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传统主流的网管设备监控和探针拨测方式已不能有效支撑业务端到端的质量分析,更无法反映客户真实的业务体验和网络问题的具体定位。为了解决传统主流监测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应用数据的网络性能监测及问题定位方法,通主流的互联网应用(如139邮箱)中获取海量用户的体验感知和数据链路信息,运用皮尔森相关性算法和矩阵解方程算法,将存在性能劣化的IP段进行定位,指导运维专员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在企事业单位的互联网业务应用遭受网络攻击等网络安全紧急事件时,如何及时有效地阻断来自互联网的恶意攻击,降低甚至消除网络攻击对互联网业务应用系统的影响,保障企事业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转,显得尤其重要。结合互联网业务应用通常的部署架构,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边界提出基于防火墙IP黑名单功能或者访问控制策略的阻断方式,在广泛结合主流防火墙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际网络中进行部署,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对恶意攻击IP的快速有效甚至秒级封堵。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梅 《电视技术》2014,38(6):37-39
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经营模式、栏目策划、内容策划、盈利模式、技术应用等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连接的方便性、终端的多样性特征,加强广播电视的传播与覆盖,穿越时间与空间,创新业务模式、传播主流文化,是一个亟需研究与实践的课题。重点介绍了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应用与运营思考,供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创新与业务创新参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IPSec使自己的系统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灯平 《有线电视技术》2009,16(4):114-115,118
IPSec是一个网络安全协议,现在一些主流的操作系统都支持IPSec,可以在操作系统里利用IPSec来提升网络安全性。不同操作系统的IPSec是兼容的。它的功能是通过做IPSec策略来实现的,每个策略里又有不同的规则,每个规则又包含了筛选器、筛选器动作、身份验证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视频业务开始唱主角,电视机作为最后一块大屏幕,竞争十分激烈,国家在推进三网融合的同时,广电总局对各类网络机顶盒进行了封杀,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通信运营商陆续推出了其IPTV业务.本论文主要对主流的IPTV业务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分析了各场景下的IPTV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下,业务支撑系统如何较好的处理突增的业务请求,保持较好的资源利用率,是在当前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而参照主流的互联网企业先行之路,容器化技术可以进行更灵活的资源调配和应用部署,解决目前业务支撑系统在有限资源下面临的性能和资源使用效率方面的困扰。  相似文献   

7.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10,34(13):88-88
在国际业务大幅回升的同时,TCL通讯透露,中国业务中心将大力进行国内市场渠道建设布局,同时,联合国内主流互联网应用和内容服务企业进行深度战略合作,以全键盘手机功能为卖点,打造从2G到3G,涵盖各种制式的系列互联网手机。  相似文献   

8.
"宁波办事"政务综合自助服务终端,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自助服务终端分布范围广、接入政务网困难等情况,本文提出了将基于IPSec协议的VPN应用到网络建设中,通过SD-WAN技术将业务承载在互联网上,实现了地域分布广阔的大量自助服务终端的安全接入,扩大了政务自助服务范围,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相似文献   

9.
企业或组织,为节约IP地址,普遍采用NAT技术连接互联网。针对互联网的不安全性,采用适当的安全技术保证企业或单位重要数据安全显得非常必要,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IPSec。在NAT的基础上,通过构造通道,利用通道组织企业远程局域网,从而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在认识NAT和IPSec的前提下,理解配置NAT和IPSec的含义,并在GNS3环境下加以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主流VPN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Sec、MPLS、SSL这三种主流VPN技术,并从工作原理、安全性、认证方式与管理及成本对这三种技术作了比较分析,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并结合各种技术的优势来设计与实施VPN。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主开发操作系统的IPSec VPN网关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分支机构扩展,移动办公增加,企业内部及企业问信息传递越来越多。如何以最低的费用保障通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流行的解决方案是利用Internet等公共网络建立VPN(虚拟专用网)。文章提出了一种在IPSec下实现VPN网关的方案,重点论述了IPSec协议的基本规范和VPN网关设计方案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2.
牛佳  颜永明  林志华 《电信科学》2021,37(1):137-146
介绍了SD-WAN技术现状,比较了SD-WAN相对传统专线的优势,描述了SD-WAN的基本技术特征,对SD-WAN的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安全加密与租户隔离、SD-WAN业界标准进行了说明。通过分析与SD-WAN主流厂商相关的技术,对SD-WAN所用的隧道技术进行比较,对不同厂商选用的私有IPSec隧道、VxLAN over IPSec、NvGRE over IPSec、SSL隧道等组网方案做了分析比较,给出了优选的隧道技术方案。并进一步针对如何应用隧道技术实现组网,结合运营商组建SD-WAN的优势,提出优化意见,给出了POP点组网和点对点组网方案。最后对SD-WAN未来标准的制定、运营商与SD-WAN厂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IPSec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PSec(Internet协议安全)是一种可无缝为IP引入安全机制的新一代因特网安全协议套件,它在IP层提供安全服务,即适用于目前的IP版本(IPv4),也适用于下一代IP(IPv6)。IPSec提供的基本服务包括:访问控制、数据源验证、重放包拒绝以及机密性保证机制。本文介绍了IPSec体系结构,对IPSec协议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IPSec的实现机制及其应用方式,介绍了其优点,最后简单讨论了IPSec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IP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福令  陈福 《世界电信》2001,14(8):18-21
IP安全体系(IPSec)在网络的IP层,其IP AH和IP ESP协议与IPu6和IPu4共同作用,提供IP的安全性。本文回顾目前IP网络的安全状况,介绍IPSec体系结构和几个功能域,并对IPSec技术做了具体分析,指出了IPSec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IPSec结合防火墙实现数据安全传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网络化远程数据业务日益增多,安全机制复杂多样.但是安全性的提高伴随着更复杂的机制,如何在复杂度与操作的易用性之间取得平衡,是众多研究人员思考的问题.在综合业内研究的基础上,文中探讨数据在互联网中传输的安全机制.结合IPSec安全协议和软件防火墙技术,通过软件设置和安全协议提高安全等级,保障数据在网络中的对等主机之间实现安全传输.实际操作灵活有效.  相似文献   

16.
IPSec与IPv6的网络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把Internet作为传输信息的首要工县,从而导致现有IPv4网络的不安全性和教感信息的保密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为此。IETF在设计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时,特别设计了IPSec,用它来保护IP及上层协议的安全。IPsec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强制支持的安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IP而网络的安全性。介绍了IPsec的安全机制及其应用。以及国内外下一代互联网安全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七号信令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Internet和电信网络攻击事件日益频繁的情况下,由于七号信令(SS7)协议是完全公开的,SS7的各层消息也是完全透明的,因而需要考虑信令网的安全性设计问题。介绍了SS7底层的安全脆弱性,提出基于消息传递单元(MSU),采用类似于Internet中IKE与IPSec的信令密钥交换及信令安全封装协议,以解决SS7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protect wired Internet networks is to use the Secure Internet Protocol (IPSec); however, this has some drawbacks, particularly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This paper aims at evaluating the video traffic QoS in terms of end‐to‐end delay and packet loss rate. Based on some basic assumption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with IPSec is rapidly inferior to the IPv4 performance. We thus suggest adding some QoS parameters into IPSec in order to achieve a compromise between QoS and security.  相似文献   

19.
网络安全协议(IPSec)和网络地址转换(NAT)是当前的热点技术,在因特网上都得到广泛应用,但两者在协议设计时存在的兼容性问题成为阻碍这两种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分别介绍了NAT和IPSec两种协议的基本原理,并对两者存在的不兼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给出了利用UDP封装ESP数据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朱永升  杨波 《电子科技》2006,(12):32-35
IPSEC与SSL在为互联网提供安全的通信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样这两种技术也是各有长处.本文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这两种协议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