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农业放心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理论基础后,讨论了农业废弃物的主要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支持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浅谈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笔者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利用现状,并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淤底泥、芦苇秸秆以及藻类物质是水源地水库生态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三类废弃物,对其进行高效资源化处理处置是水库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保证,对提升水库水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清淤底泥在农田、林地、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土地利用和制作建筑材料、填方材料等方面进行建材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现状,总结了芦苇秸秆在农业、养殖业、能源、工业原料等方向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及打捞蓝藻在厌氧消化、有用物质提取、饲料应用、好氧堆肥等资源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上述资源化技术在水源地水库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应用的适用性,指出土地利用是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最佳方式,好氧堆肥是芦苇秸秆和蓝藻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最后针对水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有机废弃物有机质含量高,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将其资源化利用,既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又可减少碳排放.本文就有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分为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和城市有机固废的资源化两方面进行了总结性阐述,以探索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多元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综合利用农业植物纤维性纤维性废弃物及蓄食粪便农业废弃物的技术及有关研究进展情况,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虽然我国对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达成共识,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运营市场尚未成熟。本文在对发达国家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运营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运营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成功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集约化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路径。文章详述了中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产生及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畜禽废弃物处理措施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及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控制畜禽粪污染物的对策和环境管理建议,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市建筑废弃物产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北京市建筑废弃物的来源、产量、组分及处理现状,阐述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和资源化利用工艺,介绍了朝阳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示范项目建设情况,给出了北京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廖虹云 《环境保护》2021,49(7):57-61
当前,我国城市废弃物存在数量迅速增长,资源化利用短板明显等问题,我国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间。为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从城市废弃物源头减量、完善分类回收利用体系、提升再利用和末端处理水平及加强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建议,努力促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杭州农业循环经济的4种现有模式(种养结合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型,庭院经济型、立体种养型)的举例分析与绩效研究以及对杭州农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低附加值问题的分析探讨,初步提出在新时期杭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南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及其环境污染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论述,分析了南昌市垃圾成份及经济现状,指出填埋法处理南昌市生活垃圾的合理性,并对渗漏及沼气等污染防治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桥沥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为例,多点采集样品经人工分拣和不同粒径段筛分后,对其物理组成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化垃圾中腐殖土主要在40mm粒径段以下,占47.3%,塑料、织物及木竹等可燃轻质垃圾主要在大于80mm粒径段,占40.1%;工程筛分粒径可选40mm,筛上物主要为可燃物,筛下物主要为腐殖土;按照有机肥堆肥腐熟标准,筛下物腐殖土基本可达到腐熟,营养物质含量达到《城市生活垃圾农用标准》(GB8172-1987)要求,但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矿化垃圾经筛分后的轻质垃圾,热值约为6000kJ/kg,可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其制备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后,热值可达10000~24000kJ/kg.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正规填埋场陈腐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填埋区多点采集样品,按不同粒径段筛分和人工分拣后,对其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殖土粒径主要集中在<60 mm区间,占垃圾总量的53.08%,而塑料等易燃垃圾多集中在>60 mm,占总量的30.46%,采用60 mm筛进行筛分,可有效实现该填埋场中腐殖土和易燃垃圾的分类。参照GB 8172—19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腐殖土总氮含量低,个别点位蛔虫卵死亡率未达标,其他指标均符合标准,可通过堆肥、补充氮源、作为水泥窑替代原料实现再利用。易燃垃圾平均热值为23.13 MJ/kg,含水率和灰分分别为15.32%和10.21%,依据GB 50634—2010《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可作为水泥窑替代燃料进行再利用。  相似文献   

14.
对澜沧江水系威远江、小黑江流域面源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包括:化肥使用情况,农药和农膜使用情况,畜禽养殖情况,乡镇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情况。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固体废物统一管理是通过对企业各种废物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出企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及各种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通过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实施科学的》三层把关" 管理制度,有效地杜绝了企业有害废物及无任何利用和再生价值的固体废物( 即暂时不能利用的固体废物) 外排的失控性,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负荷,使企业排污费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6.
威远江、小黑江流域面源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澜沧江水系威远江、小黑江流域面源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包括:化肥使用情况,农药和农膜使用情况,畜禽养殖情况,乡镇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情况。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渗滤液回灌基础上,结合垃圾堆体本身为厌氧环境的特性,开发出的生物反应器垃圾堆体渗滤液原位脱氮技术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以从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天子岭填埋场采集的不同填埋龄垃圾为试材,利用系列自制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模拟装置,通过回灌硝酸盐溶液,探讨了不同填埋龄垃圾在碳源充足情况下的反硝化性能特征。结果表明当垃圾堆体自身降解的有机物量充足时,1~12 a垃圾的反硝化性能均较强,且差异不大;所有反应器在最初的1 h内硝酸盐去除率最高,达70%~92%。这说明开发生物反应器垃圾堆体渗滤液原位脱氮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场垂直防渗技术应用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成刚 《环境工程》1998,16(6):47-50
为防止生活垃圾场渗滤液扩散 ,造成二次污染 ,本文着重论述了采用帷幕注浆进行垂直防渗的可行性 ,并结合工程实践 ,对生活垃圾场场址选择、帷幕注浆材料使用以及防渗工程布置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垃圾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垃圾处理产业也逐渐兴起.由于地区差异,工业发达程度和生活水平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垃圾组成,相应的也采取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法.哈尔滨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文章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主要论述哈尔滨市生活垃圾的产量、特性及目前的处理状况,分析哈尔滨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实质,对垃圾处理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步入产业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矿化垃圾反应器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时由于反硝化区缺少碳源而导致总氮去除率不佳的问题,开展以优先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充当碳源为目的的两段式进水两级矿化垃圾反应器处理工艺的研究。通过控制反应器的曝气量、好氧区和反硝化区,研究了两段式进水两级矿化垃圾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渗滤液水力负荷为46.0 L/(m~3·d)时,在第一级反应器底部曝气量为1.86 m~3/(m~3·d),第二级反应器中上部曝气量为0.37 m~3/(m~3·d)的条件下,COD、NH_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1%、92.6%、85.6%,运行稳定后TN平均去除率达76.0%,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