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16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 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6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54例,发生率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23%,胎盘因素占24.03%,软产道损伤占9.7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02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30例,发生率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6.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67%,胎盘因素占20%,软产道损伤占3%.结论 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妊娠等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妊娠等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3025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88例,发生率2.9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9.31%,胎盘因素占21.59%,软产道损伤占9.09%。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采用综合干预及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及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有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产程延长者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位于前3位的为:宫缩乏力60例(66.67%);产程延长26例(28.29%);胎盘因素17例(18.89%)。出血量500~1000mL者67例(74.44%);1000~2000mL者16例(17.78%),出血量>2000mL发生失血性休克者7例(7.78%)。出血时间均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分娩史、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2006~2009年收治分娩的产妇366例,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500ml,观察产妇一般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24例,发生率6.56%,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23%,胎盘因素占24.03%,软产道损伤占9.7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212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定为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 2 125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5例,发生率为2.1%.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首位,其次是胎盘因素及软产道损伤。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高于初产妇,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有产前高危因素者占产后出血的80%.结论病理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孕前宣教、做好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李黎明 《中外医疗》2013,32(15):146-146,14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在该院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分娩的9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1.53%,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产后出血会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宣教和管理,产时监护和产后护理,及时发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提高产科工作人员的急救、助产、护理技术是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 927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6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1.13%,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2.67%,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314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81例(25.80%)发生产后出血(剖宫产组),同期选取198例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组出血比例为25.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剖宫产组平均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中67例(82.72%)出血量介于500~1000 m L,11例(13.58%)出血量介于1000~2000 m L,3例(3.70%)出血量超过2000 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多次妊娠、妊娠高血压、多胎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妊娠高血压、多胎等因素为剖宫产早期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出血可能性高于自然分娩者,并且可能危险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妊娠高血压、多胎,临床应该根据危险因素采取合适预防出血措施和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2009年我院分娩5438例产妇中9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妊娠并发症及有流产史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2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9.44%,但出血量≥2000ml的病例中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大于出血量<1000ml的病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90例产后出血中70例经常规方法即能有效止血,占77.8%。不同出血量之间处理方法比较,随着出血量的增加,特殊方法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剖宫产、妊娠并发症及有流产史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原因中胎盘因素仍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加强围产保健监测,对高危孕妇在分娩前制定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案,做到有备无患是成功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时采用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介入栓塞术等措施明显有效,如经保守治疗无效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则为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剖宫产产后出血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5.60%(108/1928),观察组分娩前诊断为病理妊娠88例,占所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的81.48%(88/108);对照组诊断病理妊娠19例,占17.60%(19/1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9.53,p<0.01);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66.67%),其次为胎盘因素(28.70%)。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及子痫)、胎盘因素、巨大儿或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及全身因素等。结论:病理妊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原因.方法 对1999~2008年间江苏省5家医院的1707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原因和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①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因素在产后出血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5.1%、17.9%、15.9%;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782.3±683.3) mL]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571.0±225.7) 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剖宫产的平均出血量[(836.2±763.2)mL]和阴道分娩的平均出血量[(634.1±377.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707例产后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量与软产道损伤导致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胎盘因素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86.0%(1468/1707)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 ①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者;③子宫收缩乏力仍然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子宫收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导致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原因和影响出血量的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10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68.9%。胎盘因素占21.7%,子宫裂伤占7.5%,其他占1.9%。②出血量〈1000ml占73.5%,1000-2000ml占20.8%,〉2000ml占5.6%。③常规止血方法成功率92.45%,官腔填纱占2.8%,子宫次全切术3.7%,子宫动脉栓塞占0.9%。结论应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阴道及剖宫产分娩,因宫缩乏力,在胎儿娩出至产后2h失血量≥ 400ml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20u子宫体肌肉注射,无效时对照组改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必要时重复使用,总量≤ 120u。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250μg子宫体肌肉注射,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使用,总量≤ 500μ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5%(P<0.01)。结论: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高效、迅速、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应诊断明确,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08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产妇均于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20U肌肉注射,对照组在出血后予以缩宫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出血后予以米索前列醇纳肛联合缩宫素治疗。结果: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方面,巨大胎儿及羊水过多均为28例,分别占33.73%,显著高于其他致病原因(P〈O.05);两组产妇出血量在胎儿娩出至治疗开始前无明显差异(P〉O.05);在产后2h及产后24h的总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治疗效果显著,且临床应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I}缶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临床治疗38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进行治疗的38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1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结合高渗晶胶混合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产后2 h和24 h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缩宫素结合高渗晶胶混合液,加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不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还可以对其治疗有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翠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00-101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分娩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患者60例,其中初产妇43例,经产妇17例,平均年龄27岁。分析疗效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60例中,有效42例(70%),无效18例(30%)。全部患者均实施心理护理、全产程护理、用药护理和生活护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唐荣芳 《华夏医学》2014,27(4):78-80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应用欣母沛250μg宫体注射或肌肉注射,对照组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并徒手按摩子宫。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和传统常规的宫腔纱布填塞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本院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60例患者按照人为加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三联疗法,对照组运用传统常规的宫腔纱布填塞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比治疗组疗效优越。两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好,感染少、并发症少,总体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