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的共同病理表现,其严重程度与CKD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EPO作为一种红细胞刺激因子,外源性补充EPO不仅可以治疗肾性贫血,还可以有效防治肾纤维化,从而改善肾功能。本文将EPO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肾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CKD)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起病隐匿的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诊断CKD常用的生物学标志物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寻求CKD早期阶段敏感且准确的生物学标志物。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酸性的、半胱氨酸含量丰富的分泌性糖基化蛋白,具有抑制蛋白酶、参与炎症反应和促进细胞增殖、黏附的作用,在慢性肾脏病早期阶段即呈现高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受损及肾脏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CKD和肾脏纤维化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因此该文从CKD和肾脏纤维化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血清HE4的表达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和肾脏纤维化的关系及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意义,以期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英  刘茂东 《临床荟萃》2006,21(23):1739-1740
肾功能衰竭是一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病变自然进展的共同结局,一体化治疗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大量研究证明CKD的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肾脏功能的损害,减少心血管合并症,降低CKD患者总体的病死率。因此,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学界的工作重点已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替代治疗转向CK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2000年NKFK/DOQI确定了CKD的定义和CKD进展分期的临床指南,为我们奠定了共同的学术交流基础,同时提供了一个公共健康计划发展框架。临床上如何延缓CKD的进展已成为当前肾脏病学者热切关注的课题,笔者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肾衰竭,从而使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入维持性肾替代治疗阶段。而活性氧在这一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可直接氧化各种大分子物质,而且还可作为信号分子在多个水平引起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因此,抗氧化应激可能有助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血尿Ⅳ型胶原对肾组织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博林  王晓明  申瑞芳 《临床荟萃》2005,20(19):1093-1095
目的探讨血清、尿中Ⅳ型胶原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接受肾活检的25例肾脏病患者,分为3组,无纤维化组8例,肾小球硬化组6例,肾间质纤维化组11例;此外,未接受肾活检的慢性肾衰组患者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用放免法测血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肾小球硬化组、肾间质纤维化组和慢性肾衰组血清Ⅳ型胶原浓度明显高于无纤维化组(P〈0.05),血清Ⅳ型胶原与肾组织中Ⅳ型胶原及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肾小球硬化比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肾小球硬化组和肾间质纤维化组尿中Ⅳ型胶原浓度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高(P〈0.05),但慢性肾衰组尿Ⅳ型胶原浓度反而低于肾间质纤维化组.结论在排除肾外脏器纤维化的前提下,血清Ⅳ型胶原可作为判断慢性肾脏患者肾组织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指标,尤其适用于有肾活检禁忌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宋晓红  郭兆安 《新医学》2022,53(7):469-473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CKD患者的最终结局往往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肾间质纤维化(RIF)是不同病因的CKD进展为ESRD的共同途径。因发病机制复杂,目前RIF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外泌体在RIF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7.
顾连方 《临床荟萃》1998,13(20):960-960,F003
肾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的最后阶段,达到了肾脏病终末期(ESRD),临床上发生尿毒症,其病理变化是肾脏充满了纤维组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防治ESRD几乎都集中在研究肾纤维化,本文就肾纤维化有关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指由多种细胞、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共同病理特征[1].诸多因素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程,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转换失衡等,有效抑制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分泌,可延缓CKD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抗RIF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虫草素抗肾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草素是从蛹虫草中分离出的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抗肾纤维化作用。通过对肾纤维化病理机制的研究,阐述虫草素可从细胞分子学水平调控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介导七大信号通路,阻碍其信号传导。七种通路相互关联,从而延缓肾纤维化及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肾脏纤维化已成为肾脏病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CKD)共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各种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作用下,肾脏组织出现肾小管萎缩、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成纤维细  相似文献   

11.
各种肾脏疾病未经有效治疗均会出现慢性化,并进行性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因缺乏评价和监测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从而严重影响着CKD的转归及预后.因此,研究CKD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早期防治策略,一直是肾脏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李琼  李震 《磁共振成像》2015,(5):390-393
肾纤维化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是终末期慢性肾病常见的结局,也是肾移植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因此,肾纤维化的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检测肾纤维化造成肾功能不全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缺乏一种活体无创性动态监测肾纤维化的可靠手段。f MRI在检测肾功能、评估肾纤维化程度方面近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回顾和分析了过去几年肾脏的几种f MRI在肾纤维化这一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肾脏病(CRD)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目前导致CRD的主要病因仍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几种常用的肾功能指标与肾脏病理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吴岭  高珺  张丽  陈葶  王涛  陈茂杰 《临床荟萃》2014,(9):1035-1037
<正>慢性肾脏疾病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最主要的病因,早期诊断治疗并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是肾脏病治疗的主要目的,临床表现相同而病理类型不同的肾脏病对治疗的反应各不相同,根据肾脏病理类型制定治疗方案,做到个性化治疗能提高慢性肾病临床治愈率,延缓病情进展。现回顾分析我院124例肾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肾脏病理类型的分布以及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逐年上升,而且预后差,医疗费用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延缓或阻止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是当前CKD非透析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还与死亡率增加、住院和医疗保健费用增加相关。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延缓CKD进展至关重要。高尿酸血症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结果,由于经济水平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研究报道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目前有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不仅仅是CKD的并发症,而是CKD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导致CKD进展机制包括高尿酸诱导氧化应激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肾血管收缩;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传入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基础和临床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降低尿酸水平可延缓CKD的进展,但也有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CKD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本文就高尿酸血症的定义、导致CKD进展机制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高尿酸血症与CKD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肾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肾脏病大多为慢性病程,晚期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延缓肾脏病进展,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病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理分型及疾病发展程度,为针对性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现对本院364例肾活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肾活检疾病谱及病理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指标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及时有效的治疗有望使其逆转,一旦进展至肝硬化则难以恢复,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肝活检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最可靠的方法,但因其取材局限,有创伤,不便常规随访及动态观察,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血清学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改变,肝纤维化的诊断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仍然是肝组织活检,但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因此非创伤性诊断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肝纤维化的病理诊断、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45例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CKD患者进行VTQ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析VTQ以及常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CKD分期、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萎缩面积以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肾皮质SWV值CKD 1期为(2.74±0.57)cm/s, CKD 2期为(2.30±0.27)cm/s, CKD 3期为(2.85±0.26)cm/s, CKD 4期为(2.60±0.40)cm/s。统计分析显示肾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讨论 VTQ技术可以测定的肾脏皮质的SWV值;但肾脏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肾组织纤维化指标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