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种反渗透膜浓缩猕猴桃汁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猕猴桃原产我国,是产量丰富的山区野生果实,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果中维生素C含量达180~250毫克,有的高达450毫克以上。还含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P等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果胶、粗纤维以及钙、镁、钾、钠、碘、铬、锌等多种无机元...  相似文献   

2.
绿茶汁蒸发浓缩过程品质损失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玮  徐尧润 《饮料工业》2001,4(2):17-21
运用均匀设计和逐步回归议程,建立了绿茶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的品质损失动力学,并在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中验证了所得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绿茶汁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正奇  裴成安 《饮料工业》1999,2(5):14-15,20
比较池明矾、硅胶、高岭土、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5种物质对绿茶汁的洽效果,发现碱式氯化铝的澄清效果较好;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碱式氯化铝澄清绍茶汁适宜的条件为:PH=6,用量0.1%和温度15℃。  相似文献   

4.
对绿茶茶汤的冷冻浓缩特性作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了温度、冰相和液相浓度、浓缩比、溶质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浓缩前后茶汤进行了感官上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2°Brix的茶汤,茶汤初温5℃,冷冻温度在结晶点附近-4~-5℃时,浓缩效果最好,经浓缩后的茶汤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5.
绿茶茶汤冷冻浓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绿茶茶汤的冷冻浓缩特性作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了温度、冰相和液相浓度、浓缩比、溶质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浓缩前后茶汤进行了感官上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2°Brix的茶汤,茶汤初温5℃,冷冻温度在结晶点附近-4~-5℃时,浓缩效果最好,经浓缩后的茶汤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6.
绿茶提取液的纳滤浓缩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绿茶提取液作为纳滤膜分离浓缩的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压力下透过实验所得的通量、水脱除率和对茶多酚的截流率曲线来分析纳滤过程的特点。在0.4~0.8MPa下对茶多酚的平均截留率为97.3%。在0.8MPa下,茶多酚含量为0.3%(w%)的绿茶提取液浓缩至3.1%,平均透过通量为16.5L/m2·h,在此工艺条件下,纳滤浓缩工艺脱除1t水的运转费用为蒸发浓缩的1/4~1/5。  相似文献   

7.
《食品工业科技》2006,(05):139-141
以绿茶提取液作为纳滤膜分离浓缩的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压力下透过实验所得的通量、水脱除率和对茶多酚的截流率曲线来分析纳滤过程的特点。在0.4~0.8MPa下对茶多酚的平均截留率为97.3%。在0.8MPa下,茶多酚含量为0.3%(w%)的绿茶提取液浓缩至3.1%,平均透过通量为16.5L/m2·h,在此工艺条件下,纳滤浓缩工艺脱除1t水的运转费用为蒸发浓缩的1/4~1/5。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在绿茶汁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了壳聚糖对绿茶汁的澄清作用,表明壳聚糖是一种良好的澄清剂,能提高绿茶汁的透光度与稳定性,而不影响绿茶汁的主要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9.
芦荟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某些活性物质具有极强的热敏性,在芦荟凝胶加工过程中,遇热会使大量的活性物质遭到破坏。本文采用紫外线消毒、超声波杀菌、反渗透膜浓缩、冻干法干燥,全部过程采用低温加工技术,生产的芦荟凝胶活性冻干粉纯度高、活性强,保留了芦荟凝胶中的全部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成品绿茶在不同浸提条件下对茶叶原汁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其浸出率、冷后浑、铁含量变化和其感官品质的变化,得出绿茶原汁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70℃,时间40min,茶水比1∶30。   相似文献   

11.
柑桔汁反渗透浓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超滤分离后的柑桔汁进行反渗透浓缩研究。实验找到了适合柑桔汁浓缩的反渗透膜RO-1,同时确定反渗透浓缩的适宜工作条件为:p=4.5MPa,T=40,S=1m/s,柑桔汁可浓缩到23°Bx。分别用0.1%NaOH和0.5%U10溶液清洗反渗透膜,其膜通量能完全恢复。通过分析比较柑桔原汁和浓缩汁的营养成分得出结论:膜分离技术浓缩柑桔汁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13.
绿茶的微波杀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为指标对微波杀青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 ,确定了微波杀青的最佳工艺条件 :投叶量 40g ,功率 72 9W ,杀青时间 180s。在该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几乎完全被钝化 ,且杀青叶呈浅黄绿色 ,柔软卷缩 ,有利于绿茶外形美观 ,香气的保持 ,达到了绿茶杀青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渗透膜浓缩工艺对香菇多糖提取液进行浓缩,分析进膜压力、料液浓度和进膜温度对浓缩工艺的影响,并比较了反渗透浓缩和真空浓缩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进膜压力20 MPa、多糖浓度6.48 mg/mL、进膜温度30℃时能取得较好的浓缩效果.反渗透膜浓缩粗多糖得率较真空浓缩高,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真空浓缩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在印染废水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且不稳定,盐度高,可生化性差,使用常规生化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最佳回用效果。文章研制了一种新型抗污染超滤膜,结合反渗透技术成功处理印染废水。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对COD、C1的去除效率均可达97%以上;对悬浮物、色度的去除率达到100%。系统出水符合印染车间生产回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国内制盐行业的水资源使用现状,结合国内典型的真空制盐装置,介绍了反渗透技术改造电站传统制水装置后处理含盐冷凝水方案,并对其经济性作了分析,展示了反渗透技术处理含盐冷凝水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在制盐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绿茶皮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皮冻是以绿茶的浸提液与猪皮及其相关配料精制而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进行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用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猪皮500g,绿茶叶25g,料液比1∶2.0,加热时间60min,盐20g,白酒5g,醋5g、姜块3g,葱结2g,白糖2g,味精0.5g。在生产皮冻过程中用绿茶的浸提液代替所需水后,其色泽、质地、风味及营养组分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茶绿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绿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荼绿色素的光谱特性在663 nm为特征吸收峰;茶绿色素对热较稳定;金属离子K+、Na+、Zn2+、Cu2+、Mg2+,Ca2+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Al3+、Fe2+和Fe3+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pH对该色素的影响明显,在弱酸性条件下(pH=5~6)稳定性较好;光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苯甲酸钠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该色素抗氧化性较弱,抗还原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论述了江西修水双井绿茶制作过程中各工序控制重点。采摘特级采雨前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一、二级采节前茶,一级以一芽一叶为主,二级以一芽一叶与一芽二叶约各半。摊青一般约需2-5h,杀青锅温120-150℃,先高后低,每锅投叶量300-400g。揉捻加压要轻,揉时要短。初焙温度90℃左右,以焙至叶子不粘手为适度。整形搓条锅温60-80℃,团条锅温60℃左右,约八成干时转入提毫。提毫锅温40-50℃,提至白毫显露转入复焙。复焙温度60-70℃,先高后低,焙至含水率5%-6%时下焙。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不同方法所得色泽参数的差异,探寻一种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反映茶汤色泽的量化方法,选用36?个六堡茶散茶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茶汤的色泽参数,并对色泽参数进行模拟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法1基于Adobe?Color?CC和方法2基于Matlab的茶汤色泽量化分析方法所测定的不同茶样间色泽参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方法3直接采用台式色差仪所测定结果与方法1和方法2相比有明显差异,色泽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差异主要在于茶汤黄度值的变化不同。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发现,上述3?种方法所得色泽参数对汤色得分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6.1%、83.7%和63.8%。以实际茶汤色泽为参考,通过色泽参数模拟验证对比分析发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采集装置结合Adobe?Color?CC的茶汤色泽参数提取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六堡茶茶汤的实际色泽,表明该方法有望为茶汤色泽的量化分析提供一种相对客观、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