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影响脊髓栓系综合征预后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性原因牵拉脊髓,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997年4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56例TCS患者,现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常见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髓栓系综合征3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牵拉脊髓圆锥,使其处于低位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大小便障碍、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足部畸形等。  相似文献   

3.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在胚胎期脊髓发育异常、局部瘢痕粘连、终丝粗短,导致脊髓圆锥固定在正常椎骨节段以下,使脊髓、马尾神经及终丝受到牵拉,造成双下肢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亦见于成年人,该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1月共收治了TCS病人32例,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纵向牵拉、圆锥低位、脊髓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神经损害症候群,包括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传统上认为它是脊髓圆锥末端受牵拉所以引起。最近,它的概念被扩展,包括颈段和胸段脊  相似文献   

5.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于各种病因使脊髓末端回缩不良,受到牵拉及压迫而出现的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足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1953年首次临床报道,1981年由Yamada命名[1]。TCS发病率较高,但由于被认识较晚,病人分散到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及骨科,极易漏诊或误诊。现就其诊断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1.1 脊髓发育不良、神经缺陷学说该学说最早由Chute于1921年提出[2],Naidich等也认为脊髓脊膜膨出患儿腰骶髓神经发育不良[3]。刘福云等也发现TCS易合并脊髓空洞、圆锥变细,手术松解满意但术后效果差,认为TCS可伴有脊髓发育不良[4]。孙纪彬等研究1例腰骶部脊髓外翻胎儿的脊髓结构变化,发现病变脊髓结构中仅有灰质而无白质,并且灰质中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纤维很少,后角区域内无神经元胞体[5]。但目前这方面的证据尚少。  相似文献   

6.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使脊髓受牵拉、圆锥低位、造成脊髓出现缺血、缺氧、神经组织变性等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畸形、大小便障碍等神经损害的症候群.包括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953年首次临床报道,1981年由Yamada命名.  相似文献   

7.
短终丝综合征,又称脊髓栓系综合征是指圆锥低位,终丝短厚而出现的一组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我院影像科自1996年12月至2003年12月,经MRI诊断该病26例,我科收治13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吕瑞革 《右江医学》2005,33(4):438-439
脊髓损伤是由外力的作用引起脊椎骨折,导致脊髓休克、受压、水肿。脊髓和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而产生的系列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具有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症状表现为进行性神经功能受损,包括感觉运动障碍和泌尿系统症状,高位损伤者可影响呼吸功能。我科自2003年以来共治疗脊髓损伤患者20例,手术后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影响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脊髓栓系综合征 (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牵拉脊髓 ,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总结我院和西京医院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 5 6例TCS患者 ,分析其影响预 ,后常见因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37例 ,女 19例 ,年龄 8个月~ 4 9岁。<1岁 7例 ,1~ 12岁 2 4例 ,13~ 2 0岁 16例 ,2 1~4 9岁 9例 ,平均 16 .8岁。临床表现 :尿失禁 14例 ,尿潴留 2例 ,尿急、尿频 19例 ,大便障碍 8例 ;鞍区及下肢感觉障碍 4 2例 ,马蹄形足畸形 9例 ,双下肢运动障碍 5例 ,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及临床对比。结果:TCS均表现为脊髓低位;椎管内脂肪瘤9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2例,双干脊髓2例,脊髓空洞症6例,脊髓纵裂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3例;其中7例无临床症状为查体时发现。MRI表现与临床手术所见相符。结论:MRI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确诊具有重要价值,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的位置、形态及伴发畸形,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de cord syndrome,TCS)是指因脊柱脊髓先天发育异常或其它病变(脂肪团块、纤维粘连)束缚了脊髓(拴系多发生在圆锥和终丝,偶可见于颈胸段),使其不能顺应脊柱的增长而上升回缩,致发生缺血性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TCS在国外报道较早,在国内仅见到两篇报道。我院在1995年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TCS3例,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例1女,14岁。进行性大小便困难,左足马蹄内翻畸形,步态异常,左侧臀及足部溃疡,腰骶部有  相似文献   

12.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克基 《广东医学》2005,26(5):590-592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如脊柱裂、脊髓脂肪瘤、外伤等引起脊髓末端回缩不良,马尾终丝被粘连、束缚及压迫,使圆锥被牵引而导致发育不良,产生下肢运动失常、排便及排尿功能障碍。TCS的患病率约为0.17%。TCS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90%以上,严重者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1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分型先天性致病因素最常见,如神经管闭合不全等。椎管的外伤和手术也可以导致TCS。前者称原发性TCS,后者称继发性TCS。在胚胎20周时,脊髓末端上移达L3-4椎体水平,40周时位于L3椎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5例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通道脊髓终丝松解术。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空洞横截面积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的腰背部疼痛、下肢痉挛、下肢无力、膀胱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患儿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显著小于术前(P<0.05),脊髓圆锥腹侧峰值流量及脊髓圆锥背侧峰值流量均显著多于术前(P<0.05)。结论 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存在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异常,终丝松解手术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情况得到改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缩小。  相似文献   

14.
蒋牧良  龙莉玲 《广西医学》2010,32(2):172-174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27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均行胸椎、腰椎、骶部MRI扫描,并与手术和/或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27例TCS中MRI扫描示脊髓圆锥低位27例,脊髓终丝增粗24例,终丝、马尾粘连22例,脊柱裂20例,脊髓缺血性改变及脊髓空洞16例,脊髓脊膜膨出14例,腰骶管发育不良13例,椎管内脂肪12例,椎管内外及皮下脂肪堆积10例,脊膜膨出5例,腰骶部皮毛窦4例,椎体畸形3例,脊柱侧弯畸形3例。结论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是脊髓栓系综合征首选检查方法,可为其诊断与手术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Arnod—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nod-Chiari畸形(Amod-Chiari malformation)以小脑扁桃体下疝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本体感觉保留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柬征损害的运动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我科从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对36例Amod—Chiari畸形合并有脊髓空洞的患者施行了单纯的后颅凹开颅减压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内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芬 《医学综述》2005,11(11):1032-1034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系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致脊髓圆锥低位,硬膜内终丝缩短增粗、纤维粘连或脂肪团块等病变使脊髓活动受限,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及足部畸形,并呈渐进性恶化。王汉林报道,1952年美国医师George首次在  相似文献   

17.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4例TCS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14例中,脊髓低位13例,脊髓纵裂2例,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9例,椎管内脂肪瘤及脂肪沉积2例,皮样囊肿2例,终丝增粗9例,脊柱裂、腰骶椎分节不全13例。结论 MRI对明确诊断TCS具有重要价值,能准确显示TCS病变全貌及伴发畸形,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由各种先天和(或)后天因素导致脊髓圆锥受到牵拉压迫造成脊髓传导束以及脊髓低位中枢病变,并产生一系列征候群。其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脊髓受到异常牵拉压迫,导致脊髓缺血缺氧,代谢受损,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是指硬膜内终丝短缩、增粗 ,纤维粘连或脂肪团块等病变束缚了脊髓末端的正常回缩 ,致使圆锥部处于低位 ,脊髓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如尿便失禁、足部畸形、脊柱侧弯等。MRI检查可确定诊断。我院 1995~ 2 0 0 0年 12月对 2 0例 TCS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患者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2~ 30岁 ,平均10岁 ,8例伴脂肪瘤 ,2例伴畸胎瘤 ,均行手术切除 ,松解粘连。2 术前准备常规备手术显微镜、双极电凝、吸引器、咬骨钳、头皮夹、神经钩、显微剥…  相似文献   

20.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及临床对比.结果TCS均表现为脊髓低位;椎管内脂肪瘤9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2例,双干脊髓2例,脊髓空洞症6例,脊髓纵裂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3例;其中7例无临床症状为查体时发现.MRI表现与临床手术所见相符.结论MRI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确诊具有重要价值,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的位置、形态及伴发畸形,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