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Gd-EOB-DTPA MRI动态增强扫描(DCE)影像特征与单发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总结提示HCC MVI的MRI影像特征,探讨利用这些影像特征术前预测HCC MVI的可能性。方法分析66例单发HCC的术前MRI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MRI各项影像特征与MVI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肿瘤直径对MVI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P=0.011)、肿瘤边缘(P=0.019)、瘤周强化(P=0.001)、肝胆特异性期瘤周低信号(P=0.002)是MVI的危险因素,肿瘤信号不均匀(P=0.157)、肿瘤包膜(P=0.207)、ADC值(P=0.481)、T_1减低值比率(P=0.689)与MVI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07;OR=1.024)与瘤周强化(P=0.005;OR=6.670)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的ROC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6 mm诊断MVI,AUC=0.741,敏感度为0.588,特异度为0.833。有瘤周强化组MVI的发生率是52.4%。结论利用Gd-EOB-DTPA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术前预测HCC的MVI,肿瘤越大、有瘤周强化的HCC更容易出现MV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的5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阴性组(n=34)及阳性组(n=25)。分别在肝胆特异期及表观弥散系数图像上测量得到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进行降维并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混淆矩阵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构建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诊断MV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5% CI: 0.83, 0.95),准确率为0.80,敏感度为0.64,特异性为0.91。结论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肝细胞癌术前诊断MVI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列线图模型预测孤立性小肝癌(≤3 cm)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病理证实的149例单发肝细胞癌(≤3 cm)患者,术前1个月内进行了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根据病理学诊断的微血管侵犯情况将病例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收集术前临床资料、Gd-EOB-DTPA增强MRI资料及病理资料.将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基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术前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所得结果 将预测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将MVI阳性组(45例)及阴性组(104例)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资料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假包膜不完整(OR=5.951,95%CI:2.303~15.372,P<0.001)、瘤周强化(OR=3.834,95%CI:1.301~11.299,P=0.015)、肝胆期瘤周低信号(OR=9.721,95%CI:2.486~38.019,P=0.001)及较低肿瘤ADC值(低于0.990×10-3 mm2/s)是预测孤立性小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根据多因素结果 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是预测孤立性小肝癌MVI的最大贡献因子(100分),其次为假包膜完整程度、瘤周强化、肿瘤ADC值;该模型C指数为0.844,具有较高的校准度.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孤立性小肝癌MV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少怡  周智鹏 《磁共振成像》2022,13(2):155-158,162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患者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然而MVI只能通过病理学确诊,通过MRI检查精确预测MVI对选择治疗措施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及发展前景.目前已经提出了较多基于MRI检查的成像特征用于MVI的预测,包括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瘤及瘤周感兴趣体积(VOI)双区域T1 mapping定量参数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术后病理诊断为单发性肝细胞癌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MVI表达状态分为MVI阳性组(n=23)、MVI阴性组(n=49)。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扫描,得到平扫(Pre)、肝胆期(HBP)两期的T1 mapping图像。利用3D Slicer软件逐层勾画出全瘤(tumor)、瘤周(peritumor)、全瘤+瘤周的VOI并得到VOItumor、VOIperitumor 1 cm、VOIperitumor 2 cm、VOItumor+1 cm、VOItumor+2 cm,测量出各个VOI的定量参数—T1弛豫时间(T1rt)和T1弛豫时间减低率(rrT1rt),比较MVI阳性组及阴性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和净重分类指数(NRI)分析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间T1rt-Pre-VOItumor、T1rt-Pre-VOI peritumor 1 cm、T1rt-Pre-VOItumor+1 cm、T1rt-Pre-VOItumor+2 cm、T1rt-HBP-VOItumor、T1rt-HBP-VOItumor+ 1 cm、T1rt-HBP-VOItumor+ 2 cm、rrT1rt-VOItumor+ 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AUC值为0.720、0.689、0.748、0.730、0.727、0.726、0.717、0.639。多期参数T1rt-Pre-HBP-VOItumor、T1rt-Pre-HBP-VOItumor+1 cm、T1rt-Pre-HBP-VOItumor+2 cm的AUC值为0.740、0.756、0.743,其中T1rt-Pre-HBP-VOItumor+1 cm的诊断效能最高。NRI分析得出T1rt-Pre-VOItumor+1 cm、T1rt-HBP-VOItumor+1 cm与T1rt-Pre-VOItumor+2 cm、T1rt-HBP-VOItumor+2 cm比较均具有正向改善,NRI值为0.6158、0.4011。T1rt-Pre-HBP-VOItumor+1 cm分别与T1rt-Pre-VOItumor+1 cm、T1rt-HBP-VOItumor+1 cm比较均具有正向改善,NRI值分别为0.0692、0.5643。结论  平扫、肝胆期的全瘤T1弛豫时间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结合瘤周1 cm的T1弛豫时间诊断效能高于结合瘤周2 cm。多期T1弛豫时间的诊断效能高于单期,T1rt-Pre-HBP-VOItumor+1 cm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6.
7.
8.
肝细胞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但经常复发,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微血管侵犯相关.因此,寻找一种无创的术前预测微血管侵犯的方法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多序列、多模态成像以及基于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的微血管侵犯(MVI)发生的风险因素, 实现术前、无创、准确预测MVI。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50例HCC患者(183个HCC病灶)。记录患者的临床和血液学数据、病灶的灰阶超声(US)、超声造影(CEUS)、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EOB-MRI)和病理学数据。根据病理学诊断分为MVI阳性组(109个)和MVI阴性组(74个)。比较两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全部样本纳入训练集, 根据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的MVI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十重交叉验证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间以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包括有无肝硬化、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US定性指标(尺寸、边界、内部回声)、CEUS定性指标[动脉相(AP)、静脉相(PP)、血管后相(PVP)病灶较周边组织的高/等/低增强]和EOB-MRI的定量指标[主要根据肝胆相、平扫的T1图像上病变和周边肝实质计算的增强后率(post率)及钆塞酸二钠率(EOB率)]。肝硬化, US的病灶尺寸、边界、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预测肝细胞癌(HCC)发生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该院行手术治疗同时病理结果为HCC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VI分为MVI阳性组(38例)和MVI阴性组(66例)。收集患者术前的影像学、PIVKA-Ⅱ、AFP、肝功能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发生MVI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IVKA-Ⅱ联合AFP预测HCC发生MVI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65 cm、PIVKA-Ⅱ>220 mAU/mL、AFP>305 ng/mL均是HCC发生MVI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IVKA-Ⅱ(OR=3.741,P=0.011)、AFP(OR=3.837,P=0.004)均是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IVKA-Ⅱ和AFP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6.3%、54.5%、0.709和55.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MRI)序列肝胆特异期的影像形态学征象及定量参数对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88例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直径3 cm)的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与术后复发相关的影像特征,并比较不同影像征象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RI肝胆特异期肿瘤与肝实质对比度、肿瘤对比增强率均与肝癌术后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胆特异期肿瘤边界不规则(HR=4.07,P=0.001)、肿瘤对比增强率(HR=0.97,P=0.014)与肝癌的术后复发独立相关。肿瘤边界不规则组较边界规则组患者术后复发率高(P=0.002),肿瘤低对比增强率组较高对比增强率组患者复发率高(P0.001)。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肝胆特异期肿瘤边界、肿瘤对比增强率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肝脏Gd-EOB-DTPA增强MRI的经病理确诊的HC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显示是否存在MVI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评估增强MRI肝胆期是否存在瘤周低信号及其形状,测量肿瘤最大径;比较组间瘤周低信号差异及不同大小肿瘤瘤周低信号出现率的差异,分析2组瘤周低信号形状的差异;计算肝胆期图像瘤周低信号预测HCC MV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02例HCC中,病理显示31例存在MVI(MVI阳性组),71例不存在(MVI阴性组)。MRI示26例存在瘤周低信号;HCC最大径0.72~8.96 cm,中位数2.83 cm;其中57例≤ 3 cm,45例>3 cm。MVI阳性组20例、MVI阴性组6例存在瘤周低信号,组间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1,P<0.01),而瘤周低信号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例HCC ≤ 3 cm、22例>3 cm患者存在瘤周低信号(χ2=23.21,P<0.01)。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HCC MV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及NPV分别为64.52%(20/31)、91.55%(65/71)、83.33%(85/102)、76.92%(20/26)及85.53%(65/76),对≤ 3 cm HCC患者分别为37.50%(3/8)、97.96%(48/49)、89.47%(51/57)、75.00%(3/4)及90.57%(48/53),>3 cm HCC患者分别为73.91%(17/23)、77.27%(17/22)、75.56%(34/45)、77.27%(17/22)及73.91%(17/23)。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HCC发生MVI特异度较高,对≤ 3 cm HCC尤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被认为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术后预后直接相关的高危因素,它是术前肿瘤能否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一些新兴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和影像组学方法,如超声、CT、MRI、PET/CT可在术前进行预测肝癌血管侵犯状态。基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和影像组学方法在HCC方面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术前预测HCC-MVI状态的研究展开综述,旨在进一步分析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中存在的挑战,促进预测HCC-MVI的临床运用,此外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STIR)与化学位移选择(CHESS)序列DWI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检查中对肝细胞癌(HCC)的检出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上腹部Gd-EOB-DTPA增强MR检查,并于对比剂注射后13~15 min采集STIR及CHESS序列DWI图像。分别测量肝实质的信号强度(SI)、标准差(SD)、ADC值及HCC病灶的SI、ADC值,计算肝实质的SNR及HCC病灶的CNR;并对2种序列图像中HCC病灶的显示程度及肝脏解剖结构的清晰程度进行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STIR与CHESS-DWI序列间SNR、CNR、ADC值的差异及HCC病灶显示程度评分及肝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程度评分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医师间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与CHESS序列比较,STIR序列HCC病灶CNR明显增高(P=0.034),肝实质SNR、ADC值及HCC病灶ADC值明显减低(P均<0.05)。2名医师间HCC病灶显示程度评分及肝脏解剖结构清晰程度评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均≥ 0.75)。医师1及医师2对HCC病灶显示程度评分及肝脏解剖结构清晰程度的评分结果均显示,STIR与CHESS序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STIR序列HCC病灶显示程度评分多为4分、肝脏解剖结构清晰程度评分多为1分,STIR序列HCC病灶显示程度评分及肝脏解剖结构清晰程度评分均以3分为主。结论 Gd-EOB-DTPA增强MR检查中,STIR序列DWI较CHESS序列更有利于HCC的检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平扫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鉴别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CCHCC)与普通型肝细胞癌(NOS-HCC)的价值。方法 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CCHCC(CCHCC组)和72例年龄匹配的NOS-HCC患者(NOS-HCC组),以单因素及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评估其临床、病理及上腹部平扫+Gd-EOB-DTPA增强MRI,筛选鉴别CCHCC与NOS-HCC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RI相关独立预测因素及其联合鉴别CCHCC与NOS-HCC的效能。结果 病理Edmondson-Steiner分级及MRI见病灶含脂肪成分、平扫T1WI病灶与肝脏信号强度比值(LLRT1WI)及病灶与肌肉信号强度比值(LMRT1WI)均为CCHCC与NOS-HCC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以病灶含脂肪成分及LLRT1WI、LMRT1WI鉴别CCHCC与NOS-HCC的AUC分别为0.652、0.689、0.687,三者联合的AUC为0.762,高于单一病灶内含脂肪成分(Z=-2.401,P=0.016),而与单一LLRT1WIZ=-1.841,P=0.066)及LMRT1WIZ=-1.440,P=0.1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平扫及Gd-EOB-DTPA增强MRI可用于鉴别CCHCC与NOS-HC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直径≤1 cm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早期转移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择无肝内转移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高、低翻转角(FA)对Gd-EOB-DTPA增强MRI肝细胞期病灶对比度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对59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T1W和T2W平扫、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肝细胞期扫描,其中肝细胞期分别采用低FA(10°)、高FA(35°)扫描。将病灶分为总病灶组、大病灶(直径≥10 mm)组和小病灶(3 mm≤直径<10 mm)组。比较两种FA时病灶检出评分、病灶检出率及病灶-肝脏CNR。结果 Gd-EOB-DTPA增强扫描肝细胞期高FA T1WI病灶检出评分高于低FA T1WI病灶检出评分,其中高、低FA时,总病灶组与小病灶组的检出病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大病灶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FA T1WI病灶检出率高于低FA T1WI病灶检出率,其中总病灶组与小病灶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大病灶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高FA的肝脏-病灶CNR分别为75.24±10.33、147.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d-EOB-DTPA增强肝细胞期扫描时,采用高FA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有利于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MRI对比剂,能被正常肝细胞所摄取,而功能受损的肝细胞则较少甚至不摄取,故可利用其这一特性对肝细胞功能进行评估。本文就Gd-EOB-DTPA用于肝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Gd-EOB-DTPA增强MRI的不同序列成像特征和组合序列在鉴别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DN)和肝细胞癌(HCC)中的总体诊断效能。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数据库,搜索关于Gd-EOB-DTPA增强MRI鉴别DN和HCC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8年1月到2023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提取数据特征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7.0和Meta 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DN 375个,HCC653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参数联合诊断序列中,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5%CI(0.87,0.98)]、0.95[95%CI(0.91,0.97)]、18.57[95%CI(9.64,35.78)]、0.06[95%CI(0.02,0.14)]和0.98[95%CI(0.97,0.99)]。结论 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对于DN和HCC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拉伸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直方图分析术前预测单发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确诊单发HCC患者的腹部MRI,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n=22)和MVI(-)组(n=21)。采用拉伸指数模型分析DWI,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分布弥散系数(DDC)和水分子各向异质性(α)直方图参数,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及直方图参数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预测MVI的效能,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I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组间肿瘤直径、ADC第5百分位数(5th)、DDC第5、25、50百分位数(5th、25th、50th)及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直方图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DC 5th预测MV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6,高于DDC(25th、50th)及平均值、ADC 5th、肿瘤直径(Z=1.96~2.91,P均<0.05),其余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2~1.91,P均>0.05)。DDC 5th是MVI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5)。结论 拉伸指数DWI模型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术前预测单发HCC的MVI,以DDC 5th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