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TP-ELISA法筛查血液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新近用于诊断梅毒的血清学方法.目前,国内血站普遍采用RPR或TRUST试验筛查梅毒,因其为非特异性血清试验,由于有些疾病甚至正常人体内也会出现反应素,所以梅毒非特异性血清试验中常出现生物学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笔者通过TRUST、TP-ELISA、TPPA三种试验方法的对照,对血站采用国产TP-ELISA试剂盒对血液进行梅毒筛查作了可行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站采用TP-ELISA法筛查血液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RPR或TRUST试验筛查梅毒,因其为非特异性血清试验,故常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笔者通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试验的比较,对血站采用国产TP-ELISA试剂盒对血液进行梅毒筛查作了可行性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采用新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雅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共计66 298份;对TP-ELISA法阴性而TP-CMIA法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证。结果:在66 29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TP-ELISA法检出250份阳性,阳性率0.38%;TP-CMIA法检出297份阳性,阳性率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一致的4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TP-WB法检测确证,有32份阳性,15份阴性,而TP-ELISA法全阴性。结论:TP-CMIA法敏感性高于TP-ELISA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快速,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FTA-ABS(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的实验结果,探讨TP-ELISA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者血液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种TP-ELISA试剂对42 994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的血液标本再使用FTA-ABS法进行确认。结果 42 994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经2种TP-ELISA试剂检测呈阳性反应共167份,其中FTA-ABS确认为阳性130份,单试剂阳性标本FTA-ABS法均阴性。结论 TP-ELISA作为血站大规模血液筛检试验,在报告献血者梅毒阳性结果之前,应作确认检测,以避免假阳性结果给献血者造成压力。  相似文献   

5.
26名梅毒抗体ELISA阳性TPPA阴性献血者随访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保证血液质量,须采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鉴于国产梅毒特异性抗体ELISA试剂盒,具有比常规的RPR、TRUST等法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目前国内各采供血机构,已较普遍地认同,在献血者的血样初检和/或复检中使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进行筛查[2].阳性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众所周知,ELISA法利用了酶的放大系统,大大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但同时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假阳性结果的弊端.为检验国产TP-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笔者从2000年9月~2001年5月,对血样在初复检中检出的TP-ELISA阳性、TPPA阴性的26名献血者,进行定期随访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TP-ELISA试剂筛查献血者梅毒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目前国内血站普遍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献血者梅毒。由于该试剂在方法学上与目前用于诊断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相比,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较差,特别  相似文献   

7.
两种梅毒检验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阻断梅毒螺旋体血源性传播,按照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献血者梅毒筛选检验采用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RPR或TRUST.尽管该试验在方法学上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固有缺陷,然而此方法的采用已大大降低梅毒经血传播.有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在4℃血液中存活不超过72h[1],许多国家普遍使用低温贮存血,以此来进一步控制和减少梅毒的传播.而血小板的保存方式不能灭活漏检的梅毒螺旋体,从而加大了因输注血小板而感染梅毒的风险.为探讨TRUST方法作为献血者梅毒筛选检验的可靠程度以及比较TRUST与TP-ELISA两种方法在献血人群梅毒筛查中的优劣和适用性,笔者作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金标法)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探讨方法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目前常用的TP-ELISA、RPR、TPPA和金标法对67例阳性标本及80例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P-ELISA、RPR、TPPA和金标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5.5%、80.6%、98.5%、91.0%,特异性分别为91.3%、88.8%、97.5%、100.0%,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0.1%、85.7%、97.1%、100.0%,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6.1%、84.5%、98.7%、93.0%。结论 TP-ELISA是目前筛查梅毒的理想方法。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疗效观察及过筛试验。金标法快速方便,很适合应用于急诊标本。TPPA不适合大规模的血液筛查,适用于对筛查后的阳性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颗粒凝集法(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红细胞凝集法(TPHA)4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血站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的模式。方法以RPR和TP-ELISA法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TP感染的初筛检测,再采用TPHA或TPPA微量血凝法进行复检确认,分析初复检试剂检测效果。结果RPR与TPHA检测58586份标本,结果显示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1%(267/331),RPR法漏检64例,漏检率0.11%,出现假阳性22例,假阳性率0.04%,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和TPPA检测18206份标本,二者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98.2%(10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有2例漏检,漏检率为0.01%,出现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0.027%;TPHA和TPP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ELISA初筛,TPHA或TPPA复检模式对血液TP感染进行筛查,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3种梅毒血清学方法筛查血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梅毒3种方法的比较,选择适合血液筛查的最佳方法,防止梅毒经血液传播。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夹心法(TPELISA)、甲本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平衡检测献血者血样2000例,TP—ELISA和TRUST阳性标本用TPPA法确证。结果2000例标本,TP-ELISA法检测阳性11例,经TPPA法确证阳性8例;TRUST法检测阳性2例,经TPPA法确证均为阳性;TPPA法检测阳性8例;TRUST与TP-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和TP—ELISA法的灵敏度分别是25%、100%。结论TP—ELISA法检测梅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合于大批量样本的集中化和自动化检测等特点,是献血者血液筛查的理想方法。TRUST法灵敏度低,漏检率高,不适于献血者血液的筛查,TPPA法只适用于梅毒阳性标本的确证。  相似文献   

11.
三种梅毒抗体筛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方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双抗原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特性。方法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梅毒抗体血清盘标本40份为质评标本,用TRUST、TP-ELISA和确认试验TPPA对质评标本作盲法筛查。结果TRUST、TP-ELISA、TPPA试剂盒的灵敏度分别为80.6%、97.7%、100.0%,特异性分别为77.8%、94.4%、100.0%,重复试验符合率分别为87.2%,98.3%,100.0%。结论TP-ELISA双抗原夹心法无论在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试验结果上都与确认试验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TRUST法;TP-ELISA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无偿献血者大批量的血液筛查。  相似文献   

12.
胶体金试剂检测梅毒抗体在献血者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血法>实施后,为了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本市从1999年7月起采用金标HBBAg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HBsAg筛查,有效地控制了因HBsAg阳性而造成的血液报废[1].近年来由于梅毒等性病感染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2],在现有的采血模式下因梅毒阳性而导致血液的报废也在逐年增加[3].  相似文献   

13.
蒋莹  郑利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643-7644
目的 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临床标本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结果 2143例标本行TP-ELISA筛查,检出阳性标本40例,其中TP-PA检测阳性27例,阳性检出率67.5%;RPR滴度在1∶2以上的19例,TP-PA确认18例为阳性;RPR滴度阴性21例,TP-PA确认阳性9例,12例为阴性.结论 TP-ELISA法敏感性高,是常规大批量筛查的首选方法;TP-PA是确认试验,ELISA阳性的标本应进一步做TP-PA确认;RPR滴度适用于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TRUST、TP-ELIS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TRUST、TP-ELISA两种方法分别检测78例梅毒阳性血清(经TPHA确认梅毒阳性)。结果:TRUST检测出70例,检出率90%,TP-ELISA检测出78例,检出率100%。讨论:TP-ELISA比TRUST有更高的检出率。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TRUST,为梅毒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春燕  陈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50-8150
目的通过对梅毒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合适的梅毒检测操作规程,以减少漏检。方法用3种方法同时对184例梅毒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TP-ELISA法阳性176例、TRUST法阳性146例、TPPA法阳性180例,3种方法检测结果有4种不同的表现模式。结论 TP-ELISA联合TRUST共同进行梅毒筛查能有效减少漏检的发生。检测结果TP-ELISA阳性而TPPA阴性不能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  相似文献   

16.
全国血站系统梅毒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感染而引起的生殖器官及其所属淋巴结和全身病变的慢性性传染病。近年来 ,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 ,发病呈上升趋势。梅毒可循血源而传播 ,因此加强对血源梅毒感染的筛查是防止梅毒扩散的重要措施。我国梅毒血清学检验已列入献血者血液筛查项目 ,但国内血站实验室由于开展梅毒血清学检验起步较晚 ,发展也较缓慢 ,同时检验方法陈旧 ,检验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全国血站开展梅毒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有着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质控样品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制备提供。质控样品制备用试剂盒 :梅毒RPR (…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不同梅毒血清抗体检测试验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价,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梅毒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分别是: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层析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结果对该院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输血前、手术前患者6 539例和门诊患者714例进行TP-ELISA检测,前者阳性率为1.72%,后者阳性率为21.57%。其中207例TP-ELISA阳性的患者进行了TPPA确证,阳性率为91.8%;做胶体金层析试验快速检测,阳性率为97.1%;做TRUST检测,阳性率为19.81%。对诊断为梅毒TRUST滴度大于1∶4的17例患者进行抗梅毒治疗后,14例症状消失,复检TRUST滴度小于1∶2。结论 TP-ELISA是良好的梅毒感染筛查试验;TPPA用于梅毒感染的确证能有效排除TP-ELISA和胶体金层析试验的假阳性问题,同时检测TPPA滴度可提高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率;TRUST不适合用于梅毒感染的筛查,但TRUST滴度检测有利于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患者6 916例,同期皮肤病门诊患者860例,共7 776例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临床7 776例血液标本,用TRUST法筛出阳性血液标本147例,阳性率为1.89%;用TP-ELISA法筛出阳性血液标本283例,阳性率为3.64%。结论两种方法经配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3,P〈0.01),TP-ELISA法筛出阳性率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19.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及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曾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1):1054-1054,1056
目的比较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推荐目前临床实验室对梅毒性病的最佳检测方法检测梅毒。方法本文采用TRUST、TP—ELISA、TPPA3种方法检测梅毒。结果TP-ELIS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正在或曾经感染过梅毒的检测,适用于血站对献血员的筛选,但不适用于梅毒疗效观察;而TRUST敏感性低、特异性差,但适用于梅毒患者疗效观察。结论目前实验室的梅毒诊断采用TP-ELISA与TRUST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20.
周卫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455-2456,2458
目的比较常用的3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选择最合适的梅毒筛查的方法。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最常用的梅毒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梅毒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 3种试验方法阳性率中TP-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PR法检测结果与TP-ELISA法和TPP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室应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将减少漏诊和误诊率,为临床对梅毒患者的正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临床发展、分期、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