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整体危险性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冠心病是由遗传、环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多因素综合所致,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干预多重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冠心病危险因素、整体危险及危险评估作一综述,旨在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可靠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支行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44-145
目的:探讨冠心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年青心肌梗死患者,了解血脂与冠心病及各种危险因素与冠脉事件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有多种危险因素,特别是脂蛋白滞留一应答学说逐步得到公认,吸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是冠心病诱发因素,过度紧张及过度情绪改变诱发心肌梗死发作。结论: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所致,须祛除各种不良因素,预防冠脉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冠心病(CHD)的发病率正日趋增加,CHD发生与发展的新的危险因素研究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诸危险因素尚不能完全解释冠心病的成因及其严重性。大量临床病理与流行病学研究及实验室检查提示细菌、病毒、衣原体极有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的感染性危险因子。本文就这些感染因子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心理因素有关。多年来,对于各种可能导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探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心理因素与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结合使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心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与冠心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非冠心病患者132例为对照,比较两组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按年龄分组,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间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冠心病发病相关(OR=0.415,95CI(0.214,0.698));青年人群中,家族史、hs-CRP、poA-I/apoB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年组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组中,吸烟、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TG、apoB、RDW、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之一,排除年龄影响后,载脂蛋白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人类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认为,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也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对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湿热体质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医评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因素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中医理论评析这些危险因素 ,发现传统文献和现代研究资料均支持“湿热内蕴”是其重要病机的认识。所以湿热体质是这些危险因素共有的、也是被普遍忽视的体质基础 ,因而也与冠心病具有内在的相关性。研究这一相关性可以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与阳性两组患者之间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危险因素检出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伴随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冠心病发病率增加。结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及高危年龄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聚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最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的病人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并与冠脉造影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评分与冠脉病变的综合评分呈正相关;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数量与冠脉病变综合评分呈正相关;单个危险因素危险程度依次为血压、吸烟、血糖、活动量、脾气性格、血脂、家族史、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尿酸、胆红素和职业:危险因素的量和程度的聚集可致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加重。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在个体的聚集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是否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病例387例,其中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284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造影所示的病变支数表示。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FIB)血症、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危险因素指标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加重。(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WBC计数、高LDL-c、低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FIB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0.093)。高血压亦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936)。结论:高龄、男性、糖尿病、高LDL-c、低HDL-c、wBC计数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IB、高血压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廷满  张宁 《医学综述》2000,6(10):468-469
<正>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除了以往认为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大量临床病理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幽门螺旋杆菌、肺炎衣原体、病毒等很有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感染性危险因素。现就这些感染因素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冠心病的发病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分不可逆转因素和可逆转因素,前者主要包括遗传、年龄和性别因素;后者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和心理精神因素等.因为冠心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及时检出并纠正可逆致病因素,可有效预防和延缓临床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的预防根据是否已经发展成冠心病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含义及内容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一级预防带有人群防治的特点,二级预防更多地带有临床治疗特点. 1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有发病危险但还没有患冠心病的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已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不合理的饮食等.在我国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是导致冠心病最重要的三种危险因素,最近发现几种新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高半胱氨酸血症及凝血因子Ⅰ升高,这些新的危险因素的致病地位尚待进一步明确.对于患有上述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经常体检,如果发现血压、血脂或血糖高于正常,应首先去医院检查是否已患有冠心病,如果还无冠心病的任何证据,亦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数据系统(CAD-RAD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危险因素,阐明危险因素对CAD-RADS诊断冠心病的影响强度。方法:收集266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影像资料和临床相关资料,采用CAD-RADS分级法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n=174)和非冠心病组(n=69)。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尿酸(UA)水平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AD-RADS系统诊断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中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者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组患者平均年龄大、UA水平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糖尿病是冠状动脉CAD-RADS诊断冠心病的最显著危险因素。结论:CAD-RADS诊断冠心病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其中年龄和糖尿病是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在冠心病(CHD)患者中非常常见,是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与抑郁症相关联的自主神经系统过度紧张,是这一危险因素增高的原因之一.低心率变异性(HRV)反映了心率的交感神经调节过多和/或不足的副交感神经调节,是一种有力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预测因素.大多数研究表明,在住院患者中,不论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或是最近有急性冠脉事件者,抑郁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低于发生抑郁之前.本文概述了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抑郁症患者危险因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征 《医学争鸣》2009,(23):2888-2891
引言 冠心病已经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错综复杂,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已广被认知,但近年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约50%的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已经确定的传统危险因素,因此目前对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探讨仍然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同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血压、年龄.结论 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踝臂指数(ABI)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用于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于患者机体冠状动脉的系统作用。方法:对冠心病可疑患者362例,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冠心病组患者有相关危险因素和无相关危险因素ABI和PWV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和肥胖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有危险因素的ABI值明显低于无相对应危险因素的患者,而PWV值显著高于无相对应危险因素的患者(P<0.05);ABI与Gensini评分呈现负相关(OR=6.174,P<0.05);PWV与Gensini评分呈现正相关(OR=-10.135,P<0.05)。结论:ABI以及PWV可以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于机体冠状动脉的系统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代研究表明,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会议(ATPⅢ)依据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极高危、高危、中等高危、中等危险和低危人群.其中,极高危患者是指已知冠心病且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严重的控制不利的危险因素;高危患者是指已知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两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10年冠心病危险性大于20%);中度危险患者是指有两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10年内冠心病危险性10%~20%).  相似文献   

19.
可能造成冠心病发展的因素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脂蛋白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高凝状态,紧张型个性,冠状动脉钙化,冠心病家族史,老年和男性等。有些因素是可以纠正的,而有些则不能。前三个最主要危险因素,即脂蛋白异常及高血压,一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可纠正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三个最后的因素,即冠心病家族史,老年及男性是不可纠正的,但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冠心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是危害人民健康比较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脉狭窄、阻塞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等症状。近几年的研究进一步证实,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是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缺少体力活动和心理精神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年龄、性别和遗传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