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对复杂的腹壁切口疝的修复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使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材料修补的7例复杂的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43~83岁,中位年龄53岁;7例中有2例伴有腹股沟斜疝,给予同时修补;5例同时进行了胃肠道手术,其中有2例伴有小肠瘘;疝环直径为9.2 ~16.5 cm,平均(11.6±2.8)cm;5例使用腹腔内修补(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2例为腹膜外修补(total extraperitoneal prothesis,TEP).结果 本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放置ADM补片至关腹结束的平均手术时间(33±1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6±4) ml;住院时间7~12d.所有使用ADM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未发现有慢性疼痛、感觉异常、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切口无红肿、溃破、无血清肿.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 ~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浅部感染或深部感染,无疝复发.结论 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补片,适用于复杂腹壁切口疝,尤其是伴有污染的腹壁切口疝的修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7月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6例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后疼痛4例,2例出现阴囊积液.随访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有效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人脱细胞真皮在腹壁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脱细胞真皮(human acellular dermal marx,HADM)在腹壁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外科自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14例使用HADM修复腹壁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4例均顺利重建腹壁,无感染及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16月,无疝复发和其他类型腹壁疝出现.结论:HADM在腹壁缺损的修复上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在处理感染或污染创面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理想补片材料.  相似文献   

4.
闭孔疝属于盆底疝,盆底疝包括会阴疝和坐骨疝,其位置深,不易诊断.闭孔疝罕见,但相对其他骨盆疝还是常见类型,而且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闭孔疝发病率有所增加.本院自1989年至2006年间共收治各类疝疾病7684例,其中闭孔疝7例,占0.091%.现总结、学习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对1226例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佳,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226例,男1190例,女36例,年龄20~84岁.腹股沟斜疝1162例,直疝64例.双侧斜疝22例,难复性滑动性疝8例,复发性疝88例(2例为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疝).腹股沟嵌顿疝2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腹股沟复发疝修补术65例临床资料,65例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23例采用腹膜前修补术.结果 本组65例患者全部治愈,7~9 d出院,术后急性尿潴留7例,阴囊积液4例,慢性疼痛2例,术后2个月网塞感染1例.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滑疝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组2004 年10月至2007年 3月收治并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1例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为男性斜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法,其中Ⅱ型疝12例,Ⅲ型疝9例.用疝环充填式手术11例,kugel补片手术7例,PHS手术3例;组成疝囊壁盲肠者16例、膀胱者2例、乙状结肠者3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随访3~24 个月,平均15个月,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滑疝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减少术后复发及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滑疝是指内脏器官随疝囊滑出疝门并成为疝囊的一部分的疝,传统的滑疝手术方法存在着易损伤内脏器官、术后易复发等问题.随着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的普及,也为滑疝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山西省一○九医院在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采用双层补片腹膜前修补手术的方法治疗各类滑疝43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为24~71岁,平均(50±15)岁.斜疝型滑疝26例,直疝型滑疝17例.伴随有高血压病13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  相似文献   

9.
例1 男,84岁.腹股沟疝术后4年2个月,伤口肿痛2个月于2008年4月14日入院.4年前因右腹股沟斜疝嵌顿,行嵌顿疝松解,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查体:右下腹疝手术伤口处可扪及5 cm×4 cm包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复发原因和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 结果 7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均获成功. 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很少能自愈,诊断明确者均施行手术治疗.对内环口>0.8cm或复发疝行内环口紧缩术,可有效地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1.
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直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斜疝、直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1年6月行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直疝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154例,直疝9例.初发疝155例,复发疝8例.疝环直径<2.5 cm 148例,疝环直径≥2.5 cm 15例.急诊手术12例.年龄65岁以上占30.1%.结果本组随访6~36个月,术后5例复发(3.1%),无死亡,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无局部牵拉感,疼痛轻,5~10 d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复发率较低.结论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直疝的治疗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复发率较低,比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初发性或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直疝和疝环较大但腹横筋膜无明显薄弱的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嵌顿性斜疝的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2.
闭孔疝在临床上为罕见的骨盆疝之一,术前常因难以明确诊断而延误其治疗.我院从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收治6例闭孔疝,均经手术证实.以下就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闭孔疝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股疝是多发于女性的一种腹外疝,约占腹外疝的3%~5%,是腹股沟区疝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疝.但最容易出现嵌顿而导致疝内容物绞窄,所以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股疝患者11例,采用裁剪网塞行疝环充填式手术进行无张力修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已经成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新途径.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应用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86例,并对已往疝囊结扎线钩挂方法和手术步骤加以改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型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微型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8~20 min,平均11 min;住院时间6.5~24.0 h,平均10.3 h;皮肤切口微小隐蔽,无需缝合.术后随访3 d至6年,平均3.1年,1例一侧术后1年复发,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微型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损伤轻,恢复快,费用低,切口微小美观,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治疗小儿斜疝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门诊局麻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诊局麻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03年4月~2005年5月,在门诊局麻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完成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65例.其中斜疝56例(复发斜疝l例),直疝9例. 结果 6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手术时间20~65 min,平均32 min.在院时间3~20 h,平均4.8 h.切口脂肪液化1例.65例随访2~24个月,平均9.5月,无复发和睾丸萎缩. 结论 门诊局麻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可靠,经济方便,适合Ⅱ~Ⅲ型单侧腹股沟疝病人.  相似文献   

17.
无张力疝修补术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取代了原来的传统疝修补术,成为疝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我院普外科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脐内侧襞瓣加强内环口疝修补术在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腹股沟斜疝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从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我院对110例(140侧)儿童实施了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对于300例(405侧)患儿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中,对有疝复发危险因素的47例患儿,加做脐内侧襞瓣覆盖加强内环口.结果 B组具有疝复发危险因素患儿47例,经腹腔镜脐内侧襞腹膜瓣加强内环口疝修补术均顺利完成.A组随访2~122个月,平均56个月,4例复发(2.8%).B组随访5~74个月,平均34个月,尚未见复发.二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合并脐内侧襞瓣覆盖内环口疝修补术是安全可靠的,对有选择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以及青少年腹股沟斜疝有进一步降低疝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人工材料进行疝修补手术已成为当代疝外科发展的主流,并被广大外科医师所接受[1],基本上达到了"术后疼痛轻、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现代疝手术要求,但术后感染,粘连、侵袭性肠瘘等并发症成为困扰临床的又一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同时患有腹壁切口疝和造口旁疝的病例,治疗上较为棘手.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们应用合成材料补片一期修补腹壁切口疝和造口旁疝共10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