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行为科学的动机理论为研究依据,初步拟定包括动机、行为、效果3个维度14个1级指标,62个2级指标的女性体育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对1级、2级指标分别进行两轮特尔斐专家调查,形成3个维度11个1级指标和32个2级指标的女性体育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对行为维度的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建立量值模式,分为等间距的5级得到了行为维度指标的量值,最终完成了女性体育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生活方式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通过对体育、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健康社会学等理论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体育与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有机联系。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建立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形成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3.
体育生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生活方式的评价指标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基本指标,评价指标经过权重后,筛选为3个不同级别指标。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结构上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三部分组成;经过了确定评价对象和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评价标准等4个步骤。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小康社会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完成。体育生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可使体育生活方式更加规范,是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填补和提高,为人们的体育生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拓了新空间。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以来,老年体质下降等社会现象更加明显,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促进老年人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科学健身提供参考,2014年以天津市1985名年龄在60-72岁的男、女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构建了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因素分解法与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理论构建,并通过统计与数学方法建立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了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效度,利用该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准确的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健康程度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6.
现代都市人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从社会学视角,对现代化背景下都市人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动因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为都市人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体育生活方式普及进程,仍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 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百年嬗变进程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城乡生活方式趋同与体育;城市生活方式的新特点与家庭体育;生活方式多元化及消费阶层化与体育;消费新潮中的体育消费;老人生活与体育等的讨论,粗略地透视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调查,对我国部分省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其成因做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无论在体育需要和体育价值观等精神生活层面,还是在体育行为方式与手段、体育时空、体育消费、体育绩效等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些适应性的变化,其发生机制主要受社会生活环境、体育教育与宣传等10大因素影响。根据演化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促进我国高校全方位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宏观管理与指导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方面参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制定出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指导人们进行科学体育活动,并把它作为评价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参量,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时推动体育人口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论生活方式与体育生活方式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脑力劳动增加同时体力劳动在减少,现代“明病”逐斩增多,人类越来越需要身体锻炼。社会公共体育场馆设施逐渐健全,人类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体育生活方式便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政治、经济、化教育、体育运动项目及人本身对体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一种纯粹民间性的体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价值和意义,身体经验与审美经验,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经验的统一,既展现了人类身体自身的审美属性,又体现了人类完善自我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意义;体现了现代人们将身体作为感知和介入世界,传达和交流感情,诠释表达意义的具体方式,体现了身体的个性化经验与社会伦理意义,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于1998年修订的《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作为划分体育专业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共选取5个运动项目(举重、跆拳道、散打、田径、篮球)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共计260人进行了测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项目或项群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认知风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风格可为运动员选材,尤其是可以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第二专项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析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我国社会体育的独特历程,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参与形式、时间、空间以及人群等四个方面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趋势做出了初步的推断.  相似文献   

14.
从休闲生活方式谈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体育作为发生在社区之中的体育现象,其发展必然要受社区发展的影响.从社区建设、发展及生活方式转变的角度,剖析制约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现行我国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献资料法和访谈确定了120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始评价指标,经初步研究选定80项;通过首轮专家问卷调查筛选出40项,在此基础上运用“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排序,初步形成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主体体育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主体体育意识内涵的剖析和体育生活方式外延的界定,以及对主体体育意识和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基本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体育生活方式与主体体育意识的内在联系,指出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关键在于形成稳定的主体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高级科研人员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调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10所科研单位及大中专院校在职的356名高级科研、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和体质状况的测试,发现有65.22%的高级科研人员不参加体育锻炼;77%的高级科研人员家庭中没有任何体育器材;62.7%的高级科研人员每年对体育无任何投资;96.5%的高级科研人员身患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对健康促进中大众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体力劳作逐渐减少,加之营养过剩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各种心脏病、脑血管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所谓的各种“文明病”逐年上升。这些被称作“文明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悄然占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