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和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很多物质可以引起接触性皮炎[1] .临床中作中,经常发现医用敷贴或橡皮膏致接触性皮炎患者.因此,我们习惯把此类用品导致的皮肤损伤归类为接触性皮炎,但经过仔细分析,一部分病例可以被排除.  相似文献   

2.
女性外阴瘙痒是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症状,外阴接触性皮炎是最常引起外阴瘙痒症状的原因之一。文中就外阴皮肤对于接触性刺激及过敏的敏感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发病情况,外阴药物接触性皮炎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估外阴接触性皮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精细化分级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处及其周围皮肤的接触性皮炎实施护理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留置PICC管并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三区住院的患者326例,运用精细化分级护理处理PICC置管处及其周围皮肤接触性皮炎,并记录护理效果。结果:326例患者中74例发生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22.7%。其中接触性皮炎为1级50例,2级21例,2级有3例,分别占接触性皮炎的67.6%、28.4%、4.1%;启用精细化分级护理,1级接触性皮炎2~4 d皮疹消退,2级7 d内皮疹消退,无复发,2级7~14 d皮疹消退,无复发。结论:精细化分级护理防止接触性皮炎进一步加重,促进已发生的接触性皮炎尽早痊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黏膜接触外界某些物质后,主要在接触部位因过敏或强烈刺激而发生的炎症反应。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新的化学物质不断增多,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造口涂膜剂对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皮肤涂抹法制造实验动物接触性皮炎模型,通过观察造口涂膜剂对实验动物病变皮肤的肿胀度、损伤程度、瘙痒程度的影响,对造口涂膜剂抗接触性皮炎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造口涂膜剂对动物的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的减轻皮肤肿胀、局部炎性反应及瘙痒反应.结论 造口涂膜剂在两个动物模型上的抗炎、止痒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种外在刺激或致敏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致敏物质后,由变态反应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物质较多。致敏原是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成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动物性:如动物的毒素、皮屑、羽毛、毛虫、昆虫的毒毛等。②植物性:某些植物的  相似文献   

7.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面部接触性皮炎,呈季节性突然发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对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花粉斑贴试验或皮肤划痕试验呈阳性过敏反应.现就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白介素10(IL-10)的分泌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接触性皮炎系由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炎症。本病在皮肤科很常见。现将我科自1973年元月~1990年元月住院治疗的接触性皮炎100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经逐步认识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在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过程中,自身也可以引发新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这种新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原有的皮肤病交相混杂,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治疗的难题之一。国内目前较少关注。我们报告6例得到皮肤斑贴试验确证的皮炎平(复方地塞米松)软膏所致的接触过敏,旨在提请警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接触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11.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是皮肤粘膜接触某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 1 病因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有原发性刺激物和致敏物。有些在低浓度时为致敏物,但浓度高时具有毒性刺激性。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指接触物本身有很强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原发性刺激又可分为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皮炎,另一种是刺激物较弱,长时间接触后发病,如肥皂、  相似文献   

12.
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和急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有时在临床和病理上很难分清楚。反射共焦显微镜(RCM)可提供体内的实时、高分辨率皮肤图像。  相似文献   

13.
胡桃仁焦油糊治疗接触性皮炎9例尹华英(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32072)关键词胡桃油焦油糊,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急性炎症,用胡桃油焦油糊治疗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14.
20例面部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有个体差异性,过敏性体质患者易发生。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接触物质有许多类,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延安大学队属医院从2005-01~2005-10共收治接触性皮炎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畸形或慢性炎症反映,临床治疗中医具有独特优势,王文春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王老对接触性皮炎疾病的诊治,有其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黏膜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临床上由于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提供可疑致敏原,导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安全、可靠和简单易行的方法[1].我们于1998年开始应用瑞典化学技术诊断公司研制的标准筛选系列变应(原即瑞敏TH斑贴试剂盒)对接触性皮炎278例进行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采用皮肤止痒脱敏膜对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04例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52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皮肤止痒脱敏膜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积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皮肤止痒脱敏膜对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和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原因及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接触性皮炎产生原因以及护理防止措施。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防治措施后,均恢复良好且出院。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应及时清洁呕吐物可以有效的预防接触性皮炎,即使不慎发生接触性皮炎时,应及时换药及调整补液,减少渗出,适量运用敏感抗生素防治感染等措施,使皮肤损伤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进光  李晓东  马宏鹏 《河北医学》2013,19(7):1113-1115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不同的接触物质、部位、接触时间及个体差异决定了皮炎的反应程度,而面部接触性皮炎多数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因部位特殊,治疗相对困难,特别是外用药物选择受限。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雅漾护肤品辅助药物治疗面部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60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植物日光性皮炎是植物中所含的光敏物通过空气媒介、直接接触或口服吸收后到达皮肤,经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以光毒性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1]。本研究诊治1例由食用荠菜引起的日光性皮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