》经水未来腹先疼和行经后少腹疼痛的用药特色以及名老中医郭贞卿治疗痛经的用药经验。[结果]傅青主诊治妇人经前腹痛与经后腹痛,分期而治,主用宣郁通经汤与调肝汤,重在宣郁疏肝、平调肝气,擅用白芍、当归养血补血、柔肝止痛等。郭老以宣郁通经汤为基础,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分方、分时而治,切中病机,明效大验。[结论]临床上痛经之证多寒热夹杂,宣郁通经汤与调肝汤二方不应仅仅局限于治疗经前、经后腹痛,临证辨证加减,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基于桃红四物汤分析研究当归-红花药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的组方结构和特点,寻找有意义的药物组合。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对组方药味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模糊量化处理,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组方结构和特点;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检索治疗妇科血瘀证痛经的古方,用关联规则方法中Apriori算法分析组方药味在治疗痛经的古方中使用频率及桃仁、红花分别与四物汤组方药味两两配伍频率。结果桃红四物汤中当归和红花的相似度最高,在治疗妇科血瘀证痛经方中出现频率最高;在中医古方方剂数据库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在治疗内科、妇科、骨伤科疾病时频率最高。结论运用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的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有利于探索古方的组方结构和特点,寻找到有意义的药物组合,充实和发展中医药对理论,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也为研究药对及方剂的效应物质基础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历代腹痛方剂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提取《中医方剂大词典》中治疗腹痛的有效方剂,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腹痛方剂中常用的药物及其组合规律、提取核心组合形成新方。结果纳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腹痛的有效方剂共1331首,共涉及中药721味,出现频率高于90的药物共31味,总结了常用药对36对,通过数据挖掘共得到治疗腹痛的核心用药组合10对,并演化新方组合5首。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了从秦汉至现代的中医临床验方,多用理气止痛、和络止痛、健脾助运、散寒温里、缓急止痛之品,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刺八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疗法,通过针刺八组穴,对3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年龄13~41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3个月~10a,平均5a;未婚24例,已婚14例;经前腹痛16例,经期腹痛15例,经后腹痛7例。妇科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中医辨证:气滞血瘀型14例;寒湿凝滞型8例;肝郁湿热型10例;气血亏虚型6例。2治疗方法取双侧八穴。采用毫针刺法,上、次直刺5~6.7cm,中、下直刺1.6~3.3cm。针刺得气后,均匀捻针1min,使针感扩散至骶部及小腹,气滞血瘀型…  相似文献   

11.
孙红友  周铭心 《中医学报》2021,36(3):563-565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和,伏风应时而动是痛经病的主要病机。月经将行或初至时,调达冲脉气血以治标;平时调治肝、脾、肾三脏之气血寒热虚实以治本,可施以具有疏达肝经气血和解散胞脉伏风之效的止痛药组(当归、白芍、川芎、香附)治之,此为正治。再视有无兼证而佐以安神助眠、扶中缓急、温经散寒等旁治之法,意在加强正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课题组以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梅国强教授56例医案、86首含小陷胸汤方剂为对象,分析方药,总结常用合方、药物(包括药对、药组)的出现频率等,研究其方药规律。梅国强教授临证使用小陷胸汤的方剂中,常以原方三味药(瓜蒌、半夏、黄连)加枳实作为基础方,分别合疏肝理气、化痰止咳、活血通络、清利湿热等类方。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当归-川芎"药对和"玄胡-炒川楝-郁金-片姜黄"药组。总之,合方是梅老应用小陷胸汤的常法,配伍药对、药组是其临床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党参、香附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党参、香附治疗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观察大鼠行为变化,检测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模型鼠灌服党参、党参香附口服液后精神状态、活动度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党参组及党参香附复方组血清中IL-2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党参香附复方组血清中IL-2含量又高于党参组(两组比较,P0.05);党参组及党参香附复方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党参香附复方组血清中IL-6含量又低于党参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党参有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与香附配伍,其增强免疫的功能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香附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生香附、醋制香附、酒制香附、香附炭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测定香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流动相为甲醇一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记录时间为60min。结果:香附经不同方法炮制后,不仅原有成分含量发生变化,而且有新成分生成。结论:香附不同炮制品成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医方类聚》中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探索人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对方剂中出现药物的所属类别、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次数、补虚药详细药物情况、高频使用剂型进行分析。结果人参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肉桂等,所属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均较为常见;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常用剂型有5种,其中,散剂和汤剂使用频率最高。结论《医方类聚》中人参配伍规律的研究能为其临床组方配伍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探讨治疗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治疗CRS的中药复方,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的高频次中药、药物配伍及归经规律.结果 检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药对的整体角度切入,以调经止痛的功效为评价模型,来探究醋炙对香附-艾叶药对整体配伍的影响。方法 采用GC-MS结合AMDIS与保留指数鉴别方法并联合主成分分析寻找共性规律的研究策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 香附-艾叶(生品)挥发油中共鉴别出54种化学成分,而香附-艾叶(醋品)挥发油中共鉴别出52种化学成分。醋炙前后的香附-艾叶药对与醋炙前后的单味药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不一致。从整体来看,在醋香附-醋艾叶药对的挥发油中,多数低沸点化合物的含量降低,而高沸点化合物无明显变化,且大部分低沸点化合物主要归属于艾叶,大部分高沸点化合物主要归属于香附,α-香附酮的相对含量也有所增加。在醋香附-醋艾叶药对的挥发油中含量明显增加的化合物多为去氧倍半萜类化合物、长链脂肪醇和长链脂肪酮,而萜类氧化衍生物的含量则有所降低。结论 采用GC-MS结合AMDIS与保留指数鉴别方法并联合主成分分析寻找共性规律的研究策略,可全面、科学和快速地鉴别醋炙前后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的差异。从整体上看,醋炙使得香附-艾叶药对中挥发油的毒性减小,安全性增加,稳固并小幅增强了调经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中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近十年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65条,涉及中药110味,计算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菟丝子、当归、熟地黄、川芎、香附、白芍和丹参等;得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常用药物组合,以菟丝子、当归、熟地黄和白芍两两组合最多;进一步聚类,得到3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剂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注重补益肝肾、调理气血,所得新方组合仍需通过临床辨证运用以验证其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太平圣惠方》含丹参方的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太平圣惠方》收载的含丹参方剂,利用Excel 2013、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0软件,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统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有效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太平圣惠方》含丹参方方剂127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